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侧成人股方肌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98%的股方肌神经发自梨状肌下缘以上,发出点到股方肌上缘的长度为6.1±0.7cm,在梨状肌下缘下方0.9cm至股方肌上缘间发出2~5支髋关节支,分布于髋关节的坐股囊韧带和关节囊的后下部。结论:在梨状肌下缘至股方肌上缘间切断股方肌神经发出的髋关节支,可解除髋关节后部及下部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在制作1男性标本时,见其右侧坐骨神经伴梨状肌变异及臀上动脉、臀下神经穿梨状肌位置异常及第2骶神经异常分支,此种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现报道如下. 此标本梨状肌为三肌腹两肌腱型:肌束Ⅰ起自骶结节韧带的盆面,长8.38 cm,肌束Ⅱ起自骶骨前面,长 9.96 cm,肌束Ⅲ起自髂骨臀面,长8.60 cm,梨状肌最宽处为5.28 cm;肌束Ⅰ的肌腱为一扁腱,肌束Ⅱ、Ⅲ在末端汇合成一圆形肌腱,两肌腱共同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后部.坐骨神经在盆腔内即分为胫神经(直径8.84mm)和腓总神经(直径6.80 mm),胫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孔穿出,二者向下走行未见汇合.据潘铭紫[1]的分型法,此种变异率为2.20%.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后侧入路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髋关节后侧手术入路及如何避免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侧成尸下肢标本,参照手术进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1.臀大肌的神经和血管及其分支均从肌深面入肌,入肌点均在臀大肌前缘后方。2.在竖脊肌起点外侧缘与大转子尖连线上距大转子尖距离:臀上血管神经束上支为(105.8±29.6)mm;臀上血管神经束下支为(78.6±36.8)mm。3.坐骨神经半腱肌支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02.6±56.2)mm;坐骨神经股二头肌支最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27.1±50.5)mm;坐骨神经半膜肌支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35.6±85.1)mm。结论:1.从大转子尖向上分离臀中肌臀小肌时不要超过大转子尖与髂嵴连线的下1/2,最安全应在1/3以内,以免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束下支。2.切断梨状肌的位置越贴近大转子越不易损伤坐骨神经,梨状肌肌腱残留长度在保证吻合的情况下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4.
梨状肌综合症是由于梨状肌损伤后 ,痉挛变性致使梨状肌孔变窄 ,通过梨状肌孔的坐骨神经和其它骶坐神经及臀部血管等组织 ,受到挤压和刺激或牵拉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病因多为剧烈或不协调运动 ,如髋关节突然外展时外旋 ,或由蹲位突然起立等 ,使臀部梨状肌拉长或过牵 ,而发生急性损伤 ,使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得不到解除可发生粘连 ,压迫坐骨神经出现神经症状。临床上病人常觉臀部一侧酸痛、胀痛 ,并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部放射 ,走路感觉腿短无力 ,常伴麻木 ,紧缩感。重者臀部剧痛 ,下肢伸直、外展困难。检查可见走路跛行或弯腰缓前移 ,…  相似文献   

5.
在局部解剖学课的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穿经梨状肌上、下孔的血管神经均存在变异,臀上、下神经共干穿过梨状肌;臀下血管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坐骨神经属Ⅱ型变异;股后皮神经由2个神经根汇合而成.现报道如下. 男尸,身高约165 cm,年龄约50岁.左侧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肌腹长7.5 cm,宽3.1cm.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共干穿过梨状肌,臀上神经分支进入臀中肌支配该肌,臀下神经分支进入臀大肌支配该肌.臀下血管未经由梨状肌下孔穿出,而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分支进入臀大肌.臀上血管未见异常.坐骨神经属Ⅱ型变异,胫神经穿梨状肌下孔,腓总神经穿梨状肌.股后皮神经由2个神经根汇合而成,1根穿梨状肌,1根穿经梨状肌下孔,2根在距梨状肌下缘0.5cm处汇合成股后皮神经.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未见异常.右侧梨状肌上下孔穿经结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在一例成年女尸上,见其右侧无梨状肌,查阅国内“臀部肌变异”和“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方面的文献,尚未见这种变异记载。梨状肌缺如后,影响出坐骨大孔结构的辨认,现报道如下,供手术遇此情况时参考:由于无梨状肌,正常情况下,出入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排列亦发生变化。正常出入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在本例中,约在相当于正常梨状肌上孔的部位穿出至臀部(结构穿  相似文献   

