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脾相关"为李东垣《脾胃论》中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心脾间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联系,探讨"心之脾胃病"及情志病与脾胃的关系。《脾胃论》中所载的心脾理论创新性强,提出"心之脾胃病"的概念,并通过"阴火"理论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峰  毛萌  马捷 《中医杂志》2012,53(15):1265-1268
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中有关心脾相关学说的概述,归纳出心脾二脏母子相依、气血互济、经脉相贯、阴阳相承的密切关系,并从理论概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3个方面,完善了心脾相关学说的理论框架,并总结古今医家应用本学说治疗疾病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后世医家多有舌为心之苗、舌本通心脾之气血的说法。《医宗金鉴》云:“舌证发于心脾经”,明确指出舌疾和心脾的内在联系。笔者运用舌与心脾相关理论指导临床,医治舌部痼疾,每获良效。 1 舌乳头炎 程某,男,34岁。素食辛辣,嗜酒,又因与领导不和,不敢发泄,遂致心脾积热,郁而化火,症  相似文献   

4.
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回顾《灵枢·经筋》篇,浅谈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从生理病理角度阐释经筋与经脉的内在联系,旨在论述经筋与经脉的相关性。分析论证认为"脉引筋气"思想秉承《灵枢》经筋理论,更加强调经脉对经筋的气血渗灌及濡养调节作用,注重经穴与经脉气血的密切关系,充实了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拓展了当下理解针灸理论的维度,对于其中蕴含的学术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2012年出土的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已公布内容与老官山经穴髹漆木人、马王堆经脉简帛《足臂》、《阴阳》和《灵枢·经脉》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认为《经脉书》与《足臂》、《阴阳》属于《脉书》流传体系中的不同流派,是经脉理论流传的第一阶段,《灵枢·经脉》以脏腑理论对《脉书》作了改造,属于经脉理论流传的第二阶段,指出《经脉书》可能只是基本的、初级的医学著作,所以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一直重视脏腑相关问题,本文从中医发展之初对脏腑问题的两种视角(联系视角与解剖视角)开始思考,基于《脉经》前后的经典文献梳理《脉经》文本,得出《脉经》脏腑讨论的初步认识,即王叔和讨论了传统藏象视角认识下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与经脉腧穴的联系,而各种古代文献的重组、编排、归纳则提示藏象理论的系统构建在此时发生,并且已经纳入经脉的相关内容;《脉经》卷六集中体现了王叔和对“脏腑-经脉一体化”的理论构建和临床观察,《脉经》对于脏腑病候进行了仔细梳理,并注重病候、诊脉、脏腑与腧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月经病是临床常见病,笔者总结分析了《东医宝鉴》中与月经病基础理论、辨证及治法相关的论述,以期为月经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该书对月经病机理的认识遵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并以后世诸家学说为羽翼,在病因病机上重视情志改变,在生理上重视气血,在五脏中重视心脾,在治疗上主张补、通、清,亦注重单方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时辰针灸是指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气血在人体运行的时辰周期性所出现的生理病理现象,运用干支为推算方法的一种独特的针灸法。其内容在《内经》中已有论述,临床具体运用,则有灵龟八法、子午流注法、飞腾法等。一、时辰针灸的理论概要 1.生理①经气运行的主要经脉与长度:《内经》认为,人身的气血沿着经脉脏腑不断地周流全身。根据《灵枢·脉度篇》对人体经脉长  相似文献   

