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诊断、治疗意识的同时,利用整形外科手段改善治疗后的术区外观。方法:对来院确诊的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行扩大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对局部进行放疗。结果:术后经6个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扩大手术切除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选治疗办法,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外科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将78例患者按入院时情况分为无复发组36例和复发组42例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治疗,标本按顺时针方向做好标志,如病理切缘阳性则再次补充切除直到切缘阴性,无法达到病理切缘阴性者予以放疗,剂量为45~60Gy。结果:35例切口一期缝合,发生切口积液4例,43例行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发生植皮或皮瓣坏死11例。术后随访时间6月~10年,出现局部复发16例,合并肺转移死亡1例。复发组、病理切缘阳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伴纤维肉瘤样改变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复发P〈0.01~0.05。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次接受规范的肿瘤广泛切除术是降低局部复发的关键,放疗不能常规作为手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6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扩大肿块切除术(切缘3~5cm),其中行游离全厚皮瓣移植术6例,辅助转移皮瓣植皮术3例,腹壁局部缺损行人工材料修补术l例。结果 其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皮肤内或皮下小结节或肿块,呈缓慢增大,近期内生长较快。16例中10例为首发,6例为复发性。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0.5年;复发次数为1~3次。此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1例随访1~11年均存活,1例术后7年局部复发。结论 皮内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小结节于近期生长加快为该病的临床特征;对原发肿瘤应行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进行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对体位和低负压引流的管理,做好移植皮瓣血管危象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出院指导。结果:52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因感染皮瓣坏死,经再次植皮,皮瓣愈合良好。术后4~12月门诊随访,52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功能和外观保持良好,1例于术后半年复发但无转移。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广泛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经广泛性切除术后的长期临床随访结果,并分析该病经多次手术切除复发后的生物学行为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8年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09例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无瘤生存率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广泛性切除术,99例(90.8%)完全切除,7例(6.4%)切缘阳性,另有3例(2.8%)切缘距肿瘤组织<1 mm.46例原发组中,40例术后直接缝合,6例需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创面.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95.7%,10年随访未见远处转移.复发组有43例术后直接缝合,20例需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5年无瘤生存率为81%,10年随访有4例出现肺转移.两组间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P=0.025;10年远处转移率比较,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DFSP患者行距肿瘤边缘2.5~3.5 cm的广泛性切除术,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多次复发的患者,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率上升.  相似文献   

6.
切缘冷冻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降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方法,改善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 自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我院行肝癌切除术切缘距肿瘤不足1 cm的患者共45例,分为冷冻组和单纯切除组两组.冷冻组23例,常规肿瘤切除后以扁平探头对肝切缘进行接触冷冻,冷冻深度控制在1.0~1.5 cm;单纯切除组22例,单纯行常规肝癌切除手术,不予冷冻治疗.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复发及生存时间.结果 冷冻组术后1年、3年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8.7%、26.1%和34.8%,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56.5%和30.4%,与单纯切除组比较,其中3年(χ^2=5.021,P=0.025)、5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冷冻组的3年、5年生存率较单纯切除组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结论 肝癌切除后切缘冷冻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可能延长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9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1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10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1.5~6.5 cm,平均(3.9±1.5)cm。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泛切除,术后随访3~71个月,平均(23.8±19.3)个月。1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转移。Ki67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史和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结节的数量呈显著相关性(r=0.748,P=0.013)。结论手术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可靠方法。临床上应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避免非计划性手术切除,在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时应保证至少2.0 cm切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部切除术,23例扩大切除术+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16例在术后行放射治疗,平均照射剂量60Gy(50~70Gy)。结果:切除28例标本,CD34阳性26例,阴性2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3年),失访2例。复发9例,平均复发时间2.6年(8个月~5年)。28例均未见有远处转移,无死亡。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辅助放疗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大小及术后辅助放疗与否是影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ai H  Shi YQ  Wang YN  Zhu HY  Mo S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1):678-682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认识,强调正确和规范化手术的重要性,并探讨综合治疗途径。方法 对1985年1月至2002年9月收治的163例DFSP病例,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63例患者中有150例(占92.0%)曾被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局部切除手术,经补充广泛切除、病理检查最终明确局部有肿瘤残留者69例,占46.0%,其中49例(占71.0%)在体检或B超检查时未能发现残留灶。局部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可达45.1%,明显高于广泛切除术后复发率(5.6%)。在施行广泛切除手术的142例患者中,有99例皮肤切缘≥3cm,术后局部复发5例(5.1%),36例皮肤切缘在1∽2em,术后复发3例(8.3%)。46例(32.4%)行游离植皮,11例行筋膜皮瓣转移,1例行缺损区涤纶修补。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移植皮瓣的坏死(20例)和切口感染(6例),但术后2个月内均能治愈。有17例患者因为曾经多次复发或广泛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明确切缘或基底仍有肿瘤细胞残留而补充放射治疗,放射量3275∽7000cGy。放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湿性蜕皮,局部复发2例。在全部病例中,只有2例(1.2%)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肝转移;另有2例曾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经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有13例(占8.0%)出现纤维肉瘤样改变(DFSP-FS),其恶性程度增加,其中11例见于局部复发的病例。结论 在局部切除术后,一经病理检查确诊为DFSP,必须施行补充广泛切除以避免肿瘤残留;规范化的广泛切除是治疗DFSP、降低复发率的主要方法;对术后切缘阳性、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辅以放射治疗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DFSP-FS,临床医师必须引起重视并采用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皮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近3年收治的7例头皮复发性DFSP患者行回顾性分析.肿瘤术中先行活检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认为阳性病例后行距肿瘤边缘≥3 cm的扩大切除术,基底深部的颅骨组织如亦被侵及,一并做颅骨外板清除或全层颅骨切除.切除标本再次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切缘和基底肿瘤阴性后,继发创面行皮瓣/筋膜组织瓣转移修复.肿瘤标本于术后行HE常规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病理检查.结果 7例肿瘤标本,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DFSP复发.7例均行≥3 cm的扩大切除,同时做颅骨切除,其中5例行颅骨外板清除,另2例做颅骨全层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和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切缘干净,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显示肿瘤组织Ki-67均为阳性,CD34部分阳性.术后随访15~41个月,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远位转移.结论 扩大切除及彻底清除被肿瘤侵及的颅骨是头皮复发性DFSP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术后复发;皮瓣转移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肿瘤完全切除后的创面妥善修复.  相似文献   

11.
