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多巴胺对肝癌晚期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将32例肝癌晚期HR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多巴胺单独和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量和肾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能使患者HRS逆转,对改善HRS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肾移植术后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针对病原体治疗(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和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28例IVIG组患者辅以小剂量免疫球蛋白(0.2 g·kg-1·d-1)治疗.观察IVIG组和对照组患者普通肺炎的治疗有效率和重症肺炎发生率,以及IVIG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血清IgG浓度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判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IVIG组和对照组患者普通肺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 (P<0.05),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 (P<0.05),死亡率分别为0和6.25% (P<0.05);IVIG组治疗后血清IgG浓度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VIG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炎发病早期联合应用IVIG辅助治疗安全有效,能阻止肺炎发展,降低重症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阿托品化后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阿托品抢救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9例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行常规洗胃、导泻、强化护理、胆碱酯酶复活剂及间歇静脉注射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治疗组采用持续静脉滴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对照组用间歇静脉注射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阿托品中毒发生率、阿托品用量、医疗费用、工作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抢救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达阿托品化后持续静脉滴注阿托品以维持阿托品化.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截血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54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采用活血化淤中药煎汤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血膏局部外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5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应用截血膏配合中药煎汤口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能性。方法37例患者共行CVVH治疗75例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无肝素抗凝;对照组32例次,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回顾性分析2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下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管路和滤器使用寿命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管路和滤器使用寿命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肝素抗凝技术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CVVH治疗疗效肯定,并无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营养治疗是否可以通过逆转营养不良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方法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法对65例MHD患者进行评分,按照得分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同时测定与营养不良相关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b6)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3次在血液透析中给予肠外营养治疗(IDPN),共4周,治疗期结束后再次进行MIS评分及以上指标检测,对照组不接受IDPN治疗。结果治疗期末,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17.14%和2.8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MIS评分下降[治疗前为(13.92±2.18)分,治疗后为(8.48±1.32)分,P〈0.05)];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铁代谢和贫血指标改善;治疗后CRP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RP治疗前为(6.82±2.71)mg/L,治疗后为(3.05±1.86)m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治疗前为(82.65±22.38)ng/L,治疗后为(33.19±12.50)n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PN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达仙(Thymosin—α1,Tα1)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α1调节免疫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及PT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病死率(21.74%)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综合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Tα1免疫治疗能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7.5%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7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具有比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退热的时间,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大,在临床上需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并与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2DM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NDBIL)含量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微血管组TBIL、U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病变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降低(P〈0.01)。结论低胆红素血症、UA升高及血脂异常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三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静脉注射治疗尿毒症致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速立菲2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右旋糖酐铁100mg,每周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周,并同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9000U/周。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但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FT)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Hb、Hct、TSAT、F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01)。两组治疗后的Hb、Hct、TSAT、FT对比,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01)。结论静脉注射铁剂能有效补充EPO治疗中所需要的铁储备,疗效优于口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凝血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145例。研究组(70例)采用养阴生津、凉血活血法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西医综合治疗,治疗2~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Fib、PT等指标的改善、出血事件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凝血功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67.1%,对照组为5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养阴生津、凉血活血法早期介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凝血功能紊乱,能较好的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严重创伤患者采用I期确定性手术,为传统手术组;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为DCS组。对比DCS组复苏后与传统手术组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分析和评价DCS的临床价值。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DCS组ICU复苏后血乳酸水平、pH值、体温、凝血时间明显改善(P〈0.05)。传统手术组痊愈出院18例,死亡15例;DCS组患者痊愈33例,死亡7例。DC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及时采取DCS和有效地ICU复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死亡率降低可能与ICU复苏后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等显著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local arterial infusion,LAI)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20例,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B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静脉给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血淀粉酶下降较B组迅速(P0.05),血液流变学的比较显示,A组的血液粘滞度下降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优于经静脉途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FⅦa组(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T、INR、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APTT、FI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Ⅶa能改善病人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研究组,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33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iver cirrhosis,LC)组2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组17例及健康对照组(Control)20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对计数,并检测肝功能、HBVDNA含量及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按Control、CHB、LC、CSH顺序,CD3^+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依次升高,而CIM^+T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百分比依次降低,且CHB、LC、CSH组与Control组及CHB组与CS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8)。CHB患者的CD3^+T细胞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HBVDNA含量(log_10)呈正相关(P〈0.001;P〈0.001);CD8^+T细胞与HBVDNA含量(log_10)呈正相关(P=0.007),NK细胞与HBVDNA含量(log_10)(P=0.001)呈负相关。CHB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者的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低于HBeAg阴性者(P=0.018;P〈0.001),而HBVDNA含量(log_10)和CD8^+T细胞高于HBeAg阴性者(P=0.012;P=0.019)。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对值紊乱,且与临床类型、病情、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抑郁情绪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即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思美泰治疗;对照组(17例),即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评定抑郁情绪分值。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从治疗2周起开始下降,但在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至第4周末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在治疗重型肝炎的同时,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也有一定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宇  钱桂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210-22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患者(Pi11sbury分级为II~IV度)87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药联合阿达帕林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血液中凝血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4天.动态监测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参附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D-二聚体下降. 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痉挛,预防颅脑损伤后微血栓的形成,降低脑梗塞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在严重肝外伤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57例采用传统液体复苏救治,B组59例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救治。损伤控制性复苏包括:允许维持较低血压,红细胞、血浆与血小板按比例输入,早期采取保温措施,积极纠正酸中毒。比较2组间ICU复苏前后乳酸水平、pH值、体温、PT值、INR值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结果 ICU复苏前,2组患者乳酸水平、pH值、体温、PT和INR值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复苏期,2组PH值、体温较复苏前升高,且B组升高较A组明显(P0.05);乳酸水平、PT和INR值较复苏前降低,且B组降低较A组明显(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复苏是严重肝外伤救治的较好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因素,以探讨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65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腹腔(24例,36.9%)和呼吸道(28例,43.1%),发生真菌感染的原因除了疾病本身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侵入性诊疗方法、激素的使用等因素。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