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2.
丙型病毒性肝炎从瘀辨治3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刚 《山西中医》2007,23(4):42-43
近年来,丙型病毒性肝炎有增多趋势,且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观察发现,多数丙肝病人呈现不同程度血瘀征象,结合湿热毒邪残留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损的病机特点,拟定丙肝辨治3法,验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简介如下。1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法急性丙型肝炎多责之湿热毒邪为患,倘若病重药轻,祛邪不利,湿毒未清,余邪残留,迁延日久,每致湿热交阻,蕴结难解,或湿盛之体,脾运不利,湿困中州,湿热相搏,湿热蕴毒深入血分,瘀血内阻。诚如《金匮要略》谓:“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温疫论》云“搏血为瘀”。症见:身黄呕恶,厌油腻,腹胀纳呆,胁肋刺痛,舌红苔厚…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施治乙型肝炎方法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乙肝发病与疫毒致病特性一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症状相似、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因此疫毒感染应是乙肝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乙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疫毒湿热瘀郁,肝脾肾失养是其主要病理环节。根据病因病机将分其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治疗乙肝应以清化调养为大法,但尚须辨清湿、热、瘀的熟轻熟重,是脾虚还是肝肾虚,以及标与本的缓急轻重等等具体问题,灵活组方用药。具体而言有解毒逐邪、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治法。  相似文献   

4.
尹宗强 《光明中医》2003,18(6):封3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辨证时 ,每见阴虚与湿热并存的证侯。滋补易助湿 ,清利反伤阴 ,两相掣肘。今不揣浅陋 ,略陈己见。1 病因病机1 1 湿热稽留病机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稽留不去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脾居中土 ,主运化水湿 ,喜燥恶湿。若劳倦太过 ,或饮食失节 ,损伤脾胃 ,使脾失健运 ,气化不速 ,则易于感受外界湿热病邪。此即温病学家薛生自所说的 :“太阴内伤 ,湿饮停聚 ,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 ,故病湿热。”脾为湿土之脏 ,胃为水谷之海。湿土之气同类相召 ,所以湿热病邪侵入人体后 ,又首先影响中焦脾胃 ,使脾胃进一步受困 ,运化水湿功能更…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治沙门氏菌感染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均有伤寒之病名,然各有其义。中医之伤寒泛指感而即发的外感病证,西医之伤寒则是感染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消化系统疾病,属沙门氏菌感染范畴;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发热、呕吐、泄泻、袭隋淡漠、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及肝脾肿大等。沙门氏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雨湿较盛之季发病率最高。沙门氏菌感染按辨病归属于中医温病之“湿温”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感受湿热邪毒;基本病因乃由湿热两邪相搏而成。湿作为致病因素又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内湿根由于脾,脾虚水湿不运,三焦气化决渎功能失常,致水湿滞留,此时若外加饮食不洁或感受湿热外邪,内外相引而发为本病,正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所言:“太阳内伤,湿热停聚,客邪再生,内外相引,故为湿热”。说明了内虚感受外邪是本病成因之关键。笔者按中医“湿温”辨证论治,运用连朴饮为主方对沙门氏菌感染患者辨治十余例,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病毒型肝炎治疗不彻底演变而来,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目前临床上对此病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临床注意观察,发现许多慢性肝炎病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血淤征象,结合湿热毒邪残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的病机特点,辨证拟定治肝4法,验之临床,每获满意疗效,今不揣凡庸,略列证治如下。 1 清热解毒行淤法 急性肝炎多责之湿热毒邪为患,倘若病重药轻,祛邪不利,湿毒未清,余邪残留,迁延日久,每致湿热交阻,蕴结难解,或湿盛之体,脾运不利,湿困中州,湿热相搏,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更腻,以致湿热蕴毒,深入血分,淤血内阻,影响肝之疏泄,气机运行不利。诚如《金匮》“淤热以行”,《温疫论》“搏血为淤”。证见:腹胀纳呆,胁肋刺痛,身黄呕恶,厌油腻,尿黄赤,舌质红,或紫暗有淤斑,苔黄腻,脉弦数,  相似文献   

