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组织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与ACC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ACC组织中HPA、NGF和P?5的表达,并对他们在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学部位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GF和P75在嗜神经(PNI)组和非嗜神经(NPNI)组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呈正相关(r=0.429,P〈0.05)。嗜神经组HPA和P75的表达正相关(r=0.558,P〈0.05)。P75在神经周组织和远离神经部位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NGF在神经组织和远离神经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在ACC的神经浸润中,NGF及其受体P75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非唯一因素,NGF可以通过和受体p75结合可以提高HPA的表达率和生物活性.进而促进ACC对神经组织的浸润。  相似文献   

2.
目的:期望建立一种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通过将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与小鼠背根神经节在基质胶中进行共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双染动态观察肿瘤细胞与神经轴突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通过对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模型的观察,发现嗜神经侵袭过程的发生是肿瘤细胞与神经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的腺样囊性癌一背根神经节共培养能够模拟癌细胞嗜神经侵袭的发生过程,对于研究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特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下面就神经和上皮相互作用,即肿瘤细胞与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机制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许旺细胞标记物胶原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GFAP、α-SMA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在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ACC组织中,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均有表达,二者在同一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胞质中共表达。结论 ACC中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发生许旺细胞分化并侵袭神经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RNA-Seq技术分析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前、后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明确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相关基因。 方法: 采用腺样囊性癌与SD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分析共培养前、后SACC细胞基因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qRT-PCR对其中6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edgeR软件(3.12.1)进行表达差异显著性分析,将P≤0.05、差异表达倍数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结果: 在腺样囊性癌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之间发现395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FC|≥1.0),其中135个基因上调(34.2%),260个基因下调(65.8%)。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PNI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血管再生、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形态发生;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参与组氨酸代谢、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利用qRT-PCR技术对其中6个关键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RNA-Seq趋势一致。 结论: 得到了SACC嗜神经侵袭PNI的相关差异基因,为阐明SACC的嗜神经侵袭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神经营养因子-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检测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的表达情况 ,探讨NT -3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以 3 2例ACC、7例正常腮腺及 3例腺泡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T -3进行检测。结果 :NT -3在正常腮腺的导管细胞表达为阳性 ;在腺泡细胞癌为阴性 ;在ACC病例中的阳性率为 93 .8% ( 3 0 /3 2 )。按病理学表现分组时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NT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 (P <0 .0 5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大部分切片中神经束普遍较相应的正常腮腺组织或腺泡细胞癌密集 ,且有 4例ACC可见沿神经周分布的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远离神经者。结论 :NT -3可能作为ACC嗜神经侵袭的生物学标志。ACC中NT -3表达的增强可能是促进其嗜神经侵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雪旺氏细胞标志物胶原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共表达情况,探讨GFAP、α-SMA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利用双重胶体金标记的免疫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GFAP和α-S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共表达。结果:在ACC组织中,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均有表达,GFAP和α-SMA共表达的细胞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ACC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样发生雪旺氏细胞分化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肿瘤周围的神经纤维和正常腺体的导管中呈阳性表达,而在腺泡细胞癌和正常腺泡组织中均不表达。Ret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和正常的导管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神经纤维中弱阳性或不表达,腺泡细胞癌中不表达。Ki-67在SACC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靠近神经和远离神经的肿瘤细胞中阳性表达并无差异。有神经侵袭组Ki-67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GDNF与Ret表达间呈正相关(r=0.489,P〈0.05),但GDNF与Ki-67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78,P〉0.05)。结论:GDNF及其受体Ret在SACC中高表达,GDNF在周围神经组织内也高表达,提示SACC中存在GDNF的自分泌,GDNF和Ret可能在SACC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ACC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神经侵袭的发生、GDNF的表达间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Leu-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表达情况,探讨Leu-7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 例ACC,3例正常腮腺,3例正常颌下腺,3例正常舌下腺,5例肌上皮瘤及5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标本组织切片中的Leu-7进行检测.结果 28例ACC中的嗜神经侵袭率为85.6%(24/28),Leu-7阳性率为96.4%(27/28), Leu-7的表达在正常大涎腺的导管细胞及其周围肌上皮细胞为阳性,在肌上皮瘤的阳性率为80.0%(4/5),而在腺泡细胞癌内均为阴性.结论腺样囊性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进而侵袭神经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cinoma ,ACC)组织中NGF及其受体 (p75 ,TrKA)的表达 ,旨在探讨调节ACC浸润生长及分化的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42例ACC标本及周围正常腺体的NGF、p75与TrKA的表达 ,并对不同病理类型ACC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GF及 p75在筛状型ACC和管状型A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实性型ACC的表达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而筛状型ACC与管状型ACC中NGF及 p7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rKA在筛状型ACC和管状型ACC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实性型ACC中的表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筛状型ACC与管状型ACC间TrKA表达无显著差异。