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了儿童预防接种249人次,年龄2个月~7岁,平均3岁6个月。在儿童计划免疫中,我们不仅要按计划程序免疫接种,还要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着重于健康教育的内容、针对性、形式等方面,提高他们的认识程度,配合我们的工作,很好地进行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河南医学研究》2017,(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拟进行预防接种的184例儿童的家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84例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1例家长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93例家长则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儿童的接种覆盖率。结果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覆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内容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儿童的接种覆盖率,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免疫预防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由患病后才治疗转向了预防为主的观念。本县地处湘、桂、黔交接处,居住着苗族、侗族、汉族等多民族居民,人们经济条件、卫生风俗习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居民对预防接种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足,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干预组中暂住期在3个月以上的< 2岁流动儿童监护人共316人 ;对照组抽取常住人口中<2岁儿童监护人共283人.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6个月后对两组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综合知识得分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 ,干预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综合知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 ,干预组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以及综合知识得分较干预前明显的提高 ,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其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 ,对于促进形成主动接种的观念和行为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流动人口聚集点中开展的效果,来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地意义。方法:抽取1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小区作为干预对象。对干预前、干预后均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史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进行调查,然后对比干预前、干预后的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和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五苗覆盖率比干预组干预前提高了7.3%,干预后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均有所提高,最高提高了19.0%,最低提高了11.0%。干预后的五苗覆盖率、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和干预前的五苗覆盖率、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小区开展社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流动儿童接种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确定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采取发宣传小册子、电话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社区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方面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多种形式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形成主动接种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128名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家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及时预防接种率、家长对接种知识掌握情况和对计划免疫接种的信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掌握情况、计划免疫接种信心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水平和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中心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一共有1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干预组在开展接种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对两组预防接种率和对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对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儿童计划免疫当中采取健康教育,可以使免疫接种率明显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家长健康教育对儿童接种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接受儿童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参加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与未参加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家长在健康教育接受程度对比和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工作中对家长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预防接种可以防止传染病,这一已被历史证明的事实,我们烟台地区招远市是全国黄金主产地,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但面对每年数以万计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和在校学生,在计划免疫方面,面临一个再教育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他们中间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他们对各种疫苗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医务工作者开展适时教育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与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我社区2006年1月—2009年6月接种的158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的健康宣教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结论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过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实验组)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儿童家长(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方面明显提高达到89.5%。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明显提高达到94.3%。结论:对适龄儿童家长进行适当的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使得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流动性逐渐增强,流动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成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对沈阳市皇姑区2000至2004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安康1个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的儿童家长作为干预对象,调查干预前后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五苗覆盖合格率(97.6%)高于干预前(89.2%)(P<0.05).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同样享受接种权、接种后可能会产生疫苗副反应、接种门诊地址、预防接种可预防传染和免费接种疫苗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接种率,提升流动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它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进行的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病人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日。在患儿的就医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不仅要面对不同年龄及性格的儿童,还要面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家长。我院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中,针对患儿疾病及特点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注重方法、内容和最佳时机的选择,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计划免疫是一项投资小 ,收效大的工作 ,对适龄儿童开展免疫接种 ,辅以疾病监测、暴发或流行控制等措施 ,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1] 。然而在具体实施工作中保证疫苗质量 ,排除接种者、接种对象的不利因素是提高接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1 降低儿童计划免疫成功的人为因素1.1 接种专职人员业务素质专业人员知识面窄 ,操作技术不熟练。表现为 :没有严格执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提前接种或延迟接种 ,直接影响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成功率 ;责任心不强 ,疫苗注入剂量不准及… 相似文献
19.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效果,提升计划免疫操作。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PPS)和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跟进常规免疫合格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结果 电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20年,免疫接种串保持〉85%。针对传染病白喉、脊灰先后于1988、1994年起无病例。并设研究分题先后获茂名市科技进步奖。讨论 白喉免疫抗体测定值偏低,有待跟进与加强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