9.
提出肾主封藏的生理特性有其深厚的经络学基础,进一步认为奇经八脉为肾主封藏的重要结构学基础;《内经》有关肾与肺经脉联系及经脉病候的记载是肾主纳气的重要理论基础;肾固胞胎也有其经络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战国秦汉时期是经脉理论框架的构建时期,也是经脉分支萌芽、发展及成熟时期,经脉分支的萌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先民对自然界河流的观察、解剖发展水平、临床经验积累等,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3条支脉均与病症所在部位相关,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以及双包山针灸经脉木人中经脉分支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联系经脉的作用,至《灵枢·经脉》篇,经脉分支多达17条,主要作用是串联经脉与脏腑,进而构建经脉“环形”流注体系,代表了经脉分支的成熟阶段。对经脉分支演变的梳理,有助于补充完善早期经脉理论发展史,进一步认识经脉理论的规律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内涵也随时间不断扩充,然而,经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经络,血脉,穴位是如何联系到了一起,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足厥阴经为例,通过梳理秦汉时期保存较完整的中医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虾蟆经》《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进而分析经脉理论在早期的形成、演变及发展规律,以期为足厥阴经甚至经脉理论的多重构成寻找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经脉与脏腑相关是指经脉(穴)与脏腑在生理、病理等方面相互影响,存在密切的联系,是经络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灵枢·海论》篇强调:“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验研究均证实,经脉(穴)与脏腑密切相关。经脉  相似文献   

13.
《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中医药导报》2007,13(11):3-4,29
文章以《内经》理论体系为依据,结合先秦时期的相关记载,提出了血脉循环理论。认为《内经》血脉循环理论是以心脏为血脉循环中心;以阴阳经脉为血脉循环通道;以四街为阴阳经脉循环交会末端;以心、肺、肝为血脉循环的控制模式的血脉循环理论。通过对《内经》血脉循环理论的探索,为血脉循环理论勾画出了一个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4.
经别求是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8,28(9):691-695
将经别置于经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考查,显示其属于十一脉模式经脉理论的遗存,表达阳脉与脏腑的联系及阴阳经脉具一定共性的关系,是《灵枢.经脉》之前的十二脉成分。现代对经脉体系的表述,混淆了其与《灵枢.经脉》十二脉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峰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7,27(8):617-619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及相关早期文献分析可知,"中热"可形成"不溲、溺赤"等小便病候。在当时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一个早期医学观念,受其影响,与小便病候关系密切的足厥阴脉早期经脉病候中出现了"热中癃",这种早期经脉病候在《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脉解》《灵枢.终始》中依然有所反映。在《内经》中"中热"已然成为具有脏腑意义的概念,《灵枢.经脉》篇经脉病候成书时因经脉脏腑理论明显区别的影响,并未将"中热"纳入到经脉病候中。本研究提示,早期经脉病候的形成有其相当广阔的医学背景,脱离这种背景对经脉病候的研究会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6.
“守经隧”见于《素问·调经论》。守字,意遵循、掌握;经隧,即通道。景岳云:“经脉伏行深而不见,故曰经隧。”“守经隧”即认识和治疗疾病必须掌握有关经脉的知识,依据经脉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规律,方能万全。《灵枢·官能》篇言:“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内经》的这种理论,对于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指导辨证施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络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络辨证可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运用经络辨证可对复杂的病候执简驭繁,同时使处方用药有的放矢。《黄帝内经》是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灵枢·经脉篇》中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以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记载了十二经脉与心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经脉是气血循行的通路,也是各脏腑病理生理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物质基础。诸脏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可以通过经脉影响心脏,心脏有疾也可以通过经脉传导表现在其他脏腑。毛以林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与心脏之间的生理或病理联系,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常见经脉病变导致心悸的临床证候群,从病变经络入手选方用药,运用常用方剂进行加减,同时总结出心悸中不同兼证的加减用药,临床中获效颇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帛书》与《黄帝内经》经脉理论的差异,从经脉数量、名称的演变来简述十二经脉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重点阐述了十二经脉名称的命名原则,旨在为经络学说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借此启发医学工作者对经络学说和《黄帝内经》经脉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经络循行、生理、病理为主要依据的辨证方法,有关经络辨证的内容自我国古代就有记载,而在各朝各代的针灸专著中,经络辨证理论更是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比较,揭示了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阴阳十一脉灸经》再到《灵枢.经脉》篇经络辨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马王堆脉书与《灵枢》一些篇章的差异,初步探讨了经脉循行的发展过程。从马王堆脉书到《灵枢·经脉》,脉的数目、脉行方向、脉的分枝及脉的排列顺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因与《灵枢·营气》中的营气在十二经脉中环周流行的思想密切相关。新的经脉循行为某些诊法及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掺入不少理论构想成分,提示在研究经络问题时不能单纯以古代文献为是非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