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本院4个试点病区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采取全体动员,科室自愿报名参加;经过示范病房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示范病房,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环境氛围;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全面、全程的人性化护理.结果 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士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患者、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前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不但能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实现患、医、护三方均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成效。方法:先后确立6个科室为试点病房,从改变护理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增强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强化健康教育,评估护理服务效果,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创建和完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90.88%上升到99.83%;呼叫率由66.85%下降到16.36%;陪护率及自聘护工率由97.56%下降到69.26%;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82.36%上升到97.58%;护士自我满意度由79.08%提高到了93.02%;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76.06%提高到了94.05%;无投诉率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可以提高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达到患者、社会和政府三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际成效。方法:对150例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工程,护理服务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和临床医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前后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29%和78.2%提高为99.8%和97.2%。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强化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阳国兴  吴红英  张红玉 《中外医疗》2011,30(31):140-141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开展前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容的培训与宣传;围绕公开标准、规范服务、改进环境、优化流程、创新管理等环节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4月份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领导、强化支持保障措施、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加强护士培训、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质量监控。结果: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病房秩序进一步好转,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实施活动前的90.3%提高至95.6%。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关系,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6.
徐显荔 《中外医疗》2011,30(18):130+132-130,132
目的根据工作实践,总结一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所带来的体会。方法根据我科室情况,进行活动工作模式方案改革。结果自进行方案实施后,没有发生过投诉事例,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3.58%上升到95.17%,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0.15%上升到96.70%、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53.66%下降到18.13%。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以提升护士对优质护理内涵的认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娟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145-146
目的总结消化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阶段性工作,分析其成效,为深化、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在消化内科试点病房按照修订后的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制度办事;统一认识,转变服务理念;增配护士,改革排班模式;分层使用护士,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活动的实践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干部特诊病房的实践并评价其成效。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形式,了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6个月前后对照,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从96.8%上升至99.3%,无护理纠纷、差错和病人投诉发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信赖,和谐护患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全面提升护士的素质探索新的方法和途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前后1年的17名护士,对其综合素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明显提高,工作协助性、护患沟通和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均增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上升,不良事件下降,患者住院日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快速提升护士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黄晨  谭苏玉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11-2012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中如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提高护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为基础,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从细节入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促进护患和谐,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85%上升到目前的95%以上。结论: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沟通技巧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普遍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冯鹤媛  何剑  崔映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28-129,134
目的探讨情感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作用。方法制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实施情感管理,通过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患者满意度测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情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叶水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04-4806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温馨、人性化的服务。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可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医院院长与优质护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收到很大成效。院长们转变观念,从不理解、消极、观望、被动开展到深刻理解、积极主动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从中感受到医改的成效,感受到护理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对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将改变我国落后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住院患者对关怀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为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改编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的408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关怀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和满意率较高,分别为86.1%、96.3%。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不同试点批次病房关怀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与提升人文关怀理念相互促进,科室临床护理工作无论从基础护理还是关怀护理服务上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290例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1月之前入住我院上述科室的290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也由原来的95.2%提高至现在的100.0%;观察组SAS得分为(33.89±7.76)分,SDS得分为(32.55±8.98)分,对照组SAS得分为(46.81±11.89)分,SDS得分为(41.21±10.20)分,观察组的SAS和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自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以来,患者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地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基本消失,说明大力开展与推广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医院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消除低沉的心理状况,应在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其客观评价和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诊患者各500名并分为A、B组,按照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流程对A患者施行治疗性的普通护理,对B组患者则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规范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流程,并对其结果时行评价。结果优质的护理服务活动的客观评价较好,可以极大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满意度,可在急诊抢救室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罗德宝 《吉林医学》2011,(17):3556-3558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科室基础护理的体会。方法:以1例"淤阻型肝炎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典型病例为例,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采用PDCA循环培训护士,建立和完善基础护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护士长全程跟踪指导并示范该病例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过典型病例的护理实践及示范,使人文关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患者得到良好护理。结论:宣传教育、加强培训和示范教育能够提高科室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12月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作为实验组,按《2010年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实施方法开展优质护理519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508人作为对照组,自制调查表对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治疗依从性、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调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除总体评价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除疾病预后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体评价;患者对疾病的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琴  张钰  王群  张雨 《西部医学》2011,23(10):2028-2029
目的调查对比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后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式调查表,征询试点前后共196例病人的满意度,主要针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试点前后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对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了医患和谐,最终达到让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20.
周建芳  张雨  万珊 《吉林医学》2012,33(28):6174-6175
目的: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按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四川省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评价标准》要求,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于2011年启动了第三批"示范病房"。结果:提高了护理管理效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10年90.8%上升到2011年98%。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