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的放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军 《肿瘤学杂志》2004,10(5):363-364
在^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过程中,做好放射防护对工作人员、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十分重霉。全文概述有关辐射防护常用量及辐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的原则,外照射防护的方法,^125I粒子源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患者52例,应用近距离照射计划系统(TPS)和实时计划相结合,确定粒子的分布、活度、数量、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DP),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术后1、2、6个月分别行CT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化验血象、肝肾功能,评估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肿瘤从1个月至第6个月开始逐减缩小甚至消失,52例56处病灶51例有效,有效率91.1%,而对血象、肝肾功能影响不大,Kamofsky评分提高。结论合理分布的^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肺肿瘤,能使肿瘤明显缩小,放射损伤小,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是肺肿瘤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125I新型粒子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目的 探讨碘^125(^125I)新型粒子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中晚期原发性实体瘤、局限性转移癌,并经放疗、化疗和其它治疗难以控制的病人。配合应用TPS、B超及CT,经皮穿刺永久植入^125I粒子进行近距离放疗。植入粒子后经CT检查布粒情况,每2—4周采用胸片、CT及体表肿瘤测量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粒子分布满意率88.0%(22/25);近期总有效率84.0%(21/25);其中CR28.0%(7/25);PR56.0%(14/25);NR16.0%(4/25)。出现轻度并发症4例(16.0%)。结论 此技术简便易行,适应征广,安全有效,无污染易防护,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增添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马欢  张春丽 《肿瘤学杂志》2015,21(4):279-284
125I粒子植入治疗具有高度适形、创伤小、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在控制原发性肝癌的复发、远处转移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它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就125I粒子的物理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邢培华  邵国良 《肿瘤学杂志》2016,22(11):951-956
摘 要: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发现肿瘤时大都已是中晚期,预后非常差,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姑息性治疗目前主要是经皮肝穿刺引流(PTCD)或内镜下胆道引流或支架植入,缓解患者的梗阻性黄疸征象,但随着肿瘤的进展,胆道再发梗阻发病率非常高。在胆道引流或支架基础上,行125I粒子腔内植入,在缓解梗阻基础上局部对肿瘤进行治疗,现就125I粒子腔内治疗在中晚期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CT引导下、PD(处方剂量)=8~10Gy/h植入^125Ⅰ粒子,3d后紫杉醇+DDP静脉化疗,对照组(46例)单纯紫杉醇+DDP静脉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组参考标准相同。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CR,PR,SD,PD)。根据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率100%。治疗组CR4例(9.5%),PR14例(33.3%),SD20例(47.6%),PD4例(9.5%),CR+PR为42.9%;对照组:CR1例(2.2%),PR8例(17.4%),SD22例(47.8%),PD15例(32.6%),CR+PR为1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125Ⅰ粒子联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姑息手术^125I粒子植入联合热疗及化疗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姑息性手术125I粒子植入联合热疗及化疗综合治疗晚期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8例肺癌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15例(ⅢA期9例,ⅢB期6例),NSCLC手术后局部复发6例,转移性肺癌7例(其中结肠癌肺转移3例,乳癌肺转移4例).采用开胸姑息切除 125I粒子植入 体外高频透热治疗(HFDT) 化疗17例,胸腔镜附加小切口行局部肿块(楔形)切除 125I粒子植入 HFDT 化疗6例,肿瘤内射频消融(RFA) 125I粒子植入 化疗5例.结果全组随访12~32个月(平均16.9个月).CR 21例,PR 6例,NR 1例.1年后局部复发4例,2例经再次植入125I又得到控制.5例患者死亡,1例因局部复发,4例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植入125I粒子后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无肝肾功能损害,均能较好耐受同时化疗.结论本治疗方法安全可行,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生活质量高,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CT引导下、PD(处方剂量)=8~10Gy/h植入125I粒子,3 d后紫杉醇+DDP静脉化疗,对照组(46例)单纯紫杉醇+DDP静脉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组参考标准相同.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CR,PR,SD,PD).根据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率100%.治疗组CR 4例(9.5%),PR 14例(33.3%),SD 20例(47.6%),PD4例(9.5%),CR+PR为42.9%;对照组CR 1例(2.2%),PR 8例(17.4%),SD 22例(47.8%),PD 15例(32.6%),CR+PR为1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联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125I粒子与放疗分别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NSCLC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和外放疗分别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Ⅲb期NSCLC患者,观察组37例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NP方案化疗,对照组39例接受外放疗同步NP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4%和56.4%、91.9%和74.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7.6%和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0%和10.3%,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Ⅲ、Ⅳ度放射性肺炎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5.4%、10.3%和41.0%,观察组所有病例未出现Ⅲ-Ⅳ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Ⅲ-Ⅳ度白细胞发生率为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2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资料。共29处可评价病灶,其中25处适合125I 粒子植入治疗。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 粒子植入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粒子。粒子植入术后3 d 内行紫杉醇脂质体静脉化疗,次日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卡铂,每3 周重复1 次,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 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25I 粒子植入治疗的25处病灶中完全缓解(CR)为16%(4/25)、部分缓解(PR)为56%(14/25)、疾病稳定(SD)为12%(3/25)、疾病进展(PD)为16%(4/25),总有效率(CR+PR)为72%(18/25),疼痛缓解率为82.4%(14/17),KP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9)。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8 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4.2 个月,1 年生存率为42.9%(9/21),主要为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改善临床症状,并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剂量。方法:48例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应用瘤体内植入或平面插植技术将^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平均每例26粒,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20Gy,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血象、免疫指标、临床症状、脏器功能(ALT、AST)、肿瘤标记物(AFP、CEA)、肿瘤影像学(CT)等的变化。结果:中位随访期23个月,瘤体积≤20cc者治疗有效率75.6%,瘤体积21—64cc者有效率69.