7.
双梨状肌1例     
男尸 ,身长 16 5cm ,年龄约 6 0岁 ,臀部皮肤无疤痕。解剖臀部时发现左侧梨状肌正常 ,右侧为异常的双梨状肌 ,现报道如下 :右侧的双梨状肌实为两个头肌 ,长头起自骶骨前面 ,穿坐骨大孔 ,止于股骨大转子 ,与正常梨状肌类似。短头起自坐骨大切迹附近的髂骨翼外面骨面 ,距股骨大转子 2 .5cm处移行为肌腱 ,且与长头肌腱会合 ,止于股骨大转子。短头肌腹长 4 .5cm ,中部宽 2 .8cm。该例梨状肌长短头间有一间隙 ,短头与臀小肌、髂骨骨面之间也有一间隙 ,从而形成梨状肌上、中、下三孔。上孔中有臀上动脉、静脉、神经通过 ,主要分布至臀中肌、臀小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大转子后方肌腱止点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髋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各肌腱的末段形态,测量其宽、厚度及肌外腱长;逐步清除各肌腱组织,观察各肌腱止点在股骨大转子上的分布。结果:梨状肌腱和闭孔内肌上、下孖肌总腱的末段形成联合腱,闭孔外肌腱独立附着,臀中肌腱附着区后部增厚强韧;梨状肌压迹、闭孔内肌压迹和转子窝形态各异,在大转子上分布不同,股骨中轴线通过转子窝。结论:在全髋置换后路软组织扩大修补中,联合腱应联合附着,闭孔外肌腱应独立附着,联合腱缝入臀中肌腱后缘在解剖上是合理的;在股骨顺行髓内钉的手术操作中,转子窝应是正确的进针点。  相似文献   

9.
1.鸭的中耳传声器官主要包括:鼓膜、听骨、张肌及韧带四部分。结构比较简单。它所以能完成传声过程中一系列的复杂动作,主要靠每一组成部分的特殊结构和各部使之间的连接。2.鼓膜北京鸭的鼓膜直径约6毫米,构成外耳道内端的背侧壁。鼓膜面自后,外,上方向前、内、下方倾斜。柱状听骨的外端附着在鼓膜的后内下区,占全鼓膜面的1/4—1/3。听骨中脚前端附着部约位于鼓膜中央。该部又为鼓膜外张肌的附着部。3.鼓膜外张肌鼓膜外张肌自枕骨项面的枕骨大孔下部两侧起始。肌腹成半环形,前端腱纤维混入鼓膜的听骨附着区。张肌收缩时,向外开张鼓膜,以调整膜的紧张度。4.鸭的听骨采取斜位,在传声过程中有三个优点 (1)当张肌收缩或弛缓时,听骨可借本身斜度的改变,在保持听骨两端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来调整鼓膜与前庭窗之间的距离,保持内耳的压力不发生大的变化;(2)鼓膜振动时可以借听骨斜度的改变,使内耳的压力发生变化;(3)前庭窗可以免受听骨垂直向的正面冲击,特别是在声音有较大的突然变化时,由于力的方向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内耳不致遭受破坏。5.家禽鼓膜外张肌的名称问题鸭与鸡以及一般鸟类的鼓膜张肌,根据它所在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应称之为鼓膜外张肌。相当哺乳动物鼓膜张肌,在鸟类可称之为鼓膜内张肌。在家禽由于鼓膜向外隆凸的关系,已失掉对鼓膜张力的调整作用,因此退化为腱质。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髋关节去神经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4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对支配髋关节的神经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①股神经耻骨肌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约2.3cm处,起自股神经内侧,横径约1.3mm,向内下走行,穿经股动、静脉深面进入耻骨肌;②坐骨神经股方肌支于梨状肌下缘稍上方,自坐骨神经深面发出,沿孖肌深面内侧下行,至股方肌上缘水平发一髋关节支,股方肌支主干下行进入股方肌内;③闭孔神经前支主干在出闭膜管外口后向外侧发1支耻骨肌支和2支关节支,闭孔神经后支主干在出闭膜管外口后向外侧发1关节支。结论:支配髋关节的3个来源的神经支及其分支均具有解剖位置恒定,容易显露和手术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解剖室在解剖1具男尸的臀部肌肉时,发现其坐骨神经与梨状肌解剖学位置关系发生变异,现报道如下。 男性尸体标本,年龄70岁,身长160cm,体重60kg,臀部皮肤未见明显外伤及手术疤痕。打开右侧臀大肌时发现:坐骨神经分为两支(图1),其中1支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另1支神经穿梨状肌肌腹,并在坐骨结节平面汇成坐骨神经主干。  相似文献   

12.
正在局部解剖学课的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穿经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均存在变异,臀下血管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及阴部内血管均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坐骨神经属"V"型变异。现报道如下。成年男尸,身高约180cm,左侧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肌腹长7.2 cm,宽4.0 cm。臀上血管神经未见异常,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并分支进入臀中肌支配该肌。  相似文献   

