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4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检查与治疗资料。结果 43例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查结果显示A级18例、B级14例、C级8例、D级3例,并且C级与D级患者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经内镜检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结论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上海市同仁医院收治的6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A级(417例)、B级(149例)、C级(28例)、D级(4例)、Barrett食管(2例)5级。比较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结果 6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241例(40.2%),其中A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2.0%(175/417)、B级37.6%(56/149)、C级28.0%(8/28)、D级为1/4、Barrett食管1/2;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呈负相关(r=-0.766,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治疗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76例患者病情状况.所有患者均实施快速尿素酶试验,以检查患者之间幽门螺杆菌不同感染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6.1%(35/76);反流性食管患者等级A级34例、B级23例、C级17例、D级2例;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A级患者感染率53.4%(18/34)、B级患者感染率47.8%(11/23)、C级患者感染率35.3%(6/17)、D级患者感染率为0(0/2);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幽门螺旋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反流性食管炎病情严重程度随幽门螺旋杆菌的升高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为A级20例、B级15例、C级9例、D级6例,II级及以上患者年龄均大于50岁且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胃炎及出血糜烂性胃炎。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其中有3例转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结论:内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准确率,通过联合应用促胃动力药、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可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阳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7月-2009年12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488例,分析其发病率及年龄分布、伴发疾病主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并与同期其他胃肠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照。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为4%,男女比例为5.1∶1,发病年龄以中年为主,平均年龄45岁。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1.1%,明显低于同期其他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45.2%(P<0.01);主要伴发疾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病、食管裂孔疝。本地区常见的高危因素为大量饮酒、大量吸烟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根据洛杉矶标准,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以A、B级为主(发病率90.9%)。结论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以轻中度为主,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有较低的感染率;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伴发疾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裂孔疝。其主要症状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大量饮酒、大量吸烟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中上段糜烂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和内镜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间31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食管中上段糜烂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炎分级按洛杉矶标准,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其与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食管中上段糜烂的反流性食管炎人数占反流性食管炎人数的3.2%,男女之比为1.58:1,中位年龄57.63岁,A、B级占83.9%,中重度少见(16.1%),伴发慢性胃炎24例(77.5%),食管裂孔疝5例(16.1%),胃溃疡3例(9.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6.5%).结论:食管中上段糜烂的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检出率低,患者以男性老年人多见,以轻度糜烂为主;合并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可能是发生食管中上段糜烂的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内镜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RE)发病和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门诊病人642例,记录其性别、年龄、体重、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及HP感染严重程度。结果 RE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RE组HP(+)感染率与HP(-)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C-D级)患者HP感染(++/+++)明显高于a组(A-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根除+PPI)与B组(PPI)GERD-Q评分、心理SF-36评分和生理SF-36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根除HP未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支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122例健康志愿者完成调查问卷。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健康志愿者(P〈0.0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在单纯焦虑症状、单纯抑郁症状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反流性食管炎(A、B级)患者和反流性食管炎(C、D级)患者在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反流性食管炎组中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主观支持分降低(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比健康人群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明显多于健康志愿者;具有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观支持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3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64例患者的食管炎程度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记为相应的A(156例)、B(196例)、C(7例)、D(5例)4组。内镜下常规取胃窦黏膜组织2~3块送病理检查,标本分别行HE染色明确胃炎类型、炎症活动度及快速尿素酶实验、改良Giemsa染色明确H.pylori感染情况等。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早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2.4±11.6)岁vs(56.6±12.4)岁,P=0.002];门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体H.pylori感染率为90.9%,以轻度H.pylori感染为主,四组的H.pylori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19,0.33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活动性炎症为主,四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46,0.496);H.pylori阳性、阴性患者的食管炎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H.pylori感染情况下,患者的食管炎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比较无差别,H.pylori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食管炎程度比较无差别,不同程度H.pylori感染情况下,患者的食管炎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别。