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阳 《河北中医》2013,(12):1880-188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36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测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均能降低HAMD、HAMA得分,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P〈0.01,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8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前探视、心理辅导及术前宣教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关于过度担忧手术不成功、手术疼痛、恐惧手术、术后遗留疤痕等焦虑心理及术前失眠等5项观察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心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的72例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因子,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ICU患者SAS、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指导,能降低ICU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常云丽 《西部中医药》2012,25(7):117-1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消除紧张焦虑、消极以及敏感多疑心理。结果:症状单项测量项目、症状量表、功能量表、总体健康状况等单项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良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乐丹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37-13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给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生活质量,提高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家庭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对白血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50例白血病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包括临床、家庭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抑郁、焦虑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白血病患者负性心理状况的改善和睡眠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压、体重、血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转归情况。结果:157例临界高血压患者经过干预后,演变成高血压者48例(30.57%),维持为临界高血压者43例(27.39%),血压恢复至正常者66例(42.04%)。护理干预后,研究对象血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O.05);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以“综合防治”为主要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树琴 《河南中医》2013,(12):2263-2264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及护理干预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加上加用中药泡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泡洗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加强护理干预疗效肯定,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骨折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折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变情况,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骨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后均降低(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呼吸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甲亢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中心诊治的120例甲亢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精神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于预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患者全面准确评估,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72例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障碍,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出院时情绪稳定61例占84.72%,开朗8例占11.11%。结论:有针对性的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ICU收治的36例清醒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选择同期收治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ICU清醒患者,基于其心理方面的需求,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及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等SF-36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名宫颈癌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接受普通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心理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SDS、SA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其心理状态更佳,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放疗后的宫颈癌患者而言,采用循证护理管理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其心理压力,减缓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行化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等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宗氏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和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量表(QLQ-30)进行测定。结果:SAS、SDS量表评分观察组干预后降低显著(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有势力的他人(PHLC)得分有所提高,内控(IHLC)得分有稍许提高,而机遇(CHLC)得分则有明显下降(P〈0.05)。QLQ-C30评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倾向,且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评价指标包括测定患者肺功能,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疾病的发展,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行剖宫产术的3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产妇进行有关的心理干预。采Zung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心理状态。结果:2组产妇心理焦虑状态均高于正常,但对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使产妇感到温馨,改善不良情绪。降低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照组不采用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现象,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家属不同程度的存在负性心理,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家属的不良心理,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预性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5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