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8%,高于对照组的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在急性轻型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加奥曲肽治疗的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七叶皂苷钠治疗的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相关指标检测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可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治疗,其治疗效果优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淑平 《吉林医学》2011,(36):7728-7728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热敷治疗在动静脉内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热敷,对照组则用硫酸镁湿热敷,预防和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效时间(8.63±1.35)d,对照组见效时间(13.77±0.82)d,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凝胶配合热敷能明显软化血管,减轻疼痛,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毕长城  沈正红  周耀君  黄泉川 《医学综述》2012,18(15):2531-2532
目的探讨半量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一肢体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用七叶皂苷钠组12例(A组),单用半量甘露醇组12例(B组),七叶皂苷钠与半量甘露醇联合应用组12例(C组)。对3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肢体治疗前后的患肢周径差、平均治疗时间和临床表现。结果治疗48 h与治疗前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在不同治疗时间段上明显少于单用七叶皂苷钠组和半量甘露醇组。结论联合使用半量甘露醇及七叶皂苷钠较各单用组更有效地缓解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效果。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20%的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4次/d,持续7d后减量,14d停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20mgβ-七叶皂苷钠加入5%葡萄糖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颅内压的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再出血、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颅脑损伤患者能起到降低颅内压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降颅内压(I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ICP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3、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P及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G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起到理想效果,两药合用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颅内压,而且对早期GCS及远期GOS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口服泼尼松5mg/d联合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10mg/d治疗,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10d为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后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30mg/d,分3次口服,2周后20mg/d,以后每1~2周减5mg/d至停药。比较两组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治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短(P<0.05),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复发率高(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0.05)。结论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改善快,同时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83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29例,B组(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26例,C组(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28例,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A、B、C三组的7 d显效率分别为55.17%、23.08%、25.0%,14 d的显效率分别为82.76%、46.15%、46.43%。三组7 d、14 d的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的可能性。方法:将符合面神经炎所致的周围性面瘫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β-七叶皂苷钠20mg溶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5mg/kg,1次/d,疗程为7d。两组均辅以基础治疗的针灸、理疗、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2例)与对照组(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可以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避免激素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两组 ,治疗组 4 5例用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治疗 ,对照组 4 5例用甘露醇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 12例 ,显著进步 2 1例 ,进步 10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5 .5 6 % ;对照组基本痊愈 9例 ,显著进步 12例 ,进步 11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为 7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轻型胰腺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每日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以治疗,实验组每日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七叶皂苷钠加以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情况要比对照组减少的幅度更大,而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以上数据差异均有意义。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七叶皂苷钠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的效果更为确切,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保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叶少华  陈华  孔令茂  程东水 《吉林医学》2013,34(18):3590-359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七叶皂苷钠10 mg组(35例)和七叶皂苷钠20 mg组(35例),对照组术后在恢复肠功能方面未采取特殊治疗,另两组术后2 h开始分别给予七叶皂苷钠10 mg和20 mg,1次/d,直至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停药。结果:七叶皂苷钠10 mg组和20 mg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七叶皂苷钠10 mg组和20 mg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七叶皂苷钠均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因此临床可推荐小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7 d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71.43%(35/49)和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21/49)和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七叶皂苷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型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的效果。方法在医院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接受急救、空气再加压治疗、高压氧治疗、对症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常规治疗的急性脑型Dcs患者100例为对照组。100例急性脑型Dcs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β-七叶皂苷钠治疗。检测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同时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治疗结果。结果 ICP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和治疗组颅内压正常率分别为72.1%和95.7%;治疗后第5天,脑水肿正常率分别为84%和96%;出院时治愈率、好转率分别为88%和98%,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可迅速降低急性脑型减压病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提高治愈率,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新平 《疑难病杂志》2008,7(8):482-48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作用。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血塞通0.4g,每日1次。治疗组50例,β-七叶皂甙钠20mg及血塞通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4天血清hs-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后7 d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使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炎性反应减轻,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七叶皂苷钠和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oleic acid,OA)制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2h、6h、18h组,七叶皂苷钠2h、6h、18h组和甲基泼尼松龙2h、6h、18h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鼠尾静脉缓慢注射OA(0.1mL/kg)复制大鼠ALI模型,静推油酸30min后对七叶皂苷钠组和甲基泼尼松龙组大鼠分别静推七叶皂苷钠2mg.kg-1和甲基泼尼松龙5mg.kg-1,空白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1mL.kg-1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大鼠均在相应处理时间2h、6h和18h后观察。检测指标为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肺湿/干质量比(wet/dry weight ratio,W/D)、血浆和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明胶酶B(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含量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h、6h和18h时,七叶皂苷钠和甲基泼尼松龙组大鼠PaO2、W/D、SOD、MDA、MMP-9和TIMP-1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甲基泼尼松龙组比较,2h和6h时,七叶皂苷钠组大鼠PaO2明显升高(P<0.01),18h时有升高趋势(P>0.05);6h时,七叶皂苷钠组W/D明显降低(P<0.01),2h和18h无明显变化(P>0.05);与甲基泼尼松龙组比较,2h、6h和18h时,七叶皂苷钠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SOD、MDA、MMP-9和TIMP-1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和甲基泼尼松龙均对OA制备的急性肺损伤大鼠有抗炎、抗渗出作用;在对ALI大鼠用药初期,七叶皂苷钠作用效果更好,中后期两者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0.
于涛 《中国民康医学》2022,(15):142-145
目的:比较七叶皂苷钠与甘油果糖用于脑出血患者降颅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降颅压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颅压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用于脑出血患者的降颅压治疗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血清MCP-1、NSE、BDNF水平,效果优于甘油果糖,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