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美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17-1117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使用的多是高能核导,防护很难处理,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严重损伤;同时由于缺乏相应治疗计划系统和相关的定位引导设施,治疗精度大打折扣,临床应用进展缓慢。近20年来,新的低能核素研制成功,B超、CT、三维治疗计划的应用,使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技术获得了新的活力。此项技术具有精度高、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势,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景。我院肿瘤科于2005年9月开始引进此项技术,至2006年6月,已完成10例^125Ⅰ粒子植入,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岳华  涂建锋 《浙江医学》2011,33(7):1008-1009
目的 探讨采用培普利欧霉素(99mTc-PPM)与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作为肿瘤示踪剂的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治疗乳腺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乳腺肿瘤患者50例,术前1h注射肿瘤示踪剂,其中注射99mTc-PPM32例,注射99Tc-MIBI 18例,手术切除肿瘤后用γ探针(GDP)探测肿瘤原发部位、周围组织与淋巴结,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再用γ井型探测仪探测切除组织的放射性,计算组织放射性物质摄取率,同时送病理检查.结果肿瘤部位的放射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肿瘤组织的T/NT值均>4.0,阳性预测值为100%;GDP判定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93%,准确率为91%.结论 99mTc-PPM与99mTc-MIBI是良好的肿瘤示踪剂,GDP探测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侵及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RIGS可在治疗乳腺肿瘤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肿瘤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亦称体力伽玛刀),是在手术中或在CT、B超的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源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或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其持续发出的低能量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毁灭性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03年来对40例恶性肿瘤高龄患者实行此类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但刚  金静  李卫  卢蓉  赵铁军  张航烽 《四川医学》2009,30(7):1141-1143
目的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NSE、CYFRA2。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125I粒子植入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观察肿瘤治疗疗效分级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前后血清中CEA、CA125、NSE、CYFRA2。的浓度。结果^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NSE、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与植入前比较即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疗效评价分类不同,其相应肿瘤标志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能够有效的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的疗效分级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89Sr及^89Sr联合博宁(帕米磷酸二钠)治疗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56例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癌随机分为^89Sr治疗组(单纯组)和^89Sr+博宁组(联合组)各28例。结果单纯组镇痛缓解率82.14%,联合组镇痛缓解率92.86%;骨病灶好转率单纯组75.0%,联合组85.71%,生活质量得到相应改善。结论 ^89Sr对肿瘤全身多发骨转移癌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并可延长患者生命,而联合博宁更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各部位肿瘤,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分别通过CT导引下或术中直视下进行肿瘤内125Ⅰ粒子植入术。首先依据肿瘤的CT影像资料,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作出治疗计划,然后经CT导引下经皮穿刺或在术中直视下按照计划,将125Ⅰ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6个月分别进行CT检查对患者随访,观察病灶变化。结果:本组21例病灶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2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80.9%(CR PR)。结论:肿瘤治疗中,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姑息性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时临床诊断明确的3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直视或B超、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结果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PR)13.0%,部分缓解(CR)71.9%,无缓解(SD)9.9%,进展(PD)9.9%,总有效率84.9%。结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尤其对不能切除的肿瘤或姑息性手术切除的肿瘤,近期疗效显著,可以作为实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125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现状及焦虑状况。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和自行设计的^125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我院胸外科及头颈外科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护理人员对^125I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不同(P〈0.01,P〈O.05);护理人员对^125I治疗患者认知条目得分最低的前几位分别是:^125I治疗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监测的意义,^125I治疗患者的距离防护措施,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标准等;护理人员在护理”^125I治疗肿瘤患者期间,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P<0.01),焦虑与年龄、工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婚姻、生育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职称、知识掌握总分不相关(P〉O.05)。结论应加强放射防护各环节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根据护士的气质类型,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肿瘤发病率增高,而在肿瘤进行性生长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两者互为因果。现已明确,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但是许多肿瘤仍能在机体进行性生长,甚至使宿主死亡。其核心问题是肿瘤细胞是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I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I治疗剂量。以^131I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I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比例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比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疾病进展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例升高[Ⅰ+Ⅱ期为(14.11±3.83)%,Ⅲ期为(20.54±4.25)%,Ⅳ期为(24.69±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水平的升高,与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去除这群细胞可有效诱导肿瘤免疫,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疗效监测上的价值。方法:对27例淋巴瘤治疗后患者分别用临床评价及PET/CT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判断肿瘤残余情况,并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结果:在27例患者中,临床评价提示5例患者有肿瘤残余,PET/CT检查提示9例患者有肿瘤残余,PET/CT检查辅助临床评价将另外44.4%阳性病例筛检出来。结论:PET/CT在淋巴瘤疗效监测上有重要价值,可使部分患者改变治疗方案.进一步行强化治疗,进而提高淋巴瘤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肿瘤的治疗方法日趋增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明显延长,而长期存活者其远处转移率也随之升高。其中骨组织已经成为仅次于肺、肝的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始发器官,而骨组织累及的最常见部位为椎体(胸椎、腰椎、骶椎),其次为骨盆、股骨、肱骨。多种肿瘤均可导致椎体转移,椎体转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放疗,可能会由于再次外照射导致放射性脊髓炎,成为目前治疗护理最棘手的问题,而且椎体转移性肿瘤对放疗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适应证,并初步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我科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计划系统(TPS)指导下,常规手术切除肺部肿瘤后(3例肿瘤无法切除),术中直视下将^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残留部分、手术无法切除的转移灶、淋巴结或者癌细胞易播散部位,观察并初步评价其疗效。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围术期死亡。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10~57粒,共543粒,平均(25.9±11.7)粒。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2.6±47.2)min和(8.4±3.5)d,与常规肺叶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16个月,3例肿瘤无法切除患者中2例死亡,1例肿瘤明显缩小,其余18例生存患者局部未见肿瘤复发,亦未发现远处转移。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0.5%(19/21)。结论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肿瘤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激素治疗,放、化疗和冷冻治疗等,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是一种近距离内放疗方法,可使肿瘤局部达到高剂量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少,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性功能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这一技术成为国内外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5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治疗计算机计划系统(TPS)和^125I对3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近距离^125I粒子置入治疗,效果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巧囡  徐平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55-955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在CT引导下将半衰期较长,约为60d的放射性碘粒子种植于体内肿瘤部位,持续杀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1〕。根据其物理特性,其适用于生长缓慢病理诊断明确的非小细胞肿瘤患者,目前国际上常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2-3〕。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18.
^125I粒子植入术是近几年国内逐渐开展起来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内放疗的新技术,适用于局部肿瘤。无远位转移。它与传统的外放疗相比具有精确性高、放射剂量均匀、持续照射时间长(可达180天)、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我院自2002年8月-2003年9月应用^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患者7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DSA证实为肝癌,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125I粒子和TACE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观察分析肿块大小、AFP指标变化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单纯应用TACE术和联合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肝癌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百分比及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查,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与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使肿瘤体积缩小,AFP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核素^89Sr治疗转移性骨痛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的肿瘤患者常发生骨痛 ,骨转移所引起的行走困难、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及患者余生的生存质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应用镇痛剂、放疗、激素治疗等方法可以减低部分剧烈疼痛 ,但由于其副作用较为明显而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受限制。核素89Sr治疗转移性骨痛可以提供更广泛和持久的缓解疼痛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1,2 ] 。本文报告我科近二年使用核素89Sr治疗转移性骨痛2 5例临床应用结果。1 资料与方法1 1 放射性核素89Sr核素89SrCl2 由上海科兴药业公司提供的英国Amresham公司进口Metastron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