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28例脑外科手术病人常规诱导,在全麻期间分别用3.5~4.0%安氟醚吸入、0.02%硝酸甘油静脉点滴控制降压,并于诱导前、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分别取动脉血行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皮质醇的变化。结果:安氟醚组血浆肾素活性(PRA)即AI值降压后高于降压前(P<0.01),血管紧张素(AⅡ)降压中明显增高(P<0.05);硝酸甘油组AⅠ值降压中明显增高(P<0.01)而AⅡ值在各时期均无明显变化。皮质醇在两组中麻醉前均较高,麻醉后均明显下降,而降压中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降压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以激活RAS,安氟醚麻醉下心排血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使RAS活性增强,其程度较硝酸甘油显著,而硝酸甘油降压中AⅡ值无明显变化可能是由于硝酸甘油降低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所致。  相似文献   

2.
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对动脉血气的影响刘双娣,潘建辉,陈昆洲近年来采用硝酸甘油(NTG)经鼻滴入预防或治疗术中血压升高已历见报道[1~3]。本文对25例高血压患者在麻醉开始前试用了该降压方法,同时测定了降压前后的血气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选用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麻醉中血液心钠素的变化及其与血压心率改变的关系沈永倩1李一亮1曹红娣2硬膜外麻醉中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已有大量研究和报道,心钠素(ANP)在全身麻醉及心胸手术中的改变亦有不少研究,而在硬膜外麻醉下ANP与循环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对硬膜外麻醉中AN...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高频通气行显微喉手术已200多例,由于麻醉浅,手术操作中90%的病人血压明显升高,尤其原有高血压者,个别血压最高上升到30.00/17.33kPa。最近我们试用硝酸甘油滴鼻进行选择性对抗术中血压上升,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与方法选平时血压在18.67/12.00kPa以上者病人60例,平分为两组(各30例)。身体条件基本相同(见表1)。两组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量一样。实验组麻醉前4~5min双侧鼻腔共滴硝酸甘油1.0mg。然后用硫喷妥钠、琥珀胆碱静注诱导,行吸氧去氮,待肌松后将高频通气塑料管插至声门下4~5cm处,即开始高频喷射通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PGE1)是一个扩血管新药,在吸入麻醉或神经定安镇痛麻醉(NLA)患者控制性降压时效果肯定,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优于SNP、硝酸甘油等降压药[1,2]。本文对比研究了普鲁卡因、哌替啶、琥珀胆碱(PDS)麻醉患者PGE1和SNP降压引起的血...  相似文献   

6.
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预防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心动过速和心律紊乱,这对原有高血压患者更为明显。我们在拔管前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减少这一反应,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男29例,女11例,年龄39~7...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复杂,出血较多,国内多选用硝普钠(SNP)降压。作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加硝酸甘油(TNG)降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ASAⅠ~Ⅱ级,年龄65±4岁,最大7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组Ⅰ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加TNG降压;组Ⅱ为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两组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L1~2或L2~3间隙作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 02%丁卡因。组Ⅰ麻醉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待麻醉平面和血压稳定后组Ⅰ开始降压。TNG浓度为20μg/ml,用微量泵控制注…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手术期间输液速度对动脉血压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手术期间输液速度对动脉血压影响的观察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孙桂珍为探讨老年人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手术期间不同输液速度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快速输液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对30例ASAⅠ~Ⅱ级老年病人手术期间不同输液速度下动脉血压指标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压宁定降压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型a-受体阻断和中枢性调节双重机制降压药压宁定,用于40例ASAⅠ-Ⅱ级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的控制降压。随机分为A组(单纯使用硝普钠,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压宁),C组(使用压宁定复事硝普钠),D组(使用压宁定复合硝酸甘油),观察降压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复合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组术中血压维持平稳,心率没有增快的趋势,与单纯使用硝普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PP亦明显下  相似文献   

