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TP组)治疗维持目标血压,比较用药前(T0)和用药后12 h、24 h、36 h、48 h的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检测相关指标及患者血乳酸、肌酐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入选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NE组39例,TP组4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NE组和TP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显示,组内比较中两组的CI、ScvO_2、SVRI、GEDI、EVLWI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和肌酐在第0 h、12 h、24 h、36 h、48 h时间点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呈下降趋势。NE组血清中乳酸的含量较TP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乳酸清除率,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更有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与托拉塞米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营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分为A、B两组,各37例,A组患者接受托拉塞米治疗,B组患者在托拉塞米治疗同时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结果 B组治疗后肾功能较A组明显提高,治疗后腹围较A组缩小,24 h尿量增加,P0.05;A组1个月内病死率54.1%低于B组27.0%,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采取托拉塞米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23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1)和对照组(n=11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包括腹围、心率和24小时尿量,生化指标包括人血白蛋白、肌酐、尿钠排出量和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腹围、心率和24小时尿量及人血白蛋白、肌酐和尿钠排出量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人血白蛋白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血管加压素(AVP)与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AVP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乳酸清除率及血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24 h,乳酸清除率、HR、MAP、肾功能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应用AVP与NE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乳酸清除率,缓解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对脓毒血症难治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无效的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改用特利加压素2μg/(kg·h),并分别观察用药后6、12、24h心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和尿量变化。结果特利加压素使用6h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上升、休克指数明显下降,使用12h后心率、尿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严重脓毒血症难治性休克,特利加压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80岁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及休克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80岁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血尿素氮、肌酐、肌醉清除率(CCr)、滤过水排泄分数(FEH20)、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等指标。结果除血尿素氮、肌酐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外,治疗后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尿量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心率、休克指数均明显比对照组低,UV、CCr、FEH20均明显比对照组高,FENa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比多巴胺更能有效提升≥80岁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并降低其休克指数。  相似文献   