13.
臂大肌外侧缘入路梨状肌松解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8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梨状肌止腱的形态,止点位置,吡邻,提供了手术入路的有关 皮下组织的厚度为7.3±1.7mm,臂大肌外侧缘至大转子尖部最高点的距离为22.8±5.8mm。讨论了与手术有关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70例童尸上观察腹直肌附着于白线的情况;并通过2只猕猴的生理实验,探讨腹直肌和锥状肌对白线张力和腹腔内压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94.3%腹直肌以肌纤维及腱纤维附着于白线下段。(2)腹直肌收缩,白线张力降低;而锥状肌收缩则白线张力升高(P<0.001);两者同步收缩则白线张力不呈任何改变(P<0.05)。(3)腹直肌和锥状肌收缩对腹腔内压无明显影响。但是,用强的电刺激使锥状肌强烈短缩时,腹腔内压略有升高;而腹直肌强烈收缩时,腹腔内压反而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该两块肌肉对白线张力和腹腔内压似有拮抗作用。最后,作者认为白线张力与白线疝之间的关系留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了其右臀下动脉走行变异并伴有左掌长肌的变异. 该尸体右臀下动脉与右臀上动脉共干(图1),经梨状肌上孔穿出后,在梨状肌表面向下走行并分支.臀上动脉较粗大,横向外上走行.  相似文献   

16.
咬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咬肌是咀嚼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肌收缩时产生强而有力的上提下颌骨的作用 ,使上、下颌牙列咬合而接触 ,并参与下颌前伸、侧向及后退运动和维持下颌姿势位。临床上由于神经损伤、外伤等各种原因所致咬肌功能丧失、缺损或畸形 ,都将影响病人的进食及面部美容。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 ,本文对有关咬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综述 ,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式屈髋肌力训练机在轻、重阻力情况下对下肢肌肉兴奋程度与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6位志愿者在屈髋肌力训练机台上,随机在轻或重阻力条件下进行连续30次的上提与下摆动作,并同时采集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兴奋程度与下肢运动范围。结果肌肉兴奋程度方面,在连续30次动作过程中,重阻力在腹直肌、屈髋肌、臀大肌、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兴奋程度皆显著高于轻阻力(P<0.05);重阻力在腹直肌、屈髋肌和股直肌后3次的兴奋程度皆显著高于前3次(P<0.05);轻阻力情况下,只有竖脊肌以及股直肌最后3次的兴奋程度显著高于前3次(P<0.05)。运动范围方面,重阻力情况下的动作范围与下摆角度显著小于轻阻力(P<0.05)。结论新式屈髋肌力训练机无论是在轻或重阻力条件下,都能在髋关节合理的活动范围内刺激屈与伸髋主动肌群以及周边协同肌群来完成动作,特别是相对较重阻力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在解剖一成年女尸右下肢时,见梨状肌形态和止点变异,现报道如下:梨状肌起于第四骶前孔前外侧骨面,起端宽19mm,厚1.5mm,于坐骨神经背侧出坐骨大孔.出坐骨大孔后被高位分出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夹持下行,肌的周围被脂肪组织和筋膜包裹,最后以细长扁腱止于腓骨头后外侧。梨状肌从始端到止端全长为42.7cm,依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四段(附图):上段为始端至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之间的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对电刺激大鼠离体左心室乳头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左心室乳头肌条,用Muscle Research System记录电刺激(频率1 Hz、波宽5 ms)诱导心肌收缩张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用30μmol/L内源性NOS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孵育乳头肌60 min后,肌条对电刺激收缩张力明显降低;用相同浓度的外源性NOS抑制物NG-硝基-L-精氨酸孵育60 min,均可产生与ADMA相似的抑制作用。用1 mmol/L一氧化氮(NO)合成前体L-精氨酸或10μmol/L NO供体硝普钠预孵育肌条15 min,再与ADMA共孵育60 min,均可逆转ADMA对心肌收缩的抑制作用。用10μ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chelerythrine或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亦可逆转ADMA的抑制作用。结论:NOS抑制物对电刺激大鼠离体左心室乳头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减少NO生成、活化蛋白激酶C、使氧化应激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0.
背景:Anybody人体建模仿真系统是计算机辅助人类工效学和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并且是目前惟一可以分析完整骨骼肌肉系统的软件,利用它可以计算模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受力变形。 目的: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模型观察手指在冷水刺激环境下食指的灵活性。 方法:参照以往人食指运动实验结果,获得人食指弯曲的运动学参数,利用Anybody软件平台构建正常人手部握拳运动学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包含两根外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的骨骼肌肉模型,通过逆向动力学分析,考察受冷水刺激前后手部握拳运动时肌肉力和收缩功率等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冷水刺激后,食指各关节在屈伸过程中的平均角速度较冷水刺激前变小,指浅屈肌的肌肉力变化幅值也较冷水刺激前增大;指深屈肌的收缩功率下降明显,而指浅屈肌收缩功率变化不大。结果证实,冷水刺激会使正常人手握拳动作变慢,且正常人手的指浅屈肌对冷水刺激更敏感,进一步说明指浅屈肌在握拳动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