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科1991年5月开始埋藏全自动DDD型起搏器,现将5例报告如下。 此5例患者均为房室传导阻滞,计Ⅲ°AVB4例,Ⅱ°Ⅱ巨型—不完全性三枝阻滞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为术后改善心功能,均安装了房室顺序型(DDD型)起搏器,此种起搏器为生理性起搏,具有很多优点,安装上与VVi有不同的特点:(1)需要置入二根电极,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因心房内膜平滑需要特别的丁形心房电极,较难固定,较易脱位。(2)置入时  相似文献   

2.
<正> 本院自1989年6月至1991年3月,按装VVI型程控心脏起搏器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应用体会如下: 1.严格选择适应证,认真进行有关的术前检查。如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血钠、钾、氯、钙测定及心电图,胸片,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2.术前组织内科、心电图室、放射科、护理部、麻醉科等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使其充分认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原理、适应证、并发证及手术过程的技术要求。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手术中消毒、药品、抢救器械等准备工作,使参加手术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DCG监测40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其中17例在安装前已作此项检查。DCG能发现常规心电图未能检出的潜在、短暂严重心律失常。39例起搏功能正常并有须率不等的自主心律,肌电位抑制起搏8例,短阵室性自身心律和起搏电能耗竭各1例。DCG有助于识别、处理心律失常和起搏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性,74岁。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头晕需安置起搏器入院。由于患者较瘦,胸壁甚薄,上胸部埋藏起搏器有困难,而于1990年11月12日从右髂静脉插入电极。以髂动脉搏动稍内侧为中心进行局麻后,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长约2cm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达筋膜。在深部可看到髂动脉搏动,其内侧即为髂静脉。用标准Seldinger法穿刺,先后插入引导钢丝,静脉扩张管和套管,然后插入电极,在透视下将电极送达右室心尖,取得理想的心腔内电图,测起搏阚值为0.4V、0.6mA,阻抗为666Ω,随后沿电极周围筋膜作荷包式缝扎,以紧密固定电极并防止出血。然后在脐旁偏右上方作一水平切口和埋藏起搏器的囊腔及皮下隧道。使电极通过皮下隧道与起搏器连接后埋入囊腔。并将电极固定于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埋藏式起搏器(pacemaker,PM)临床应用的迅速增加,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PM的寿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5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安装了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探讨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采用经锁骨下静脉插入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法。结果15例均获成功,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埋植永久性起搏器的对象都为慢性或间歇性心律失常,大部分不属于病因可纠治的短期心律失常,无论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是房室传导阻滞都可得到最佳起搏治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 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埋藏式起搏器长期随访分析陈次滨吴沃栋胡方斌劳绮云沈彦焱木卢雄陈明孔羽翱(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50)作者简介:陈次滨,男,46岁,副主任医师我院1982~1996年随访老年人埋藏式起搏器共26例,随访期间通过建立专科档案,设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埋藏式起搏器(pacemaker,PM)临床应用的迅速增加,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PM的寿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采用经锁骨下静脉插入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法.结果 25例患者均获成功,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埋植永久性起搏器的对象都为慢性或间歇性心律失常患者,大部分不属于病因可纠治的短期心律失常,无论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是房室传导阻滞都可得到最佳起搏治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安全、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埋藏式起搏器诊断功能的临床应用章隆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孙瑞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100037)随着起搏器研制中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微电脑的应用,起搏器的诊断功能得到开发,如用于判断心脏自身心电活动、血液动力学、心...  相似文献   

14.
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我院从1980年至1992年的1861例次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植情况。其中40例术后发生感染,39例痊愈:1例采用抗生素治疗,38例手术清创;1例至今未痊愈。对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感染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控制感染的关键是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内科保守治疗难以获效,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国产埋藏式起搏器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分析我院1974至1987年2月共使用140台国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结果。 140台起搏器中,上海复旦大学产GXB—2M垂34台,AXB—3型6台;重庆华伟电子设备厂YCP—Ⅰ型6台,YCP—Ⅱ型94台。除部分GXB—2M型使用锌汞电池外,其余均为锂—亚硫酰氯电池。 76台经使用至电池耗竭或出现故障而被取出的起搏器,平均使用寿命为18.02±10.98个月。其中GXB—2M型(28台)17.32±6.64个月,AXB  相似文献   

17.
1990年8月至1999年8月共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70例,男91例、女79例,年龄59.1±10.8(12~97)岁;Ⅱ~Ⅲ度房室阻滞(AVB)伴昏厥、阿斯综合征发作79例,病窦综合症伴昏厥75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8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脏手术术后1例;国产起搏器19例、进口起搏器(大多为Medtronic和Biotronik)151例;VVI164例、AAI4例、DDD2例;经头静脉146例、颈外静脉1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5例、颈内静脉1例;急症安装4例。全部病例均一次顺利安装成功,时间23~200min,近两年的52例均在60min内完成;无…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90年以来,我院按照埋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工作规程(孙瑞龙,安装埋藏起搏器工作规程.起搏与心脏,1991,1∶50),结合本院条件因陋就简埋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8~86(平均49.4)岁。冠心病8例,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胸骨后甲状腺肿,心肌病4例,特发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Ⅱ度Ⅱ型AVB 3例,慢-快综合征3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2例。所用起搏器为秦明公司Pinnacle 8619型单极(VVIM)起搏器13只,Polaris 9051型单极(VVI)起搏器1只。 (1)用按需型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代替起搏分析仪为了把电极置于理想的位置,要选择一个起搏阈值最低的点。采取的方法将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上海产)感知灵敏度调至3V,幅度调至10V,以按需工作方法开始起搏,持续5~10分钟,观察无不  相似文献   

19.
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干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的干扰情况。方法 :用自身对照法 ,将国内常用的 2种移动电话分别放在 3种不同位置及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 ,检测其对埋藏式起搏器的干扰情况。结果 :对 110例患者共进行 185 7次测试 ,仅 1例 (0 .9% ) Biotronic Ergos- 0 1VVI型起搏器依赖型患者 2 2次 (1.2 % )出现干扰。干扰只发生在移动电话处于起搏器上 ,且多出现于铃响阶段。数字机干扰大于模拟机。当移动电话处在正常耳旁位置时未见干扰。结论 :目前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对移动电话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起搏器患者在通常耳旁位置使用移动电话是安全的 ;起搏器依赖型患者最好选用模拟式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52例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远期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安置起搏器时的年龄为58~77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及心肌病。心律失常为病窦综合征(SSS)、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