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及原PHG加重情况。方法 由同一组医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进行胃镜检查,EVL术直至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减轻为止,定期胃镜检查,观察PHG的发生。结果 58例病人术前发现PHG10例(17.2%),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58例89次EVL术后发生PHG17例(29.3%),原有PHG加重3例,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开展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胃镜医师发现,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的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就套扎治疗与PHG关系及PHG性出血的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x ligation,简称EVL),是一种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新方法。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已被临床广泛使用。我科于1992—1998年3月,共有23例食道静脉曲张并出血患实行EVL,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 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对15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且脾功能亢进患 者先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降为轻度后1-2周,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 术。结果 每例平均套扎治疗2.2次,套扎后11例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4例静脉曲张由重度降 为轻度。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血小板由 术前的(38-67)×10 6/L升至(89-310)×10 6/L,平均随访17.6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对 于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者,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安 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在控制和预防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包括EVL的机制和病理基础、EVL的临床疗效、EVL的并发症及EVL对各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华消化杂志》2022,(2):132-133
艰难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院内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其典型内镜下表现是伪膜性病变, 但部分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内镜下表现不典型, 可呈现非特异性肠炎表现。本文报告1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艰难梭菌感染病例, 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和内镜下非伪膜性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出血原因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可达30%~40%。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对于防治其破裂出血已被证实是有效的,但套扎过程中或套扎后近期一旦发生出血,则预后凶险,常危及患者生命。笔者自1995年8月至2005年2月间行EVL102例,有5例发生与套扎相关的大出血,现就出血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5例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分析肝硬化者113例与肝硬化断流术后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EV总消失率为88.48%,EV复发率27.27%。肝硬化断流手术组与肝硬化组比较,EV复发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VL术前肝功能状态越差,EV和EVB再发生率越高(P<0.01),生存率越低(P<0.05);EV复发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较非复发组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内径、减少EV复发(18.07%)、EVB再发率(15.66%),提高生存率(85.54%,P<0.01)。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EV复发和EVB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肝功能分级对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及对手术病例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56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的患者术前的肝功能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将这些患者按MELD分值分为(≤7分)58例.(7~9分)54例、(≥9分)44例3个组,对这些患者随访套扎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及生存状况。结果MELD≤7分的的患者中,50%生存率超过45个月,7~9分的的患者中,50%生存率在47.34个月,而≥9分的患者50%生存率在24.89个月。前两组的半数生存率显著大于第3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L已成为临床治疗由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后生存率与术前肝功能有直接相关性,术前肝功能对套扎术病例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与硬化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比较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与硬化剂注射 (EVS)治疗食管曲张静脉 (esophageal varices,EV)的疗效、并发症率以及静脉曲张的复发率,我们对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995年 1月~ 1997年 6月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 EV的患者进入试验,完成随访 67例,其中男 46人,女 21人,年龄 27~ 59岁,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入院后经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进行肝功能 Child- Pugh改良法分级,测量门静脉宽度。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 EVL与 EVS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 1。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 2年…  相似文献   

11.
比较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密集结扎术和内镜下硬化及结扎联合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稳定的病人分为两组,22例患者接受DEVL,20例病人行ES+EVL,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第1次治疗,DEVL组每个病人平均结扎11.32个点,每根曲张静脉平均结扎2.83个点;ES+EVL组首先静脉内注射硬化剂,然后行结扎,第1次治疗平均每根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1.03次(点),结扎1.01个点。结果:第1次治疗后,DEVL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50%,ES+EVL组为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12及24周的再出血率,DEVL组为4.5%、4.5%、4.5%、4.5%,ES+EVL组为10%、15%、15%、25%,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DEVL和ES+EVL均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根除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DEVL的操作较容易、并发症较少、再出血率较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密集结扎术将取代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应用99mTc-MIBI测定心/肝放射性摄取比值(H/L比值),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主干的血流量、血流流速及其内径,比较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示:二药对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致门脉压降低,有利于破裂的食管曲张静脉凝血和止血。二药相比:H/L比值下降和门脉主干血流量减少亦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应用奥曲肽时未出现副作用,而应用垂体后叶素时15例(42%)出现短暂腹痛和排便感。