7.
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洪教授对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认为饮食不节、六淫之邪为其病因,脾肾亏虚为本,湿热为标,邪滞肠道,气血不调,传化失司,肠络受损,血败肉腐为其主要病机.临床师古不泥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分活动、缓解二期治疗,活动期治以清肠化湿,调气和血,生肌敛疡,缓解期治以健脾助运,佐以清肠化湿,兼调肾肺.辨证常分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脾虚湿盛、肝郁脾虚4型论治.  相似文献   

8.
湿疹属于中医“湿疮”范畴,临床表现为瘙痒剧烈,皮损多形性,渗出倾向,对称发生,易成慢性,反复发作[1].中医学认为湿疮总由禀赋不耐,或因外感风湿热之邪,郁于腠理,致湿热内蕴而发本病;或由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或湿热蕴久入血,致使血热内蕴,发于肌肤而致病;久病则耗血伤津,致脾虚血燥而成慢性[2].《外科正宗》认为湿疮大多由于风湿、血热、血燥而成,其有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湿疮外因多为风、湿、热邪,内因注重血分的变化,病位在心、脾,病证为湿热、血热、血燥.  相似文献   

9.
《国医论坛》2021,36(5):19-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且多身热不扬,无壮热或烦热,部分病例不发热,不伴恶寒,多伴纳差、恶心、便溏等消化道症状,舌质多暗或边尖稍红,舌苔厚腻。湿温病势缠绵难愈,病变脏腑以脾胃为主,病邪可弥漫三焦,初期湿中蕴热、邪遏卫气,中期邪在气分,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不同,湿热化燥可深入营血;后期湿热消除,胃气未醒,脾虚不运为主。新冠肺炎与湿温的临床特征相似。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是湿热疫毒非时之气犯表困脾。治疗上从脾论治,以清肺排毒汤攻补兼施,升降相因,寒热并用,宣清导浊,共奏健脾化湿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张叶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89-2091
病机特点 :一方面 ,是湿热之邪困脾 ,脾不健运 ,气血化源不足 ,湿浊不化 ,正气不足 ,湿浊顽痰凝聚胶结 ;另一方面热灼阴血 ,肝肾阴虚。早期肝硬变 ,是西医的名称 ,依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黄疸”“症瘕痞块”的范畴 ,多由慢性肝炎迁延发展而来。十余年来 ,中医药作为我国肝病治疗学研究的特色内容 ,受到广泛重视 ,医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探讨抗肝纤维化的便验方药。  相似文献   

11.
小儿泄泻,历代医家分类不一,根据我们临床体会,常见的不外感受外邪及伤食引起的泄泻或脾虚泄泻三个类型。在外邪引起的泄泻中,以湿邪较为多见,这是因为脾恶湿喜燥,故湿邪最易伤脾,脾气被伤,水湿不运,清浊不分则引起泄泻。所以寒、暑、热三邪,往往与湿邪合病。因此湿邪所致泄泻又有寒湿、暑湿和湿热的区别。小儿泄泻在治疗上,以健脾利湿为原则,“湿盛者”以祛湿为主,治法有芳香化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等;“脾虚”老以扶正为主,治法有健脾温胃,抑肝扶脾等,但不管用何种法则治疗泄泻,其“分利法”在处方用药上亦必在其中。如:小儿泄泻若寒湿  相似文献   

12.
北宋杰出儿科学家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书中对小儿脾胃病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治法。钱氏在谈到脾病的主证时特别指出:“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又在辨别脾病虚实说:“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吐泻生风”。盖脾主消化水谷,输布精微并主四肢,肌肉,若脾为湿困,则身重倦怠、乏力、多卧寐;湿为热化,湿热熏蒸,则遍身发热;脾热不能输布津液则多饮水;脾虚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则上吐下泻;脾虚肝木乘侮,则容易生风而出现慢惊一类的证候。此外,钱氏还强调提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的论点。以及许多有关小儿脾胃辨证的论  相似文献   