10.
脑动脉瘤病人麻醉诱导插管时出现的升血压反应能导致动脉瘤破裂,其后果严重。作者对7种最简便和最常用的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认为静脉注入临床剂量的芬太尼(4~5μg/kg)和硝酸甘油溶液效果最理想,尽管有时也会出现较明显的血压升高。本研究对用芬太尼和硝酸甘油预防升压反应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1.
脑讨  论本文对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中的SEF和BI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EF和BI与吸入麻醉深度有比较好的相关性,与吸入麻醉药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在临床麻醉中,通常是依靠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来判断麻醉的深度和调整麻醉药吸入量,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当BI和SEF随着麻醉加深而降低时,MAP和HR仍保持相对稳定。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伤害性刺激及机体应激反应的作用,血压可以不随麻醉加深而同步降低,反之,由于失血、手术干扰和迷走神经反射等原因,血压可不因麻醉浅而升高,故本文没有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腰麻并用连续硬膜外阻滞(SA加 EA)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例。结果表明本法具有麻醉潜伏期短,麻醉平面易于控制,麻醉效果确实,肌松充分,对血压、脉搏、呼吸无明显影响,无腰麻后头痛等并发症,且便于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佩尔地平控制术后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病人术后,在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因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等因素血压复升[1],我们在麻醉后ICU(PACU)的高血压病人中使用了佩尔地平,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选择麻醉后在PACU的原发性高血压(按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病人3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  相似文献   

14.
麻醉期手术中高血压病人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文测定了14例高血压患者和10例血压正常者在麻醉前,后,手术探查时,窥喉插管时及术毕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结果:窥喉插管时,高血压患者ANP明显升高。术毕停用麻醉药30min,两组ANP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新型α-受体阻断和中枢性调节双重机制降压药压宁定,用于40例ASAⅠ~Ⅱ级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的控制性降压。随机分为A组(单纯使用硝普钠,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压宁定),C组(使用压宁定复合硝普钠),D组(使用压宁定复合硝酸甘油),观察降压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复合硝普销或硝酸甘油组术中血压维持平稳,心率没有增快的趋势,与单纯使用硝普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RP亦明显下降(P<0.05),对降低心肌耗氧量有临床意义,是控制性降压比较理想的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直接动脉压与血管扩张药在严重休克病人麻醉处理中的应用杨玉萍,刘桥义严重休克病人麻醉期间往往难用袖带式血压计测得真实血压。为此,我们对9例严重休克病人在麻醉开始就建立桡动脉测压(RAP)、中心静脉压(CVP)及尿量监测并应用小剂量扩血管药治疗,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下梗阻性黄疸患者心血管反应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0例择期胆道手术患者分为黄疽组和非黄疸组,在硬膜外阻滞下,观察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和/或心率明显下降发生率以及对麻黄素的反应,并同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儿茶酚胺(CA)和皮质醇(CS)变化。结果表明:(1)黄疸组麻醉手术期向血压、心率明显下降发生率是非黄疽组的2倍,并且对麻黄素升压作用的敏感性低,尤其在用药后2、3、5分钟差异显著(P<0.05);(2)黄疸组E、NE、CA、CS的水平并不低于非黄疸组(P>0.05),而CA偏高,但黄疸组血压不易维持在正常水平,提示黄疽患者心血管对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自1976年至今,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行乳癌根治术,既保留了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又克服了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不足,现总结于后。 资料和方法 对175例乳癌根治术患者,无选择地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痳醉,对其中1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同时也采用该麻醉方法。术中血压、呼吸平稳,浅反射存在,麻醉满意,呼之可睁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氟烷、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技术减少显微外科脑膜瘤手术出血,提供干净清晰术野的可能性。方法 显微外科脑膜瘤于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与AHH联合技术组;Ⅱ组为对照组,应用AHH但不做控制性低血压.所有病例均应用丙泊酚、英诺佛1剂、阿曲库铵行麻醉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控制通气;应用异氟烷、芬太尼、咪达唑仑、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程监测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SpO2、ECG、Hct、Hb,并做动脉血气、血乳酸浓度分析及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和手术间的统计对比。结果 所有于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情况平稳,动脉血气和乳酸指标两组均无差异;Ⅰ组出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Ⅱ组,尿量多于Ⅱ组。结论 采用异氟烷、芬太尼全身麻醉合用硝酸甘油控制惟低血压与AHH联合技术,能有效保证脑灌注和脑氧供,显著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提供干净清晰术野的手术条件,满足显微外科脑膜瘤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压宁定控制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前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压宁定(urapidil)在高血压病人控制麻醉诱导期血压的降压效果,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82例高血压病人用压宁定降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手术ASAⅡ~Ⅲ级高血压病人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44~86岁,术前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