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前正在研究的生物技术药物有1/4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治疗性抗体已成为生物制药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们用于治疗如肿瘤、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等.在发展初期,鼠源单克隆抗体为人类疾病的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已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另外,将放射性物质、化疗药物以及生物毒素等与单克隆抗体偶联得到免疫偶联物,这些偶联物被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导向表达相应抗原细胞的表面,并发挥抗肿瘤效应,同时也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文中就有关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研究进展和抗肿瘤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近年来单抗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 乳腺癌的治疗中单抗药物的应用有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免疫偶联物、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等多种类型.结论 单抗药物是乳腺癌治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从丰富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传统的抗肿瘤抗生素的发现正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这类约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极其多样性的化学结构(如埃波霉素D、格尔德霉素衍生物17-AAG、CC-1065 rachelmycin等).对这类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的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设计出更好的抗癌药物.传统的抗肿瘤抗生素对肿瘤的治疗常因缺乏特异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毒副作用大.肿瘤相关抗原导向的单克隆抗体已通过不同的机理,以化学方法连接了抗肿瘤抗生素形成免疫偶联物,俗称"单抗导弹药物".由于单抗作用的高度特异性,使免疫偶联物的毒性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抗肿瘤疗效.一些导弹药物已经显示出在临床前研究模型中特异性的抗肿瘤活性.随着人们对作用于肿瘤的免疫机制和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肿瘤病人存活率和降低治疗毒副作用的单抗导弹药物的研制,将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单抗治疗肿瘤课题受到更大关注,再度成为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本文着重报道了结构新颖的苯并二吡咯类、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包括对新制癌菌素、lidamycin和卡利奇霉素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偶联物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抗钙调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开发利用。方法:以碳化二亚胺法将钙调素-卵清蛋白偶联物作为免疫原,采用常规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牛脑钙调素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应用硫酸铵盐析法进行了抗体的纯化。结果:采用免疫印迹、免疫酶斑点法及液相竞争法鉴定了抗钙调素单克隆抗体的性质,表明该抗体对钙调素有较强的特异性。结论:此研究制备出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及高效价的抗牛脑钙调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胞外钙调素促进皮肤创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也可用于免疫学定量分析、免疫学定位分析及共沉淀分析,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因其具有靶点清晰、特异性强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有效手段。但传统ADC中的单克隆抗体组织渗透能力差,存在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等风险,且改造成本高。由驼科动物血液中提取的纳米抗体(nanobody, Nb)是目前已知具有完整抗原结合能力的最小抗体片段,具有组织渗透能力强、免疫原性低、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等优势,可以代替传统单克隆抗体参与构建纳米抗体偶联药物(nanobody-drug conjugate, NDC)。本文从纳米抗体结构优势、NDC的构建、纳米抗体偶联物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与讨论,以期为NDC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付志浩  徐刚领  黄璟  于传飞  王兰  王军志 《中国药事》2021,35(11):1253-1268
目的: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为行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数据库,对经典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由此衍生的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究进行汇总、梳理。结果与结论:自1986年第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0种单抗药物获批上市。国内已获批的进口单抗药物达42个,国产单抗药物达31个。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单抗药物以其高度特异性和疗效确切的特点,在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病毒感染等疾病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冯恬  张慧林  童华 《河北医药》2022,(3):447-452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具有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特异性和细胞毒素的抗肿瘤能力,其利用化学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与肿瘤部位的靶抗原结合后释放毒素.尽管概念简单,但是结构设计复杂、药物副作用明显和疗效欠佳等问题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带来了挑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AD...  相似文献   

8.
化疗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但由于细胞毒药物没有明显的靶向性,导致其副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免疫偶联药物由于其良好的靶向性及抗癌活性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细胞毒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的各种常用方法,包括使用偶联剂进行偶联、利用肽链进行偶联、利用二硫键进行偶联和利用大分子技术进行偶联,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现状。抗体偶联药物有细胞毒药物、抗体和偶联剂组成,利用各种偶联手段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偶联,不仅可以将细胞毒药物特异性地靶向于肿瘤细胞,而且可以降低细胞毒药物对于正常细胞的杀伤,同时还可以具备缓释、提高药物抗肿瘤活性等效果,是未来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文章还结合作者的自身工作,对抗体偶联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也称为免疫偶联物,属于靶向抗肿瘤药物,由药物、抗体以及偶联抗体和药物的连接物所组成。当抗体和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时,抗体-药物偶联物可将药物成功释放到肿瘤细胞特定部位。本文主要概述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相关药物的临床进展并重点介绍最新上市的药物曲妥珠单抗-美登木素I(T-DM1,Kadcyla)。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其特异性高、亲和力强、血清半衰期长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母体单克隆抗体而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片段、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将抗体类药物的开发推至新的高潮。通过对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抗体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对肿瘤治疗抗体药物上市与临床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天然电鳐乙酰胆碱酯酶(AChE)单克隆抗体3F3针对的抗原决定簇的类型.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结果:单克隆抗体3F3能与天然AChE反应,而不与还原并烷基化的AChE(RA-AChE)反应;梭曼不影响3F3与AChE的结合;化学合成的含AChE活性中心丝氨酸的24肽不与3F3反应.结论:3F3是识别电鳐AChE活性中心构象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但它不占据AChE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12.