13.
浅谈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鼓胀”范畴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也是医学上的一个难关。1 病因病理1 1 精神方面 鼓胀多因七情内伤 ,忧思伤脾、怒气伤肝、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故《沈氏尊生》上说 :“鼓胀由于怒气伤肝 ,渐蚀其脾 ,脾虚之极 ,阴阳不交 ,清浊相混 ,隧道不通 ,故其腹胀大”。这种原因临床颇为多见。1 2 六淫侵袭 六淫之中尤以湿热易于伤脾 ,湿邪壅塞则生肿胀。故《内经》云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腹胀大 ,皆属于热”。湿热为病多属传染性疾病 ,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肠道感染和病毒性肝炎。1 3 饮酒…  相似文献   

14.
柔肝益肾法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向东 《河南中医》2007,27(5):35-36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病机错综复杂,与肝硬变、肝癌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在祖国医学中乙肝属于“肝着”、“黄疸”、“湿阻”、“胁痛”、“虚证”、“瘀积”等范畴,其病机多由湿热之邪缠绵日久正气损伤,由实致虚,形成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脉络瘀阻等虚实夹杂的证候。  相似文献   

15.
湿热证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各种病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发热、大便泄泻或者便溏不爽、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舌苔黄腻.湿热的形成除了因外感湿热病邪,内与脾胃功能亦密切相关.正如吴鞠通所认为:“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为湿热的两大发病因素.小儿生理病理与成人有显著的不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表现为肺脏娇嫩,卫外功能较弱,最易为外邪所伤;同时小儿“脾常不足”,且饮食不知自调,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湿热之邪内生.故小儿湿疹、荨麻疹也与湿热有密切的关系.小儿湿热证的形成可由湿热之邪直接侵袭,也可因脾胃功能减退而病邪内生.李新民教授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小儿常见病之中存在典型的湿热证表现,故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于小儿湿疹、泄泻、肺炎喘嗽等疾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晔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18-418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具有与一般外感热病明显不同的特点。关于其病因,《湿热病篇》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即感受湿热病邪。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  相似文献   

17.
张叶青  刘平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89-2091
病机特点:一方面,是湿热之邪困脾,脾不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湿浊不化,正气不足,湿浊顽痰凝聚胶结;另一方面热灼阴血,肝肾阴虚。早期肝硬变,是西医的名称,依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黄痘”“症瘕痞块”的范畴,多由慢性肝炎迁延发展而来。十余年来,中医药作为我国肝病治疗学研究的特色内容,受到广泛重视,医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探讨抗肝纤维化的便验方药。  相似文献   

18.
<正> 湿热中阻,是指湿热交阻中焦,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的病变。就其辨证论治体会略述如下:一、病因病机:大多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外感湿热之邪,留滞中宫;或素体多湿,郁久化热,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中阻。具体来说:1.饥饱劳役,膏粱之变,是湿热中阻的基本因素。饥饱劳役伤脾,饮食不节伤胃;伤脾则不运化而湿聚,伤胃则不降纳而热生。若贪食膏粱厚味,或酒酪偏嗜,更易为湿热之变。《冯氏锦班秘录》说:”……脾主运化,调则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从湿毒论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肪肝是以肝脏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有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成年人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病属祖国医学“积聚”、“痰饮”、“胁痛”、“黄疸”等范畴。从病因和病变特征上看,与湿毒之邪关系密切,湿与毒之邪皆有内外之分,而此病多指内邪而言。湿毒之邪在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中表现为既是病因又是病理的产物,现简述如下。1湿毒致病之病机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水湿郁滞中焦,日久化热,湿热蕴结,阻碍气机,变生湿毒,湿…  相似文献   

20.
完带汤析义     
完带汤,始见于《傅青主女科》,乃傅氏女科第一方。傅氏以此方治疗白带下,后世以此方为治疗带下病之代表方,并于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然此方之特点,药味之功效,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试分析之。带下病,正如傅青主所说:“夫带下俱是湿症”。这是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此湿乃脾虚所致。因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运,水谷之精微无以化生血液,反聚而为湿,流注于下焦,伤及任脉、带脉,而致带下。然脾属土,肝属木。脾虚之时,正是肝木克犯之机,而肝气不舒,又可加重脾气不运,故傅氏说:“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