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彦通  王翠英 《河北中医》2009,31(4):635-636
内痔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射频治疗内痔的机制是通过电磁波作用使肛垫内组织形成内生热效应,引起痔区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血管变性、狭窄、闭塞,痔核供血减少而达到止血;同时使血管周围组织纤维增生,肛垫与直肠壁组织粘连固定,从而达到消除内痔脱出的目的。但单用射频治疗内痔远期效果差,复发率高。2004-2007年,我们应用射频联合消痔灵治疗内痔300例,  相似文献   

2.
施正华  罗励 《四川中医》2010,(5):104-105
目的:观察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痔动脉结扎术时下移肛门镜1 cm后加缝1针,缝合深度达黏膜肌层以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停止便血,痔脱出症状消失,随访3月有1例患者再次出现痔脱出。结论: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Ⅱ-Ⅲ期内痔合理有效的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Ⅱ-Ⅳ度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Ⅱ-Ⅳ度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微波辐射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PH操作简单,术后痛苦轻微,疗效显著且很少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Ⅱ-Ⅳ度内痔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彦通  刘永强  张垅 《河北中医》2010,32(12):1797-1798
<正>芦荟胶是一种半固体、透明的黏液凝胶,有消炎、杀菌、镇痛、止血、收敛伤口、加速伤口愈合及减少皮肤疤痕形成的作用。2009-05—2010-05,我们应用射频联合消痔灵及芦荟胶外用治疗内痔120例,并与射频联合消痔灵及高锰酸钾液坐浴治疗内痔1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内治疗内痔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痔是直肠粘膜下痔内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届曲而形成的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据国内一些地区普查:痔的发病率占51.69%,成人占70%,其中以内痔为最多占痔患者59.86%。患者常因内痔脱垂、便血、嵌顿疼痛而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关于内痔的治疗国内外一直进行着各种研究。近年来国内中西医肛肠专业工作者,努力继承发掘并用现代医学科学整理提高祖国医学治疗内痔的丰富经验和方法;积极引进应用国外研究治疗内痔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内痔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  相似文献   

6.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安  陈道恒 《河北中医》2007,29(2):119-120
混合痔是指在齿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所形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1].当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脱垂、水肿、不能回纳,则为混合痔嵌顿.在混合痔内痔部分发生脱出嵌顿时则有明显水肿、疼痛剧烈,甚至造成局部糜烂、坏死,使患者痛苦不堪.此类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脱出嵌顿的痔核较大,或其他多种原因不宜即刻施行手术治疗,而只能保守药物治疗.2005-01-2006-06,我们采用中药熏洗为主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薛积良  李建明 《河南中医》2012,32(11):1491-1492
目的:观察针刺电凝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二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二期内痔患者64例(对照组),以及单纯应用马应龙痔疮栓的二期内痔患者58例(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接受两种方法治疗的痊愈率和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96.88%),好转2例(3.12%),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41例(70.69%),好转12例(20.69%),未愈5例(8.62%),总有效率为91.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电凝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二期内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高月红  吴剑箫 《河北中医》2012,34(8):1266-1267
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procedure for prolaps and hemorrhoids,PPH)主要适用于环形脱垂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009- 12-2011 -12,我们采用PPH加皮瓣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46例,并与Milligan术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2003年3月至2007年11月采用消痔灵治疗内痔,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2例病人中,男性82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76岁,年龄最小6岁,30-60岁占75%。其中Ⅰ期内痔62例,Ⅱ期内痔40例,Ⅲ期内痔20例。2治疗方法2.1术前准备: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右侧卧位,常规消毒,用  相似文献   

10.
胶圈套扎治疗内痔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圈套扎治疗内痔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近几个月来,应用自制的胶圈套扎器治疗内痔5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40余年。单纯内痔34例,混合痔17例。共套扎内痔89个,其中3个胶圈于套扎后第二天滑脱,占套扎圈总数的3.3%。3例单纯内痔套扎后短时胀痛,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以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及传统分段结扎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获痊愈。治疗组术后当天和术后7天出现疼痛、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出血等症状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75±0.12)天,对照组为(18.28±3.78)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是治疗Ⅱ-Ⅲ期内痔有效、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患者,行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三期内痔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据我国一些地区普查,痔疮的发病率占46%,成人中占70%。国外调查占56.7%。三期内痔是内痔发展的晚期阶段,由于内痔脱出、便血、贫血、发炎,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劳动。关于内痔的治疗,国内外一直进行着各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外科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64例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止血止痛、高锰酸钾外洗等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外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中医外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痔的中医病机以及套扎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强调叙述术后护理重点.方法对87例内痔病人行术前、术中,特别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87例患者应用内痔套扎1-3次后成功率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痔套扎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体息及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聚桂醇注射液和消痔灵注射液治疗Ⅰ、Ⅱ度出血性内痔的疗效。方法将182例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聚桂醇注射液组(治疗组)94例和消痔灵注射液组(对照组)88例,均采用注射术;对2种注射方法在术后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 d 2组痔核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2组间治疗Ⅰ度内痔出血、肛门溢液及Ⅱ度内痔出血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在治疗Ⅱ度内痔脱垂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7 d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优于消痔灵,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内痔是常见病,近几年来,我国中西肛肠工作者在治疗内痔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本文就国内近几年来治疗内痔的经验加以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对10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进行注射治疗。结果:全部患者100例,术后随访1月,其中治愈84例(84%),好转12例(12%),未愈4例(4%),总有效率:96%。结论: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对Ⅱ、Ⅲ期内痔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内痔脱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痔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普查报告,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为59.1%,而痔的发病为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其中以内痔最常见的其发病率占痔的59.86。临床上治疗内痔的药物效果欠佳,为提高疗效,为患者排忧,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8月,应痔瘘灵治疗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国医论坛》2021,36(5):23-25
目的:观察分析内痔患者术中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明确内痔的病理学本质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存在病理差异性,为内痔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70例,按中医证型分为4组:风伤肠络组7例,湿热下注组21例,气滞血瘀组21例,脾虚气陷组21例,并选取正常的肛垫组织标本2例作为对照,在HE(苏木素-伊红)染色下观察内痔组织病理学形态的改变,记录黏膜改变程度、炎症浸润程度、血栓形成程度积分。结果:HE染色下,内痔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黏膜破坏,炎症浸润,窦状血管结构破坏,Treitz肌(黏膜下纤维肌性组织)结构松弛、排列紊乱;不同中医证型的内痔在病理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内痔组织中肛垫黏膜、血管及Treitz肌都存在明显病理学形态的改变,这些改变与内痔的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