期和期乳腺癌施行乳腺保留型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和48%,故对这一问题要仔细评估,作者分析这类手术的切缘病理情况与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凡切缘1~3cm以内存留肿瘤者列为“阳性”切缘。日本东京妇女医科大学第二外科于1987~1996年曾为82例原发性乳腺癌施行局部宽阔切除而不辅加放疗,267例则施行全乳腺切除。82例施行乳腺保留型手术中,平均年龄为48.8±9.9岁,中位值随访6年(2~11年),病例均系≤3cm浸润性乳腺癌,正常组织至少距肿瘤约2cm,并作腋淋巴结清除。其中7例切端阳性,重行切除,最终切缘为阴性。术后未辅加放疗。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广泛切除联合后装放疗在治疗毗邻血管神经主干肉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0-2009年毗邻血管神经软组织肉瘤患者,入组条件:术前活检病理证实为软组织肉瘤,术前常规磁共振成像评估原发灶范围,显示肿瘤反应区涉及四肢主要血管神经,并且肿瘤反应区距离血管神经最近范围在1 cm以内;排除条件:磁共振成像显示肿瘤反应区未涉及四肢主要血管神经,并且肿瘤反应区距离血管神经最近范围在1 cm以上.入组86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男41例,女45例;年龄15 ~73岁,平均38.5岁.肿瘤类型主要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横纹肌肉瘤、间叶性肉瘤、尤文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上皮样肉瘤和透明细胞肉瘤等.肿瘤PTNM分期:ⅠA期8例、ⅡA期12例、ⅡB期10例、ⅡC期7例、Ⅲ期43例、Ⅳ期6例.结果 入组患者平均随访53个月(24~102个月),远处转移发生率为32.56% (28/86),淋巴转移率6.98% (6/86).常规分离血管鞘内或神经外膜整体切除肿瘤,其中12例患者随访中发现复发,复发率为12/86( 13.95%),患肢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24.37±2.4)分.在整块切除联合矩阵式多管后装放疗38例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随访中发现复发,复发率为2/38(5.26%),术后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和6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肢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21.11±1.79)分;在单纯整块切除48例患者中,其中10例患者随访中发现复发,复发率为10/48(20.83%).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和4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肢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26.11±1.79)分,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功能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 =5.184,P=0.285).结论 毗邻血管神经的软组织肉瘤,由于解剖结构的限制,广泛切除在小范围迫不得已改变为边缘切除,针对局部边缘切除后的矩阵式多管后装放疗,可以有效减少毗邻血管神经软组织肉瘤的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3.
