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右心导管和血气分析技术观测用药前、用药后48h、用药后7d患者右心室功能指标及氧动力学的变化。结果30例ARDS患者静注使用前列腺素E1后48h获得轻度改善(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可降低ARDS患者肺血管阻力,改善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氧输送及氧利用,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3a间长征医院急诊ICU收治的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滴注,观察24h、48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24h后发生轻度改变,48h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参附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LWI)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以盐酸氨溴索1005 mg/d静脉注入,3h完成,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h,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5、7d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氧分压、SaO2以及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LWI、PVPI均有下降,且治疗组在治疗后5、7d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此外,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停留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以降低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及血管外肺水,改善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对羊感染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入小剂量内毒素诱导羊感染性ARDS模型。随机分为两组:(1)NO组(n=6)为ARDS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40ppmNO 3h;(2)对照组(n=6)为ARDS一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h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通过肺动脉导管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每小时肺气体交换和血流动力学参数,3h结束实验时,检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MetHb)浓度。结果:静脉注入小剂量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羊感染性ARDS模型,该模型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体循环血液动力学则能维持稳定。NO组各时点MPAP均较治疗前和同时点的对照组低(P<0.01),动脉氧分压(PaO2)则明显增加(P<0.01),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Qs/Qt)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各时点及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MetHb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吸入NO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氧合,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对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对34例肺民主病患者连续10天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200μg/d。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作血气分析。结果:前列腺素E1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mPAR)显著降低(P<0.01),右心室射血前期(RPEP)、右心室射血时间(RVET)均有改善,PaCO2下降,SaO2上升(P<0.05);PaO2无明显改变。结论:前列腺素E1可以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功能并减轻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6.
米力农对心肌损伤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心肌损伤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12例胸部外伤致心肌损伤病人放置Swan-Ganaz导管,按0.4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分别在滴注前和滴注后6、12、24、48、72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结果 心脏指数(CI)自滴注6h后即明显升高(P<0.01),平均动脉压(MAP)从12开始有显著提高(P<0.05),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在6h后均呈显著下降(P<0.01),心率(HR)在测定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全身氧供给(DO2)在滴注6h后均呈显著下降(P<0.01),心率(HR)在测定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全身氧供给(DO2)在滴注6h后有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氧摄取率(ExtrO2)显著降低,全身氧消化(VO2)则在测定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米力农能明显提高心肌损伤病人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全身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全身组织的氧供给,有利于维持微循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设立传统治疗组对照共36例,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GE4,组用药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水化治疗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老年患者造影剂肾病(CIN)发病风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GE1水化治疗;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48 h空腹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CIN发病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术后24 h ,常规护理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较强化护理组升高(P<0.05)。强化护理组患者术后CIN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联合 PGE1水化治疗可明显减少PCI术后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脑氧摄取(CEO2)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60例脓毒症患者6~12h、24h、48h、72h、7d各时间点SjO2、AVDO3.CEO2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入院6—12h时SjO2、AVDO2、CE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24h后脓毒症患者SjO2逐渐恢复止常,但脓毒性休克组AVDO2、CEO2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1),当CEO2低于25%时,患者预后差。结论 脑氧供需平衡变化反映了脓毒症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利用氧的能力,因此,可将脑氧供需平衡变化作为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ARDS患者侧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11、半卧位1h、侧俯卧位1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2的变化。结果 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常规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Ⅱ-Ⅳ级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标准药物治疗组66例(对照组),在常规标准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74例(治疗组),两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8.99%和77.84%,总有效率为90.8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治疗后,对照组心脏功能各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心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在常规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能迅速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除临床症状,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成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33例ALI患者入选,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2h后仍缺氧者即给予静脉输氧,于静脉输氧1、3h后进行血气分析,并与治疗前比较;对低氧血症仍未纠正并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给予机械通气并继续静脉输氧治疗。结果在静脉输注高氧液1h和3h后,有25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明显(P〈0.01),氧合指数改善明显(P〈0.01);对8例进展为ARDS者,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并继续静脉输氧,其中5例低氧血症纠正并最终脱机。结论静脉输氧对AL1患者的低氧血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防止AL1进展为AR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白介素-6(IL一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33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全麻组(G组,静吸复合全麻)和腰硬组(E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95%。术后采用0.001%芬太尼(2ml/h)静脉48h镇痛。评估患者麻醉前,术后3、6h,1d和3d的MMSE评分。分别在麻醉前、术后3、6h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老年患者术后3、6h,1d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d基本恢复正常。G组术后3h点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67% vs 22%,P〈0.05),术后6h、1d点POCD发生率与E组相似(27% VS 17%、20% vs 11%,P〉0.05)。