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军  孟郊  许宁  HAN Tong 《医学综述》2013,19(18):3365-336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不稳定斑块更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及多种线圈、多序列扫描技术不仅可以观察血管管壁形态学的改变、血管腔的变化,还可以探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的厚度、脂核含量、斑块内出血以及溃疡、坏死等变化,对斑块的大小、体积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由于血管壁外界的代偿性扩张,即使粥样硬化斑块的容积有较大增加,管腔的面积却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因此,在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的变化.快速、高分辨成像方法的出现,使MRI能够无创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细微结构,以了解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检出斑块的内容物(脂质核、出血、纤维帽、钙化、溃疡等)并最终将不稳定性斑块鉴别出来.颈动脉粥样硬化MRI有可能成为治疗方案选择或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以及MR在CAS斑块性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住院并经CT或MRI证实为初发脑梗死患者80例,经复查后将全部患者分为脑梗死复发组和脑梗死未复发组各40例.所选初发脑梗死患者均行3D-TOF、(DIR-FSE)T1WI、双回波T2WI和PDWI扫描.运用多序列对比MRI分析CAS斑块成分并进行AHA分型及稳定性评估,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的狭窄程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复发组以IV、V、VI型斑块为主,其中VI型斑块所占的比例,脑梗死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复发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及中、重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的比例.结论 与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相比,CAS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复发更加相关,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多序列对比 MRI具备对CAS斑块进行MR分型及稳定性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2D黑血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评价3D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量分
析的价值。方法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常规轴位2D-BB-MRI及斜矢状位3D-BB-MRI扫描。对斜矢状位3D-BB-MRI原始图像
进行轴位重建。对于每个测量对象(单侧颈动脉),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2D-BB-MRI图像上共同找出其斑块测量的兴
趣层面,以此进行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与2D-BB-MRI图像的匹配。对该侧颈动脉分别进行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
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的测量及管壁面积和标准化管壁指数的计算,并分析所有数据。结果在评估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
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标准化管壁指数方面,2D-BB-MRI与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呈较强的相关性(r>0.9)。Bland-Altman 图显示对于测量斑块厚度、管腔面积、总血管面积,2D-BB-MRI 与
3D-BB-MRI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3D-BB-MRI和2D-BB-MRI对于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无明显差
异;3D-BB-MRI具有任意角度重建图像、灵活显示管壁及斑块情况的特点,我们认为3D-BB-MRI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成像较
2D-BB-MRI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患者术前行MRI颈动脉管壁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OF、T1 WI、T2 WI、T2-TSE及增强T1 WI扫描,对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钙化等)进行分析,并与CEA取出的斑块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检查共发现双侧颈动脉48支粥样硬化斑块,CEA取出31支斑块。 MRI诊断斑块内脂质坏死、斑块内出血、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100%,90.0%、90.0%,96.6%、1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763、0.729、0.783。结论 MRI对诊断易损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纤维帽、斑块内出血、钙化等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方式及内科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价脑缺血患者症状侧(患者一侧肢体出现脑缺血临床症状,对侧颈动脉则定义为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2例,2周内进行双侧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102例脑缺血患者中,脑梗死52例,短暂性脑缺血50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易损成分(出血、富脂质核及纤维帽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症状侧,并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Z=6.525,P=0.000)。结论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性及易损性明显高于非症状侧斑块,症状侧斑块内易损成分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三维超声成像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患者50例,年龄60-80岁,颈动脉内有硬斑和软斑块形成.仪器美国HP-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L11-3MHz,采用的方法自由臂方式,包括血管长轴及短轴进行扫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颈动脉的三维重建能够立体、全面、完整地显示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并对软、硬斑的位置、大小、形态、特征、对血流的走行进行全面、直观的立体三维观察.结果: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三维超声成像具有直观、准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任建英 《吉林医学》2010,31(36):6819-6819