AIM: To study the type of epitope of native Torpedo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directed by its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3F3. METHOD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for the assay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antigen and antibody. RESULTS: McAb 3F3 immunoreacted well with the native AChE, but not with the reduced- and alkylated-AChE (RA-AChE) at all. Soman did not interfere the binding of 3F3 with AChE molecule. The synthesized 24-peptide containing the active serine residue of the AChE active center did not react with McAb 3F3. CONCLUSION: 3F3 is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the conformational epitope of Torpedo AChE active center, but dose not occupy the active serine residue of the enzy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鼠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并进行相关的特异性鉴定。方法:该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ACLY为抗原免疫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利用杂交瘤融合细胞技术构建稳定分泌ACLY McAb的杂交瘤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IF)、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IHC)、流式细胞术(FCM)等鉴定其生物活性,检测所得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复筛后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ACLY McAb的杂交瘤细胞(5F8D11),Ig亚类为IgG1,轻链为κ链;Western-blot、IHC、IF分析和ELISA检测证实该株ACLY McAb与ACLY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该株抗ACLY特异性的McAb的成功制备,为检测ACLY蛋白表达水平及研究ACLY在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中的致病机制提供有力的工具,将有助于对肿瘤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制定多样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氯胺酮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丁二酸酐偶联法将氯胺酮(Ket)与BSA和OVA偶联合成人工完全抗原Ket—BSA和Ket—OVA,选择Ket—BSA免疫BALB/C小鼠,用Ket—OVA作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效价,从而选择小鼠脾细胞为融合备用。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氯胺酮单克隆抗体(Ket—McAb),并对其效价、亲和性和特异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合成了氯胺酮人工完全抗原,用该抗原免疫小鼠产生高效价抗Ket抗体(1:12800),并能被Ket单体抑制;建立了一株分泌稳定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为1:6400,腹水抗体效价为2×10^6;同种型为IgG2a,50%抑制浓度为80ng/ml,经鉴定能与Ket特异性结合与其它毒品类药物如冰毒、摇头丸,大麻、吗啡等无交叉反应。结论:抗氯胺酮McAb是一种特异的探针,对吸毒和戒毒病例的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纯化的人肝癌组织中蔓陀罗凝集素(DSA)强结合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方法应用亲和色谱法纯化肝癌组织中DSA强结合的GGT;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其McAb;protein A-Sepharose亲和色谱法纯化McAb,过碘酸钠法标记HRP法后建立ELISA方法。结果获得5株能特异性识别DSA强结合GGT的McAb细胞株,其中3株细胞所分泌McA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所获得McAb进行HRP标记后,建立的ELISA方法,其检测灵敏度为10μg/L,批内及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8.9%和11.5%。结论成功制备了DSA强结合的GGT McAb杂交瘤细胞系,并建立了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脂联素(adiponectin,APN)单克隆抗体(McAb)的制备方法及其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FMP有机化学同相合成法合成APN,用HPLC进行纯化,以此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并对抗体的效价、特异性、亚类及位点进行测定.结果:融合后的克隆率为85.4%,阳性率3.2%,腹水效价为1.0×102,与内脂素、瘦素、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无交叉反应,A2、A3、A4、A6、A8为lgG2a,A1、A2、A7为IgG2b.经单抗体相加试验和双抗体竞争试验证实,A1针对一个抗原位点,A3和A3针对另一个抗原位点.结论:利用合成的APN免疫动物可成功制备抗APN McAb,该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基因工程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蛋白(HCAg)为抗原,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分泌的McAh进行鉴定。方法:用纯化HCV基因工程表达抗原(HCAg)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及骨髓瘤细胞按常规方法融合、筛选、克隆化及腹水注射制备McAb。采用ELISA及分片断鉴定技术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C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经多次复苏传代仍能稳定分泌抗体,特异性强,效价高。与不同抗原蛋白的ELISA反应呈特异性阳性反应。分片断鉴定结果显示,所获5株McAb主要为抗HCV核心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3。结论:此5株丙肝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对丙肝抗原具有特异亲和性,为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SJL/J mice injected with a syngeneic, I-As-positive transplantable lymphoma (RCS) and treated with I-As-reactive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for one week showed reduced tumor growth in peripheral lymph nodes and spleen when compared to untreated controls. The effect of McAb on RCS growth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I-As McAb derived from two different hybridomas, but similar growth inhibition did not occur in RCS-injected mice treated with a non-cross-reacting I-Ab McAb. Specificity of the effect was also indicat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partial absorption of I-As McAb with I-As-positive cells decreased its ability to reduce tumor growth in RCS-injected SJL recipients. In parallel experiments in which McAb treatment was stopped after one week, RCS-injected mice survived up to 8 times longer (80 days) than untreated control mice, which died by day 10 after tumor cell inoculation. Although the precise mechanism(s) by which McAb treatment influences RCS growth has not been fully characterized, it is likely that I-As McAb may block the characteristic T cell proliferative response to I-A antigens on RCS cells that appears necessary for progressive tumor growth in vivo. Absence of such host immune recognition could result in either a deficiency in production of RCS growth-promoting lymphokines or induction of effector cells capable of inhibiting tumor growth.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电鳐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构功能关系,探讨AChE负矩部位是否是其构象决定簇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法:用ELISA及酶抑制实验观察AChE负矩部位探针2-PAM对AChE与其MeAb 3F3之间的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McAb3F3不能与2-PAM及AChE的复合物反应;2-PAM浓度依赖性地降低McAb 3F3对AChE的抑制率;但不能解离AChE与3F3构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