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47.9%、25.0%;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3.2%(41/44),ALT、AST由异常降至正常水平者占80.0%(32/40),AFP、CEA降低超过原数值50%者占75.0%(15/20)、73.1%(19/26);无相关死亡,无放射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满意。结论: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人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使用安全,采用粒子活度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90—120Gy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去势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9例早期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和适时计划指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7例粒子术前行去势术,21例粒子植入后同时行去势术,11例粒子治疗后联合药物去势治疗。粒子治疗的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s,MPD)为145—160Gy,尿道剂量低于400Gy。^125I粒子活度0.35—0.50mCi,中位植入69颗(19—97颗)。结果:失败标准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治疗后升高〉4ng/ml,≤〈4ng/ml为生物化学无进展生存(biochemical disease—free survival,BDFS)。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术。36例粒子治疗后达到BDFS,3例分别在粒子治疗后6、8和36个月PSA升高,2例行内分泌治疗,1例行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年和3年BDFS分别为94.8%(37/39)和92.3%(36/39)。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和Ⅱ级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2/39)和7.7%(3/39),没有Ⅲ级和Ⅳ级直肠反应。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Ⅱ级和Ⅲ级尿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8%(20/39)、17.9%(7/39)和2.6%(1/39),对症处理好转。2例粒子移位,没有相关并发症。结论: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Ⅳ期的患者综合评估后分成2组:125I粒子植入组(A组25例)、单纯化疗组(B组28例).根据125I半衰期分别于术后4周、2个月、4个月复查CT判定局部疗效;跟踪随访2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CR 4例,PR 14例,SD 5例,PD 2例,总有效率72.0%,疾病控制率92%;CBR评价有效者15例,稳定者8例,无效者2例.B组PR 4例,SD 14例,PD 7例,总有效率14.2%,疾病控制率64.2%;CBR评价有效者7例,稳定者12例,无效者9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生命质量,优于单纯化疗,推荐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方法建立和近期疗效。方法26例前列腺癌全身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粒子植入治疗。经直肠超声获取前列腺图像,将图像直接传输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术中适时计算机计划,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s,MPD)145~160Gy。根据治疗计划插植粒子针,利用Mick植入器植入粒子,粒子植入总数为19—90颗,粒子活度0.35~0.4mCi。术后1个月行盆腔CT扫描,质量验证。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会阴超声和模板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手术。手术历时1—1.5h。术后验MPD为(137.73±36.5014)Gy。26例前列腺癌患者^125I粒子治疗后生物化学控制率92.3%,2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骨转移。^125I粒子植入治疗,34.6%无尿道副反应,Ⅰ、Ⅱ、Ⅲ、Ⅳ和Ⅴ级尿道副反应分别为38.5%、11.5%、11.5%、0和0。Ⅰ级直肠副反应发生率为3.9%。1例患者1颗粒子移位,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无粒子移位到肺。结论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微创、精确度高和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过程中,做好放射防护对工作人员、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十分重要。全文概述有关辐射防护常用量及辐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的原则,外照射防护的方法,125I粒子源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骨转移瘤患者的74个转移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采用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影像学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32例患者疼痛缓解情况:2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90.62%.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2月后复查CT,7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13个;部分缓解(PR)49个;病变稳定(SD)10个;肿瘤进展(PD)2个,总有效率83.7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具有临床疗效好,局部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Wang J  Gong WH  Xu JB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2):153-154
应用粒子植入组织间照射治疗消化道肿瘤国内外已有报道[1-3].2003年至2006年间,我们对本院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术后观察随访,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去势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9例早期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和适时计划指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7例粒子术前行去势术,21例粒子植入后同时行去势术,11例粒子治疗后联合药物去势治疗.粒子治疗的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s,MPD)为145-160Gy,尿道剂量低于400Gy.125I粒子活度0.35-0.50mCi,中位植入69颗(19-97颗).结果: 失败标准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治疗后升高>4ng/ml,≤4ng/ml为生物化学无进展生存(biochemical disease-free survival,BDFS).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术.36例粒子治疗后达到BDFS,3例分别在粒子治疗后6、8和36个月PSA升高,2例行内分泌治疗,1例行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年和3年BDFS分别为94.8%(37/39)和92.3%(36/39).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和Ⅱ级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2/39)和7.7%(3/39),没有Ⅲ级和Ⅳ级直肠反应.粒子植入治疗后Ⅰ级、Ⅱ级和Ⅲ级尿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8%(20/39)、17.9%(7/39)和2.6%(1/39),对症处理好转.2例粒子移位,没有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的肺癌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于2004年6月-2005年10月,经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全部患者均植入0.5 mCi-1.0 mCi的放射性粒子,12-60颗.结果 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部分出现气胸、出血,术后1周复查外周血象、1月复查CT及临床观察无毒副反应,术后定期复查CT,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CR 22.58%、PR 61.29%、SD 12.9%、PD 3.2%.中位生存期大于12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剂量、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均为周围型,腺癌9例,鳞癌7例)予外照射(8MV的X线常规放疗)治疗,60-66Gy/(30-33)次。1-2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观察肿瘤退缩情况,并开始应用^125I粒子。术前经三维立体定向^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根据TPS结果计算所需^125I粒子数和布源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内照射剂量为90-120Gy。术后应用TPS进行剂量验证。结果:^125I粒子植入术后每3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肺部肿瘤完全消退者4例,部分退缩者12例。16例病人接受植入术中发生少量气胸者2例;4例出现咳血痰,给予止咳和止血药物后1-2d症状消失。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肺放射性损伤程度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