目的:CT与磁共振成像对评估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颈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检查40条颈动脉,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共有30条。在具体特征形状分析上,经过统计检验分析,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一致性较好,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成像都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及狭窄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3T高分辨MR扫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表面钙化与斑块表面溃疡和斑块内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3T MR扫描仪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局部高分辨扫描,分析51例患者的钙化斑块。共纳入183个层面,记录每一层面的表面钙化类型(点状、弧形或大片状)、钙化部位(边缘型、中央型)、同一或相邻层面有无斑块内出血和表面溃疡,使用χ2检验分别分析钙化类型和部位与斑块内出血及表面溃疡的关系。结果:183层表面钙化斑块中,122层伴斑块内出血(66.7%),86层可见表面溃疡(47%)。按钙化类型和部位划分后,158层为点状、弧形的不规则钙化,25层为大片状钙化;142层为边缘钙化,41层为中央钙化。不规则钙化组伴斑块内出血的几率显著高于大片状钙化组(72.8% vs 28%,P<0.01);边缘钙化组较中央钙化组更易伴斑块内出血(71.1% vs 51.2%,P<0.05)。然而,不规则钙化、边缘型钙化与大片状钙化、中央型钙化比较,表面溃疡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面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容易导致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表面钙化的类型、部位对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及磁共振在颈动脉斑块的检测技术中,两项检查的优缺点.方法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例,采用高频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结果 20例均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内膜毛糙,均匀或不均匀增厚,斑块呈中低、强、混合性回声.MRI各序列上斑块呈等低均匀信号或等、低、高混杂信号.结论 超声和磁共振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两者相结合能有效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分析其稳定性,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脉搏门控与心电门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中的应用.方法:用1.5 T磁共振仪对15位健康志愿者采用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进行颈动脉壁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种序列的采集时间(TA)、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靶血管壁完整性和血流伪影.结果: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在采集时间和评价图像质量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分析序列中,可以采用脉搏门控代替心电门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脉搏门控与心电门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中的应用。方法:用1.5T磁共振仪对15位健康志愿者采用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进行颈动脉壁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种序列的采集时间(TA)、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靶血管壁完整性和血流伪影。结果:心电门控和脉搏门控FSE-DIRT1WI在采集时间和评价图像质量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分析序列中,可以采用脉搏门控代替心电门控。  相似文献   

13.
黄柳明  王缉胜 《医学综述》2012,(19):3264-3266
颈动脉斑块(CP)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体征,作为影响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项敏感指标备受关注。近年来,CP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易损斑块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斑块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准确诊断是临床的焦点问题。现就超声诊断、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手段检测CP的部位、大小、成分、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及多种线圈、多序列扫描技术探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不仅能观察到斑块内脂核含量和纤维帽的厚度,斑块内出血、坏死等变化,还可以得到血管管壁形态学的改变、血管管腔及斑块自身的应力改变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钆螯合对比剂及超顺磁性三氧化二铁制剂增强成像,可以了解斑块内炎性改变,这与斑块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判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其病理机制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对减少或延缓脑梗死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发现高危患者并行血管重建干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曾枝柳  梁海冰  石春玉 《广西医学》2010,32(10):1178-118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超声诊断在斑块性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同时做头部MR I检查的患者97例,以超声表现为依据,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两组;以MRI表现为依据,确定脑梗死,比较两组病例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分析斑块质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的发生率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脑梗死发生率相关(P〈0.05),而与高脂血症无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诊断及斑块质地的评估对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者同期接受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幂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9%,MRI检查3DTOF法血管平均狭窄率35%;黑血法血管平均狭窄率28%。MRI检查发现钙化45处,CT发现81处;CT检查显示的36处小点状钙化MRI未能显示。结论cT与MRI均能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显示,CT优于MR;综合多序列扫描影像特点,可以提高MR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及血管狭窄组。观察4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CRP等指标。结果 动脉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1),无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组及动脉狭窄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同型半胱氨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P=0.040),与叶酸呈负相关(r=-0.32,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AP )及其对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4月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262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检出斑块组180例,未检出斑块组82例;初发患者213例,复发患者49例。随访3个月,对比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对比斑块组与无斑块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的复发率高于无斑块组,复发时间短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易损斑块组的复发率低于易损斑块组,复发时间长于易损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初发患者及复发患者的斑块均以 BIF 更为多见,且左侧较右侧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斑块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比例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发现,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高血脂。结论:CAP 可导致ACI患者更易复发,特别是易损斑块者,更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