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935-2936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Framingham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在50岁~59岁为1%,而80岁~89岁为10%,从50岁~89岁年龄增长10岁,患病率约增长1倍。目前,心衰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4a死亡率达40%。因此以肺淤血表现为主的老年人的急性左心衰竭,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反应性差,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如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病情可迅速缓解。现将我科2001年至2005年底,4a来收治的40例老年左心衰竭的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衰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50~59岁心衰的患病率为1%,≥80岁以上者高达10%。在50~89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因而心衰主要见于老年人,老年心衰占心衰总数的75%,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WHO预测 ,至 2 0 2 0年 ,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全球的首位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则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Framingham报道 ,随着年龄的增加 ,心衰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在 5 0~ 5 9岁为 1% ,而 80~ 89岁为 10 % ,从 5 0~89岁 ,年龄每增加 10岁 ,患病率约增加 1倍[1] 。虽然心衰的治疗从 2 0世纪6 0~ 70年代的利尿、强心 ,到 70~ 80年代的扩张血管 ,再到 90年代选择性抑制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 ,逐渐深入 ,但目前心衰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4年死亡率达 40 % [2 ] 。因此 ,老年患者的心衰 ,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力衰竭30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斌 《右江医学》2005,33(4):427-428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50~59岁心衰的患病率为1%,≥80岁以上者高达10%。在50-89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因而心衰主要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心衰占心衰总数的75%。心衰是导致老年人反复住院最常见的原因,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老年心衰的许多临床表现与一般患者相似,但由于老年人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也随之增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5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0.8%,80~89岁年龄段则增长了10余倍为9.1%。且老年人心衰多不典型,部分人已处于中度心衰可完全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极度疲倦或神志异常,一旦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即可发作急性重度左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恒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71-1872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国人人均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50~59岁年龄组中,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力衰竭患病率约增加1倍,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极其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预后严重,而传统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为地高辛,而地高辛治疗心衰没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共15 518人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心衰患病率为0.9%,按计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女性高于男性,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男性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和我国多见于女性的风湿性瓣膜病心衰发病率较高有关.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明显高于南方.这种城乡比例和地区分布与我国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相一致,而这两种疾病正是心衰的主要病因[1].而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美国过去10年中,因急性心衰而急诊就医者达1000万例次.  相似文献   

8.
在鹿特丹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年龄> 55岁的人群中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患病率为3.9%,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75 ~ 84岁的人群中患病率达到13.0%.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报道,欧洲人群中有临床症状的心衰发生率约0.4% ~2.0%.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欧洲心衰的发生率约为1.4%[1].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指出高Hcy与心衰的发生有关,并且与疾病的严重性也有关.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心力衰竭(HF)的发病率日益升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在45~94岁年龄段,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约翻一番.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统计,50~59岁HF的患病率为1%,≥80岁者高达10%,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1].老年患者占HF总数的70%,而HF又是造成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猝死发生率5倍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0.
陈贵宁 《当代医学》2011,17(2):21-22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50岁年龄段患病率为1%,80岁年龄段已升至10%。我国心衰患者住院数量占同期心血管疾病20%,死亡数量却占40%。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高,致残死亡率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一旦发展到心力衰竭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又难治的心脏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的资料显示,3年内50%的心衰患者反复住院,约30%的患者在2年内死亡,75%在6年内死亡。重症患者年病死率高达50%,心衰随年龄而增长,80岁以上心衰患病率是50岁左右者的10倍。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尤其是血管  相似文献   

12.
李丽梅  魏丽江  张莉萍  林仲秋 《西部医学》2014,26(11):1475-1476
目的 了解基层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与疾病发展趋势,为开展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昌黎县已婚妇女妇科病5000例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检查,对妇科检查可疑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5000名受检者中查出患妇科病总人数3892例,患病率为81.50%.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居首位为2415例,患病率48.30%;其次为阴道炎2245例,患病率44.90%;子宫肌瘤188例,患病率3.76%;附件包块89例,患病率1.75%;盆腔积液80例,患病率1.58%;前庭大腺囊肿7例;宫颈癌前病变4例;确诊早期宫颈癌3例.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发病与年龄有关,30~5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6.11%,30.43%,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5~30岁患病率为1.32%,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绝经后降至1.00%.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重视妇科病普查,系统规范地治疗妇科常见病,对高发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是实现妇科疾病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降低两率(患病率、死亡率)的关键,亦是妇女保健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结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0~5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0.8%,80~8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9.1%,增加了10倍。由此可见,老年人不仅易患心衰,而且临床表现各异,症状多样,治疗矛盾多,疗效有异。如果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能详尽了解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将会减步或避免发生心衰。  相似文献   

14.
许翔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6):466-466
<正>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其患病率为3.8%~17.6%,高发年龄为30~50岁[1]。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5.
于海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285-1286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衰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1.3%^[1],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心力衰竭患病率高达3%以上,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老年心衰的诊治水平已成为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083-1085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病人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死于心力衰竭.最近几十年来,心衰的发病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美国,大约有400万~500万人罹患心衰;全球心衰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并且每年新增病例数200万.该病的发生是年龄相关性的.根据1988-1991年的调查,在年龄长于70岁的人群中,大约10%患有心衰.心衰的死亡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心衰而言,其5年死亡率可达30%~50%.每年因心衰引发的医疗花费高达200亿~400亿美元.我国2003年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此比率计算,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病人400万人,每年医疗花费巨大.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的发病与转归及其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38农村人口5年观察资料表明,该地区脑年中年均发病率为90.64人/10万,死亡率为92.53人/10万,随年龄增长两率均呈对数直线关系上升,55岁以后增长变陡。5年生存率脑缺血组为62.67%±1.10%,出血组为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该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67%,50岁以后增长坡度变陡。脑卒中的发病及死亡与高血压病密切有关,P<0.01。对脑卒中及高血压病的防治应在50岁以前开始。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心衷)是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患病率高,且有逐步上升趋势。据研究,我国成午人心衰发病率男性为0.7%、女性为1%,成人患病人数已多达40077,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惠病率高迭10%。50%的严重心畏患者可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与有些恶性肿瘤相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早期识别、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1973~1998年恶性肿瘤死亡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贵阳市1973~1998年不同时期恶性肿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对比分析,提供拟定干预性防治措施的依据。方法:按ICD-9编码不同时期贵阳市居民病伤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类比较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动。结果:90年代恶性肿瘤死亡率74.62/10万,较70年代50.07/10万上升了50.43%。25年间死亡率按2.02%的幅度递增,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从疾病死因谱的第6位上升为第3位。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死亡率增长最多,为148.83%;宫颈癌、食管癌、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女性较男性下降幅度显著。20岁以下各年龄组死亡率均未超过10/10万.45岁以上男、女各组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65岁组以后死亡率涨幅均超过70%。结论: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加强以肺癌防治为中心肿瘤Ⅲ级预防,强化防癌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社区服务,有效地控制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美国有人统计45岁以上普通人群,年龄每增长1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是65岁以上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而且再次住院率很高。多数患者出现CHF的症状和体征时,疾病已属终末期,存活率很低,重度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达50%以上。近年来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药物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1 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