本研究结果提示,奥曲肽对降低门脉血流及压力似较垂体后叶素为优,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内镜对壶腹癌及肝外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声内镜对手术前Vater‘s壶腹痛及肝外胆管癌的原发病变范围,浸润深度,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作出诊断及分期,将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对28例Vater’s壶腹痛及18例肝外胆管癌于手术前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并按照国际TNM分期方案进行了手术期分期。其中22例Vater‘s壶腹癌及18例肝外胆管癌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及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可能将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 EV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静脉出血和再出血的新方法 [1 ]。我院自 1999年以来共收治 EVL 患者 2 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8例 ,血吸虫性并肝炎性肝硬化 7例 ,肝炎性肝硬化 7例。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2 9- 65岁 ,平均 43 .8岁。急性出血患者 3例 ,其中 1例在 6h内行 EVL,2例在 6- 2 4h内行 EVL。出血停止期患者 19例。1.2 治疗方法1.2 .1 术前准备 术前 3 0 m in常规肌注 Atropine0 .5 mg及 Valium5 - 10 mg,备 1- 2单位同型血。1.2 .2 器械…  相似文献   

15.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介入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364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介入疗法的经验。方法内镜下采用5%鱼肝油酸钠(SM)或1%乙氧硬化醇(AS)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VS),六连发圈套器结扎治疗(EVL)和医MTH胶或凝血酶食管静脉内栓塞治疗(EVE)。结果三种介入方法平均急诊止血率为89.9%;食管静脉消失率为77.2%。结论内镜下介入疗法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消除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操作较容易,再出血率较低;EVL可替代EVS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选方法。EVE法有异位栓塞之虑,目前暂不宜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uring a 5-year period from 1984 through 1988, an emergency endoscopy was performed for an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in 28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290 lesions. Of these, 5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hemorrhagic gastritis on the basis of the endoscopic findings and were employ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y wer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ce/absence of liver cirrhosis into two groups, i. e. the cirrhosis group (C-group) and non-cirrhosis group (NC-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gastritis in hemorrhagic sources of the upper digestive tract was higher in the C-group than in the NC-group, and it was seen in the gastric body most frequently. In addition, no clear causes for hemorrhagic gastritis could be identified in many of the cases in the C-group. These clinical findings were thought to indicate tha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he gastric mucosa itself, especially of the gastric body, is in an impending state of mucosal hemorrhage. A hemorrhage was the major cause of death in the C-group.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gastritis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grade of esophageal varices, but was hig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liver cirrhosis. Thus, patients with severe liver cirrhosis were considered to be a high risk group of hemorrhagic gastrit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关系。 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 10 0例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及 2 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 ,将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按超声肝纤维化分级并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其的关系。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血吸虫病组患者门静脉 (PV)内径明显增宽 ,血流速明显减慢 ,血流量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脾静脉 (S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内径 (D)、血流速 (V)、血流量 (Q)也有类似改变。超声肝纤维化分级为 级、 级、 级血吸虫病患者的 PV内径 ,按 级、 级、 级顺序显示门静脉宽度逐渐增宽 , 级的 Dpv较 、 级均有显著性增宽 (P<0 .0 5 ) , 、 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级较 级也有增宽趋势 ,按 级、 级、 级顺序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 ,且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级、 级、 级的 Qpv按 级、 级、 级顺序显示血流量逐渐增大 , 级较 、 级均有显著性增大 (P<0 .0 5 ) , 、 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肝实质损害及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内镜套钆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远期效果。方法 内镜低位密集套扎,首次套扎6-12点,后隔2周重复套扎直至食管静脉曲张完全闭塞和缩小至I度以下。追踪时间,第1次于治后3个月,第2交于治后6-12个月,以后每年1次。追踪发现复发者动员再次套扎。结果 21例中套扎1次3例,2次10例,3次8例。近期止血效果好。随访1-3年,再出血8例,死于再出血4例。死亡病例中肝功能按Child's分级属C级为主。结论 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远期疗效,以反复多次套扎使食管静脉曲张呈根治状态的病例效果好,出血复发率亦低。远期存活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加小剂量硬化剂注射与单纯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远期疗效对比。为4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EVL加小剂量硬化剂注射,为3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单纯结扎治疗,追随观察37个月,统计两组食管静脉曲张重新出现率、出血率,结果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37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2.5%(5/40),对照组为38.89%(14/36)。结论: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中药8910方对门静脉高压形成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选用四氯化碳诱导大白鼠所致的肝硬化门静脉压模型,以哌唑嗪作为阳性对照,通过14周给药,以直接测定门脉压作为观察的主要指标,了解中药8910方对大鼠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8910组门脉压显著低于单纯肝硬化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而与哌唑嗪相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中药8910方抗I,Ⅲ型胶原和板层素沉积作用显著优于哌唑嗪,提示其抗门脉主压形成作用与之有不尽相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