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改良鼻胆管引流术结合中药冲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行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传统组给予甲硝唑药液,分离鼻胆管与引流袋接注射器手动冲洗。改良组通过改良鼻胆管结合中药冲洗液,改用密闭式,应用微量注射泵匀速冲洗,观察2组患者引流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引流期间恶心、呕吐,鼻咽部不适,腹痛、腹胀,引流管堵塞、脱出及因冲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胆管引流冲洗中应用密闭式注射泵匀速冲洗技术结合中药冲洗,可减轻引流中患者不适,并有效减少引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且方便医护人员使用,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使用负压引流并剪短鼻胆管外露部分对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及引流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反流引流袋连接鼻胆管末端利用虹吸原理进行引流,观察组将多余鼻胆管剪短100 mm后再采用负压圆盘式引流袋连接鼻胆管末端进行负压引流。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术后胆汁引流量、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总胆红素以及堵管和意外拔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胆管置入术后给予负压圆盘式引流袋并剪短鼻胆管外露部分较常规引流方式更加简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组(125例)采用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98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2~5 d 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头切开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易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柴胡排石汤胆管灌注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困难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注入20~50 mL柴胡排石汤,夹闭鼻胆管末端2h后通畅引流,上述方法每日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改良固定方法的优点.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分别采用导管借助三通长期连接引流袋或导管连接胸穿针引流后不保留引流袋这两种方法,比较患者舒适度、导管脱出的发生率.结果 导管借助三通长期连接引流袋,舒适度25%,导管脱出20%,导管连接胸穿针引流后不保留引流袋,舒适度89.47%,导管脱出0%.结论 采用导管连接胸穿针引流后不保留引流袋方法,它的优越性解决了导管借助三通长期连接引流袋的不足,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导管脱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在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量积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使用2.0 ml或2.5 ml注射器,取出活塞后与引流袋接口直接连接;试验组使用1.0 ml皮试注射器,取出活塞后,将引流袋的硬接口剪去再把引流袋的软管端插进注射器的针筒内5~8 cm作为连接的方法。观察两组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患者及护士满意率。结果 60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未出现明显病情变化及脏器损伤。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引流中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皮试注射器的固定连接方法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在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后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观察,讨论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用剪有侧孔的中心静脉导管、三通管、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后作为引流装置,对54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43例气胸进行引流.结果 胸腔置管成功后,可缓解症状,提高病因诊断率,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改良后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安全、简便、有效,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鼻胆管引流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急诊鼻胆管引流治疗的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急诊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34例,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无出血、穿孔、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中,急诊鼻胆管引流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镜术中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32例患者均在术中成功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手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无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操作简便、安全,保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成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共49例.均行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27例,采用T管引流,对比分析鼻胆管引流组与T管引流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排气时间鼻胆管引流组早于T管引流组,分别为(57.4± 13.4)h、(67.9±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t=0.007,均P<0.05).术后带管时间鼻胆管引流组为4~1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的75~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2,Z=0.000,均P<0.05).结论:针对本院有限的病例研究,左肝内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在未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前提下,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共49例.均行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27例,采用T管引流,对比分析鼻胆管引流组与T管引流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排气时间鼻胆管引流组早于T管引流组,分别为(57.4± 13.4)h、(67.9±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t=0.007,均P<0.05).术后带管时间鼻胆管引流组为4~1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的75~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2,Z=0.000,均P<0.05).结论:针对本院有限的病例研究,左肝内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在未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前提下,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49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和总结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共149例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的病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鼻胆管的特殊护理,观察术后鼻胆管引流是否通畅和感染,探讨相应的临床护理和观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护理经验.结果 149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护理和鼻胆管引流的特殊护理及观察,鼻胆管引流通畅、顺利,病情均迅速好转,全部患者均顺利拔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的常规护理和鼻胆管的特殊护理及观察,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引流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9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寸带环绕固定法。观察两组气管插管10 d内的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在防止气管插管移位及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的固定方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移位和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取石、鼻胆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均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取石、鼻胆管引流,后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胆囊切除术,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同期血清淀粉酶以及尿液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住院用时以及症状缓解用时少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比后均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内镜下取石、鼻胆管引流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有助于患者病程的缩短,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胆管术后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胆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T管引流护理方式进行术后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胆管术后患者采用T管引流的方式进行护理,不仅降低并发症几率,还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术后腹腔引流采用尿路造口袋连接一次性引流袋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胃肠肿瘤术后腹腔引流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2).腹腔引流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除常规处理引流切口外,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连接一次性引流袋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口周围渗漏及引流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引流切口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腹腔引流结束时,观察组引流口周围渗漏及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550、6.717,P=0.043、o.010),引流切口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13.840,P=0.000),引流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t=6.854,P=0.000),且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高(t=7.429,P=0.000).结论 胃肠肿瘤术后腹腔引流采用尿路造口袋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可有效减少引流口周围渗漏及刺激性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145-147+151
目的探讨自锁式可调节颅脑引流装置悬挂器在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行颅脑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引流袋采取传统固定方式固定,观察组患者引流袋采取自锁式可调节颅脑引流装置悬挂器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颅脑引流固定高度准确度、颅脑引流观察效果、引流效果、一根引流管悬挂调整平均操作时间及24 h用于引流管开放、关闭和调整引流袋高度的平均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颅脑引流固定高度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颅脑引流观察效果、引流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组一根引流管悬挂调整平均操作时间及24 h用于引流管开放、关闭和调整引流袋高度的平均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自锁式可调节颅脑引流装置悬挂器能够提高固定准确度,操作效率高,便于观察引流性状,引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TBD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造影后进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的疗效.结果 除2例患者因肥胖、皮下脂肪太厚、超声无法清晰辨别肝内胆管,采用单纯DSA机下PTBD外,其余34例均一次穿刺并置管引流成功.结论 改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医患同受益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三通管在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患者3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采用一次性三通管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对照组14例,采用无菌压脉带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直接连接。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管留置合格率分别为95.2%和64.3%,2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χ~2=5.7,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三通管在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中的连接法,有利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方便冲洗引流管及注入药物。  相似文献   

20.
陈刚  文力群 《吉林医学》2014,(16):217-218
目的:探讨口鼻咽喉部舒适护理在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胆管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口鼻咽喉部舒适护理措施。结果:口鼻咽喉部舒适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置管期间的鼻腔不适、口咽干燥不适感;明显改善了吞咽不适感、牵拉感;降低了口咽并发症。结论:口鼻咽喉部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