两组术后3、6h点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G组明显高于E组(P〈0.01),且14例POCD患者IL-67水平明昂高于无POCD者(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伞麻后早期POCD的发牛率较高可能与IL-6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促进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疗效相比较。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收治急诊前臂神经切割伤患者22例(30根神经:正中神经14根,尺神经16根),随机分为两组(n=11):①维生素B组:神经缝合术后口服维生素B1,B6各10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②前列腺素E1组:神经缝合术后前列腺素E1 150μ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点,1次/d,连续用药1个月。术后3个月开始每个月做肌电图检测。测定神经运动电位、感觉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统计最后一次检测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2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至最后一次检测时维生素B组损伤神经中感觉电位恢复率28.6%,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5.7%;前列腺素E1组感觉电位恢复率为50%,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7.5%。②运动电位潜伏期:两组正中神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短5ms(P〈0.01)。③运动电位波幅:正中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5mV(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8mV(P〈0.01)。④前列腺素E1组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的潜伏期较维生素B组短4ms(P〈0.01)。⑤两组比较尺神经的感觉神经电位的被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其效果优于维生素B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关系。方法80例老年骨折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于术前1 d 及术后6 h、1 d、3 d、7 d 检测其外周血血浆皮质醇水平,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其认知功能,按 MMSE 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 POCD 组和非 POCD 组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 POCD 患者共18例(22.5%)。2组术前1 d 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CD 组术后6 h、1 d、3 d、7 d 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1 d (P 均<0.05);非 POCD 组术后6 h、术后1 d 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 d (P 均<0.05),但术后3、7 d 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术前1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CD 组术后6 h、1 d、3 d、7 d 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 POCD 组(P均<0.05)。POCD 组术后6 h、1 d、3 d、7 d MMSE 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 (P 均<0.05);非POCD 组术后6 h、术后1 d MMSE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 d (P 均<0.05),但术后3、7 d MMSE 评分与术前1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POCD 组术后6 h、1 d、3 d、7 d MMSE 评分均明显低于非 POCD 组(P 均<0.05)。术后6 h、1 d、3 d、7 d 血浆皮质醇水平与 MMSE 评分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674、-0.662、-0.635、-0.612,P 均<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其 POCD 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2h1次,连用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氧合指数(PaO2/FiO2)及成功撤概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外周血CRP、WBC水平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8%比50%,P〈0.05),ICU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2%比50%,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ARDS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缺氧情况,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内膜、中膜增生及对血浆内皮素、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干预作用,并了解其作用是否有剂量依赖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14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心血管实验室进行。①取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组、模型组、前列腺素El8,24,72μg/kg组5组,每组32只;每组又分术后6,24h、10,21d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②前列腺素El8,24,72μg/kg组大鼠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前列腺素E18,24,72μg/kg,其他两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③最后一次给药24h后进行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手术,假手术组仅作左颈总动脉结扎。④各组动物于术后6h取血,测定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D-二聚体水平;于术后6,24h、10,21d各时间点心脏取血测定血浆中内皮素水平;并在以上4个时间点取出腹主动脉下段,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球囊损伤术后可使血管内皮剥脱,内弹力板断裂,模型组术后21d可见受损血管内膜、中膜明显增厚,狭窄形成。前列腺素E1 3个剂量组内膜及中膜增生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前列腺素E1 24,72μ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血浆内皮素:模型组术后6,24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前列腺素E1 24,72μg/kg组术后6,24h,10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5),前列腺素E1 8μg/kg组仅在术后24h,10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5)。③模型组术后6h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前列腺素E1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对球囊损伤术后腹主动脉血管内膜、中膜增生有干预作用,其作用与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有关,且与用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观察组为34例全麻下胆囊切除术病人,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术后7d采静脉血测红细胞受体花环(P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对照组32例,为健康体检者。结果 术后3d RFER、NTERT较术前上升,RFIR较术前降低(P<0.01),RICR上升(P<0.05);术后7d RFER较术后3d升高(P<0.001),RCR、NTERT较术后3d升高(P<0.05),RICR、RFIR较术后3d下降(P<0.05);术前与对照组各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01);术后7d与对照组的RFER比较P<0.001。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胆囊切除后7d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19.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延  杜元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82-1583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结果。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以反应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结果:结扎冠脉后2h缺血心肌ET水平升高(P<0.01),2d时ET进一步升高(P<0.01),1周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2h,2d时ET汪洋显降低(P均<0.01),1周以后,与模型组无显差别(P均>0.05)。同时,缺血心肌NO水平在2h,2d,1周时显降低(P均<0.01),两周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前3个时相上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两周时模型组比无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在心肌梗死早期可调节ET和NO的病理性改变,改善缺血区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脉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败血症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败血症休克和82例 ARDS 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PiCCO 组,在 PiCCO 监测下执行液体管理并采集两组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和28 d 死亡率等。结果败血症休克患者:PiCCO 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救治6 h 后,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乳酸降低,而平均动脉压(MAP)上升(均 P <0.05);救治24 h 后,CVP、HR、乳酸显著下降,MAP 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 P <0.05);救治72 h 后,乳酸显著下降。PiCCO 组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住ICU 的时间显著缩短(均 P <0.05)。ARDS 患者:救治6 h 和24 h 后,PiCCO 组的 CV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较对照组升高(均 P <0.05),血管外肺水指数则低于对照组(P <0.05);而救治72 h 后,两组间5个血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PiCCO 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PiCCO 能够为急性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提供连续、动态、准确的信息,对于败血症休克和 ARDS 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