NGF在正常涎腺闰管细胞 ,排泄管上皮细胞均有高效表达。结论 ①ACC可能通过自泌和旁泌NGF机制调节分化 ;②ACC组织中p75和NGF间相互作用可能是ACC高浸润性的生物学基础 ,同时可能也是ACC嗜神经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CD147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及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CD147的表达,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25.0%),P〈0.01。CD147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血管侵袭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复发无显著性相关忪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强阳性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弱阳性及阴性表达组(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及肿瘤病理分型、血管侵袭、肿瘤转移是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D147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腺样囊性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病理和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腺样囊性癌、20例多形性腺瘤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对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腺样囊性癌中计数均随着HIF-1α和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HIF-1α和VEGF两者在腺样囊性癌之间也具有相关性(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生存期、肿瘤的转移有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腺样囊性癌肿瘤大小、神经侵犯、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转移和患者短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TGF)及上皮钙黏素(E-cadherin,E-cad)、钙结合蛋白A4(S100A4)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ACC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现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NGF在PNI过程中对ACC细胞的黏附力和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42例ACC组织按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及PNI和非PNI(NPNI)进行分组,42例中PNI组26例,NPNI组16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NGF、E-cad和S100A4的表达与分布,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它们在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学部位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GF和S100A4在PNI组的表达率分别为88%(23/26)和77%(20/26),较NPNI组(8/16和7/1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PNI组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6,P<0.05).PNI组中E-cad的表达为31%(8/26),较NPNI组(12/16)低(P<0.05),与NGF的表达(r=-0.385,P<0.05)和S100A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12,P=0.000).NGF在PNI组ACC神经周组织的表达[83%(25/30)]高于远离神经部位[4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C嗜神经侵袭过程中,NGF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非惟一因素,NGF可能通过和相应受体结合提高S100A4的表达率而降低E-cad 的表达和生物活性,使癌细胞间黏附力降低,运动能力增强进而促进ACC对神经组织的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ector-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两者在ACC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涎腺ACC患者、1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和10例正常人涎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微血管的密度与形态。结果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7,P〈0.001);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表达的增强而升高(F=5.56,P〈0.01);ACC中有转移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6.4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非转移病例(F=5.82,P〈0.05),有神经侵犯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5.3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无神经侵犯病例(F=6.02,P〈0.05)。结论HIF-1α的表达和MVD在ACC中可能相关,HIF-1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HIF-1α的表达和MVD可作为判断ACC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唾液腺肿瘤组织中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唾液腺常见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正常唾液腺组织、28例多形性腺瘤、25例黏液表皮样癌、33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D-ECGF的表达和MVD值。结果:PD-ECGF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35.71%、80.00%、78.79%(P<0.05)。PD-ECGF主要表达于唾液腺肿瘤细胞的胞质中。PD-ECGF表达阳性的唾液腺肿瘤组织中MVD值高于PD-ECGF表达阴性的唾液腺肿瘤组织(P<0.05)。结论:PD-ECGF可能通过促进唾液腺肿瘤血管形成而在唾液腺肿瘤的生长和侵袭中发挥作用,可作为反映唾液腺肿瘤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croRNA-320a(miR-320a)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为实验样品,通过脂质体介导,将miR-320a的拟似物(miR-320a mimics)转染至ACC-M细胞,升高miR-320a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ACC-M中miR-320a的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并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miR-320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miR-320a的靶基因整合素β3(integrinβ3,ITGB3)的表达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转染miR-320amimics后的ACC-M中miR-320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01)。ACC-M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01),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Integrinβ3在低转移细胞株ACC-2表达阴性,在ACC-M中高表达;升高miR-320a在ACC-M中的表达,Integrinβ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低表达miR-320a有助于维持ACC的侵袭转移特性,调高其表达水平能有效抑制ACC-M的侵袭迁移能力。miR-320a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Integrinβ3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转染RECK基因对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细胞株hTERT-AM的MMPs表达及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利用RECK基因慢病毒载体Lenti—RECK—eGFP/puro转染hTERTAM细胞株.Puro筛选和镜下挑单克隆纯化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qRT—PCR检测细胞中RECK的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中RECK、MMP2、MMP9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染RECK基因后,hTERT~AM细胞中RECK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均〈0.01),细胞活性无显著变化(P均〉0.0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均〈0.01),MMP2、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RECK基因参与人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的调节,过表达RECK基因后,MMP2、MMP9下调,抑制AM细胞迁移和侵袭。RECK有望成为人成釉细胞瘤侵袭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