Yang FJ  Ding Y  Niu XH  Deng ZP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986-990
目的 探讨肩胛带巨大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特点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2005-2009年我科治疗7例肩胛带巨大软组织肉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3例.7例均为术后复发患者.年龄14 ~75岁,平均43.8岁.肿瘤最大径10~ 16 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广泛切除4例,边缘切除3例.5例患者行肿物局部切除背阔肌肌瓣转移取皮植皮术,1例患者行局部推进皮瓣术,另1例患者行肿物局切取皮植皮术.术后病理: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低度恶性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术后采用国际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7例患者得到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0 ~46个月).2例患者有局部复发,其中1例再次术后6个月肺转移死亡;1例患者有肺转移;其余4例患者无复发及肺转移.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满意,MSTS评分28分.结论 肩胛带软组织肉瘤在早期常被误诊误治,广泛的外科边界是控制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外科边界和病变的侵袭性是肩胛带软组织肉瘤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造成的巨大软组织缺损常需局部肌瓣或皮瓣转移来修补,常用背阔肌肌瓣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根治性切除及创面的修复方法,以求得最佳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根据缺损创面的基底和局部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组织即时修复。结果:28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2~6年无1例复发,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且原皮损处都较好地恢复了正常皮肤外观,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现代整形外科技术,可有效修复局部广泛切除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后较大创面缺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例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除范围,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2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5年,痊愈21例,复发4例。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扩大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3岁.反复多脏器肿物20年,手术切除13余次.1992年左上臂出现皮下结节,约蚕豆大小,未予重视.2004年渐增大行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原位复发,再次手术,病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免疫组化:CD34(+),S-100(-),SMA灶(+),CD68(-).术后局部放疗.之后该部位病灶反复出现,约半年行1次局部切除,至2008年共8次.2008年12月发现左肺占位,行病灶切除,术后病理:"左肺"纤维肉瘤(中度恶性);结合临床符合DFSP(纤维肉瘤变)肺转移.2009年发现腹腔多处病灶行手术切除,后出现肺、腹盆腔肿瘤转移,均予伽马刀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攀钢集团总医院199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例腹壁韧带样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以腹部包块入院,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上均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保留皮肤及皮下组织,沿肿瘤边缘完整游离肿瘤,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完整切除肿瘤,将切除的肿瘤送冰冻病理检查,若切除的肿瘤边缘为阳性,则继续扩大切除范围。手术后若腹壁缺损较大,则用补片予以修补,术后予以放疗。结果 6例病人中女性5例,均为经产妇,1例为男性;均因为发现腹壁包块入院就诊,术前经过彩超或CT检查证实肿块位于腹壁,肿瘤最长径在2.7~7.9 cm之间,平均为5.6 cm。6例病人均经手术广泛切除治疗,其中2例接受术后放疗。术后随访7~361个月,复发者1例(未接受术后放疗),复发率为16.67%。结论腹壁韧带样瘤为临床少发疾病,发展缓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女性好发,治疗上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硬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术后复发率及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骨肿瘤科2000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7例腹壁外硬纤维瘤病,首次就诊情况为初发的22例、复发的35例,分析硬纤维病的疾病分布特征,选取与硬纤维瘤病术后复发可能相关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变量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情况(初发或复发)、部位、肿瘤大小、侵犯重要血管神经(有或无)、切缘质量及术后随访时间等8个因素.[结果]所有57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13个月,平均39个月.本组病例总的术后复发率为43.86%,其中初发组为36.36%,复发组为48.57%;术后复发时间初发组为8~23个月,平均时间为16.38个月;复发组为4~26个月,平均时间为15.0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情况、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随访时间的分组对肿瘤的复发与否无统计学差异,这些因素与肿瘤的复发无相关性;肿瘤有无侵犯重要血管神经、切缘质量的两组问对肿瘤的复发与否有统计学差异,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组的术后复发率要高于未侵犯组、切缘质量为R0的复发率低于R1/2(P<0.05).[结论]硬纤维瘤病术后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率,硬纤维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与于术切缘质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头皮恶性肿瘤外科切除后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修复与重建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1995 年1 月-2004 年9月,对70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85岁,平均50.3岁.病程2周~3年,平均 3.5 个月.基底细胞癌 31 例,鳞状细胞癌24例,恶性黑色素瘤8例,纤维肉瘤4例,脂肪肉瘤2例,血管肉瘤 1 例.病变范围 1.0 cm×0.5 cm~10.0 cm×8.0 cm.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缺损3 cm×3 cm~12 cm × 11 cm,采用中厚皮片移植 51 例,邻近头皮瓣移位12例,颈肩随意皮瓣移位2例,斜方肌肌皮瓣移位3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切取范围 5 cm×4 cm~18 cm × 12 cm. 结果 67 例皮片及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坏死,经过换药后Ⅱ期愈合;1 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感染,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55例患者获随访 1~5年,5例复发.植皮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患者和纤维肉瘤患者各1例,分别于术后1年及2年半复发,均再次行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刨面;皮瓣移位患者中血管肉瘤患者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各1例于术后6个月及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 例纤维肉瘤患者术后2年复发,再次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创面.余患者均存活良好. 结论 头皮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广泛彻底切除并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52例,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52例患者首次手术肉眼肿瘤完整切除41例(78.85%),部分切除5例(9.61%),术中单纯活检6例(11.54%)。首次手术联合脏器切除34例(65.38%),联合多脏器切除23例(44.23%)。多脏器切除主要集中左侧后腹膜脏器,切除肿瘤最大长径6.5~39.8 cm,患者术中出血量在420~7000 mL。41例肉眼肿瘤完整切除患者中,10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阳性。52例患者中分化型脂肪肉瘤为主,占比59.62%(31/52);病理分级主要是1级,占比57.69%(30/52);肿瘤直径<20 cm者33例,占比63.46%(33/52);肿瘤直径≥20 cm者19例,占比36.54%(19/52)。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0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6个月。术后复发时间3~95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49个月;术后1年、2年分别复发8例、32例,复发率分别为15.38%、61.54%。复发患者大部分为男性、肿瘤直径<20 cm。术后发生转移5例(9.62%),分别为2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结果显示,肿瘤复发时间与患者性别、肿瘤分级、肿瘤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有关(P<0.05)。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主要采用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易复发,复发时间与肿瘤最大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