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付某某,男,72岁。住院号89302。55年前发现颏下长一鸡蛋大肿物,无疼痛及任何不适感,未作特殊治疗。以后逐渐增大,向口底及两侧颌下发展。近一个月来生长加快,舌活动受限,有抬高感。影响进食及语言。平卧时则发生呼吸困难。入院检查全身情况好。肿物累及口底及颏下,双侧颌下,大约35×20×15cm~8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袁××,女,60岁。35年前发现口底右侧如枣大无痛肿物。以后肿物逐渐增大,向颏下、颌下发展。检查:全身情况好。肿物累及口底及颏下、颌下。大约25×10×8cm(见附图)。质软,边界清楚;移动性好,与皮肤粘膜均无粘连,色泽正常。舌向左右推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杨××,女,18岁,农民,山东人。住院号:22027。于1983年7月24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自觉痛感,手触摸时发现颌下有花生米大肿物,但疼痛不重,未作任何治疗。后疼痛自行缓解,但肿物渐进性增大,约2年时间,肿物大如杏,同时向舌下隆起,近半年来肿物生长较速,致舌运动受限而来院就诊,以口底  相似文献   

4.
口腔内皮样囊肿和畸胎样囊肿,常发生于口底。舌部较少见。New和Erich报告1495例皮样囊肿中,103冽(6.9%)发生于头颈部,其中25%发生于口底。现就有关临床病理方面的问题,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5.
张晓梅 《口腔医学》2004,24(2):67-67
口底皮样囊肿为胚胎性良性囊状肿瘤,生长缓慢,以口底和颌下区最常见。现报告1例巨大哑铃型口底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6.
口底皮样囊肿比较常见,但伴有舌瘘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口底皮样囊肿伴舌瘘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及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侧舌下肿物2年余入院。两年中左侧口底黏膜反复红肿、疼痛。当地卫生室给予抗生素(青霉素)治疗,症状减轻,近期再次出现左侧口底黏膜肿痛。检查:左侧舌下肉阜内侧隆起约有3 cm×3 cm×2 cm椭圆形肿物,质地较硬。触之有脓液溢出,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X线咬合片、CBCT检查见左侧口底有牙齿样高密度影象,诊断为口底异物。  相似文献   

8.
口腔组织内异物临床常见 ,但因异物存留时间长 ,临床疑诊为口腔肿瘤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 2 0 0 0年诊治的 1例口底罕见异物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6 3岁 ,因口底肿胀、粘膜破溃、疼痛 2个月以“口底肿瘤”收入院。 2月前因摔倒伤及面部 ,当时口腔内少许出血 ,后自行停止。伤后口底广泛肿胀、疼痛、吞咽及语言障碍 ,在当地给予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 10余天 ,口底肿胀局限 ,吞咽、语言障碍解除 ;但口底粘膜有一破溃面 ,进食时疼痛 ,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 ,破溃粘膜不愈 ,转入我院。入院体检示体温 36 .6℃ ,呼吸 18次 /min ,脉搏…  相似文献   

9.
皮脂腺囊肿,祖国医学称为“粉瘤”,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受阻,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分泌物。皮脂腺为皮肤的附属器,故皮脂腺囊肿常见于皮肤覆盖的部位,尤以面部多见,一般小则如豆,大则如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头、颈部及口腔部位外伤引起的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虽较少见,但已有报道并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病例报告例1:男,1岁。住院前1日当吮吸一小木棒时向前扑跌于床上。祖母取出木棒后,患儿曾咳出少量血沫。以后在进食时有啼哭,吞咽比较慢。住院当日上午,母亲发现患儿右侧手足动作明显减少,遂来院急诊。神经科检查:患儿发育良好。左侧扁桃体内侧可见粘膜破损。右侧中枢性偏瘫。给于低分子右旋(?)  相似文献   

11.
口腔畸胎样囊肿(teratoid cyst)亦称口腔异位胃肠囊肿和含胃上皮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畸形,临床好发于舌体部及口底部。现将我院1989年4月收治的一例口底畸胎样囊肿报告如下。患儿李某某,男,9个月,生后即见其舌下有一蚕豆大的包块,逐渐增大。每当影响吮吸和吞咽时,就去区医院抽出囊液,以缓解症状。反复多次未癒,即来我  相似文献   

12.
乳光牙为牙本质发育障碍形成不全的遗传性疾病,又名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其表现为牙齿色泽从半透明到淡蓝色到深棕色并出现乳光样色彩,牙齿常有严重磨损,少数病例可伴有牙釉质发育不全,但不伴有骨发育障碍,笔者遇到的一家三例典型病列,并追查其5代家谱,共10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牙痛罕见,常是一种危险征候,应引起临床医师们重视。本文对经治一例患者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7例.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情况和发病机制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73—1986年间,共计收住院手术的颌骨囊肿77例,选择性的应用熟石膏作颌骨囊肿摘除后遗留骨腔的充填材料共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文8例,年龄为19~48岁,平均33.9岁,男5名,女3名。其中鼻腭囊肿1例,上  相似文献   

15.
口底坏死性筋膜炎是口腔颌面部严重感染性疾患之一。其感染多来自口、咽部炎症,沿相邻的筋膜间隙迅速扩散,引起皮下、筋膜组织的坏死。我科自1992~1996年间共收治7例患者,现作一初步分析。1临床资料7例患者,男5例,女2例。12岁以下患者5人,40~5...  相似文献   

16.
<正> 发生于口底的胃肠源性囊肿十分罕见。我们见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4岁。生后在口底舌根部见一肿物,时大时小,大者高起,板状,自行破溃内液流出后即缩小,液体粘性,清亮或褐色。半年前左颌下见一肿物,囊感,亦时而肿大时而回缩,肿大时可达5×4cm大小,张力大。口底肿物高起时随之增大,而口底肿物液体流出时随即缩小,加压可见口底肿物有液体溢出。检查:舌体左中后部肿胀,口底舌根一囊  相似文献   

17.
舌粘膜梅毒(附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英  陈仪 《口腔医学》1998,18(1):38-39
梅毒在60年代我国已基本消失,自80年代又出现新病人,近年来发病增长率甚快.口腔医务工作者需对本病提高警惕.本文报道1例舌部梅毒病损,并对传播方式、口腔表现、鉴别诊断作初步分析,在临床诊断、治疗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黄某,女,26岁。诉自出生起,其母即发现吮乳时左上睑向上跳动。随年龄增长,每当咀嚼或作其他张口动作时,左上睑均随之上提,患眼睑裂增大。无手术、外伤史,家属中无类似畸形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其他异常。专科检查:双眼视力均1.5。平时左上睑轻度下垂。睑裂度宽,右侧6mm左侧5mm。张口时右侧4mm左侧10mm(图1)。持续大张口时,左睑裂猛睁到10mm后迅速缩窄为5mm。下颌前伸时睑裂宽度和张口时一样(如  相似文献   

19.
<正>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在颌骨的更少见,兹将本科1983年所遇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略加讨论。病例介绍患者,女,35岁,教师,住院号132586。因右侧颌面部肿大伴轻度疼痛4月入院。病史:患者于1982年9月中旬,出现右下唇麻木,1v 月初开始疼痛,经用抗菌素后好转。但局部开始出现肿胀,曾中医治疗1月无效.11月中旬面部及口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