提示H.pylori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胃底黏膜组织内Ghrelin的含量,研究Ghrelin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09年8月—2009年11月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18.5~23.9 kg/m2,按洛杉矶标准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均为阴性患者,其中A级14例,B级6例,另收集性别构成、年龄、BMI与RE组匹配的体检患者20例(病理改变仅为轻度浅表性胃窦炎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均为阴性)设为正常对照组,二组均在胃镜下取胃底黏膜一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litative)PCR法测定Ghrelin的相对含量并比较二组结果,同时比较A级和B级RE患者胃底黏膜内Ghrelin的相对含量。结果 RE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Ghrelin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A级和B级RE患者比较,Ghrelin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hrelin促发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胃食管酸暴露增加,可能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胃镜下门齿距齿状线的长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1例行胃镜检查患者,分别测量门齿距齿状线的长度,并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所患疾病等资料。结果成人门齿距齿状线平均长度为(39.53±2.00)Cnl,其中男性为(40.49±1.88)cm,女性为(38.85±1.80)cm,男、女性门齿距齿状线长度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门齿距齿状线长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门齿距齿状线长度与身高、BMI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门齿距齿状线的长度正常组与反流性食管炎组(RE)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食管裂孔疝组(HH)及Barrett食管组(BE)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齿距齿状线长度与性别、身高、体重指数及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特点,为进一步加强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5年间我院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结合内镜表现,同时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结合并存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出率为8.5%,与国内北京、上海等地的报道相一致。结论:提高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规范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临床治疗上应遵循个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与睡眠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且排除胃肠道手术史及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病患者共172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36例,女36例,平均年龄(56.7±15.8)岁,按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内镜分级,同时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内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A级71例,有睡眠障碍者26例,占36.62%;B级86例,有睡眠障碍者26例,占30.23%;C级11例,有睡眠障碍者4例,占36.36%;D级4例,有睡眠障碍者2例,占50%。不同内镜分级对出现睡眠障碍无显著意义(P〉0.05),但对患者症状受睡眠体位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出现和表现与内镜下分级严重程度无直接相关,但内镜下表现严重的患者症状受睡眠体位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 0 0 2年3月- 2 0 0 4年2月于中山医院进行胃镜检查2 0 12 8例,选择胃镜诊断为食管炎并排除各种继发因素、手术、药物治疗共6 4 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组成病例组,以性别、年龄(±2岁)、检查日期为配比变量,选择内镜检查无明确病变者(肉眼与病理检查仅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Gimsa染色方法,两者任一阳性为阳性,全部阴性为阴性,统计方法采用Mantel 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3.18% (6 4 1/ 2 0 12 8) ,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食管炎比例分别为83.3%、11.2 %、5 .5 %。食管炎年龄构成分析显示,4 1~5 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2 5 .6 % ) ,5 1~6 0岁年龄组次之(2 1.7% ) ,30岁以下年龄组最低(5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病例组(39.8% )低于对照组(45 .7% ,OR =0 .785 ,95 %CI :0 .6 2 9-0 .979)。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对 71例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和病理学检查 (Giemsa染色 )以检测Hp ,并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5 0例及十二指肠溃疡 5 4例进行比较。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组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组的Hp检出率均较低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与十二指肠溃疡组Hp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各级反流性食管炎Hp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反流性食管炎组中 ,年龄≥ 6 5岁者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 <6 5岁者 (P <0 .0 1)。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中的Hp感染率较低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无相关性 ,但随年龄增长 ,Hp感染率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BMI)与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胃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98例)和正常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食管裂孔疝病史、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患者的BMI、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年龄≥50岁、BMI较大、有食管裂孔疝史、合并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较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和食管裂孔疝史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3.659,3.675,3.487,P<0.05)。结论 BMI、合并食管裂孔疝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临床治疗中应对该类患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咽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01-01~2016-12-31于我院耳鼻喉科诊断为慢性咽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对其临床资料仔细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在治疗慢性咽炎的基础上,给治疗组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咽炎合并不典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抑酸、促动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管炎85例胃酸及胆汁反流的同步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胃酸和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RE患85例,健康志愿20例作对照,应用便携式PH计及胆汁监测仪同步监测食管24hpH值变化及胆汁反流情况。结果:RE患胃酸及胆汁反流均较对照组显增加;62.4%的RE患存在胃酸及胆汁混合反流,单纯胃酸反流为30.6%,单纯胆汁反流为3.5%,无任何反流为3.5%;男女之间比较,各种反流无差别。结论:胆汁反流与胃酸反流常见于RE患,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3例成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实验组)以及中青年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食管炎以及食管裂孔疝发生情况、食管炎采用洛杉矶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其食管炎以及食管裂孔疝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其食管炎洛杉矶分级较对照组严重;实验组患者其典型反酸烧心积分以及食管外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消化道症状不典型,但其食管外症状较为明显,应当对其加以鉴别,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