7.
巫林伟  何晓顺 《新医学》2003,34(10):652-652
在腹腔积液形成的肝硬化病人中,约有18%患有肝肾综合征,其特点是肾脏血管收缩加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功能和肾脏组织学保持正常。为研究特利加压素对于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全身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作者完成了一项随机、对照的单盲实验。24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相似。A组12例患者每隔12小时静脉注射特利加压素1mg,B组12例每隔12小时使用1次安慰剂。肝肾综合征的逆转及患者存活15日视为肾功能改善的指标,即该实验的观察终点。结果,与B组比较,经过特利加压素治疗后的A组患者尿量明显增加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1型肝肾综合征应用不同剂量特利加压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太康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1型肝肾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L组(低剂量特利加压素)和H组(高剂量特利加压素),每组3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及14 d后病死率。结果治疗后3 d、7 d后,两组患者24 h尿量、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H组改善程度优于L组(P0.05);但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及14 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8/33),明显低于H组的45.4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1型肝肾综合征治疗中应用高剂量特利加压素早期效果优于低剂量组,但2周后治疗效果及病死率与低剂量相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特利加压素在成人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7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使用复苏药物不同随机分成三组:A组使用肾上腺素;B组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特利加压素;C组使用特利加压素.分别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心跳恢复时间、心跳恢复率及生存率.结果 B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跳恢复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 成人CPR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及特利加压素相比单一用药更有利于CPR的成功,增加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损伤、组织灌注及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所选12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根据《成人脓毒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支持指南》开展集束化治疗和早期监测,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持续泵入,试验组则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与特利加压素静脉持续泵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肺损伤、组织灌注及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入组前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96 h的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水平明显提高(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而且入组后96 h试验组的CK-MB、cTnT、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524、4.719、9.031,P=0.013、0.001、0.001<0.05),O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666,P=0.000l).与入组前比较,两组入组后96 h的血乳酸(lactic acid,Lae)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saturation,ScvO2)、平均动脉压(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MAP)、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水平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入组后96 h血Lac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ScvO2、MAP及PI水平则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t=4.529、3.474、7.841,P=0.001、0.001、0.001),24h补液量明显减少(t=2.107,P=0.037).两组的临床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特利加压素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能改善氧代谢障碍和组织低灌注,有效保护器官功能,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h、无肝期30min、新肝期1h及新肝期4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体组无肝期30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P〈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和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评价肝移植术对该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术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正常的终末期肝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采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按原发病不同分为重型肝炎组(15例)和肝癌肝硬化组(肝癌组15例),分别于术前(麻醉后)、无肝前20min、无肝30min、新肝60min、术毕不同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值,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术前、新肝60min、术毕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的SCr、BUN值以及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重型肝炎组有7例血β2-MG、12例尿β2-MG、14例尿NAG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而肝癌组仅有3例血β2-MG、3例尿β2-MG、7例尿NAG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各时间点血β2-MG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NAG异常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1和P〈0.05)。2术中两组血β2-MG值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变化趋势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新肝期60min及术毕尿β2-MG及NAG均较术前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尿NAG值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或P〈0.01)。3重型肝炎组肝移植相关性肾衰发生率为46.7%,而肝癌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较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急性肾衰,围手术期应注意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受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2次/d,静脉滴注,连续7d。比较2组术后第1~7天24h尿量、血肌酐水平,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肾功能延迟恢复与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5.63%)低于对照组(11.26%)(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49%)与对照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6天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术后第1~5天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红花黄色素可降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非肝硬化后肝移植患者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异。方法 42例肝移植患者根据术前肝功能分为,肝硬化组30例,和非肝硬化组12例。于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分别行肝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测得肝动脉血流最大流速,最小流速肝硬化组均低于非肝硬化组(P0.05),阻力指数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肝移植术后7天内肝动脉血流流速低于非肝硬化肝移植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肝移植手术容易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如何评估肝移植手术过程的出血、止血、凝血功能以及使用怎样的止血措旌解决凝血问题,目前还没有常规止血指导方案.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道管理是肝移植后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因此呼吸机治疗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在ICU期间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手术中的出血特点以及出血/输血量对移植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1-02/2006-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完成.对象:资料完整的成人肝移植患者48例.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肝硬化组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组32例,单纯肝癌不合并肝硬化组5例,急性炎症组3例.以出血量大于5 000 mL为界将患者分为2组,大量失血组9例,小量失血组39例.方法:了解不同病因患者移植手术中出血量对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手术各时期的出血量,包括切肝期,无肝期和新肝期,对各期的出血量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不同病因的患者手术不同时期出血的特点.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手术各时期的出血量.大量失血组及小量失血组手术后呼吸功能等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结果:病肝切除阶段是主要的出血时间段,以广泛渗血为主要特点.不同病因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不同,出血量最多为肝癌合并肝硬化、其他依次为肝硬化、急性重症肝炎及无肝硬化肝癌(P<0.05).出血量较大(>5 000 mL)明显影响患者移植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并且造成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P<0.05).结论:在肝移植手术中,尤其是对肝癌合并肝硬化实施肝移植手术,控制切肝时间相广泛渗血是手术中主要的防止出血手段;大量出血、输血可能造成患者移植后呼吸功能恢复延迟,并且造成较高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hemodynamic disturbances that are further aggravated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Terlipressin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management of sepsis-induced hypotension and hepatorenal syndrome and recently has been tried as infusion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erlipressin infusion on systemic, hepatic, and renal hemodynamics during 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Eighty recip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control (C group; n = 40) and terlipressin (TP group; n = 40), in which, terlipressin infusion was started at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 at a dose of 3 μg kg− 1 h− 1 to be reduced to 1.5 μg kg− 1 h− 1 after reperfusion and continued for 3 postoperative days; vasoactive agents were used as appropriate in all patients. Systemic hemodynamics, hepatic and renal arterial resistive indices (HARI, RARI), and portal venous blood flow (PBF) were compared between both groups intraoperatively and for 5 postoperative days.

Results

With terlipressin infus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oth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P < .001), whereas heart rate and cardiac outp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compared with the C group. Vasoconstrictor drugs required during reperfu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P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ARI, RARI, and portal venous blood flow in the TP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 group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groups regarding liver function tests and serum lactate, whereas renal function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P group.

Conclusion

Terlipressin infu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ARI, RARI, and portal vein flow and improved low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It helped to reduce intraoperative vasoactive support and might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n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P〈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P〈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患者术前肾功能评估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  杜联芳  伍瑛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3):190-191,25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患者术前肾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6例肝移植患者行术前肾脏超声造影检查,包括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6例,肝肾综合症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28例。造影剂为SonoVue,用ACQ软件对造影图像中皮质部位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为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结果各项观察指标在肝硬化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TTP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代偿组明显延长,PI明显降低(P<0.05);肝肾综合征组AT、TTP较肝硬化失代偿组进一步延长,PI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移植术前肝硬化患者肾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肾移植患者24 h尿蛋白及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次肾移植后伴轻、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70 mm Hg,舒张压85~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19.2)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20例.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50 mg/d治疗,氨氯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d治疗,要求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压、肾功能、24 h蛋白尿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 < 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 (P < 0.01).治疗期间,2组血压下降值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和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6个月后,氯沙坦组24 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 0.05),氨氯地平组24 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无明显变化 (P > 0.05).氯沙坦组24 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均低于氨氯地平组 (P < 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地控制肾移植患者的高血压状态,但氯沙坦可明显降低肾移植患者24 h尿蛋白与血、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氨氯地平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来有文献报道,前列地尔可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目的:观察肝肾联合移植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移植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实验组,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周内给予前列地尔30μg/d,同期选择4例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不给予前列地尔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胆汁引流量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肌酐清除率、胆汁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肌酐浓度及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前列地尔对肝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肝、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