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荧光法对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别于急性期(32例)、恢复期(26例)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并与34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患儿组急性期SOD下降,LPO升高,恢复期SOD明显上升,但LPO仍然高于对照组。提示氧自由基参与心肌炎的病理过程,急性期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恢复期逐渐恢复,但氧自由基的危害依然存在,认为对心肌炎病儿使用抗氧化剂的 相似文献
2.
对68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及44例同年龄健康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脑梗死及脑出血的红细胞SOD活性依次降低,血浆LPO水平依次升高(P<0.01)。结果提示:检测血中SOD和LPO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其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浆SOD和LPO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40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发现CHD患者血浆总SOD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LP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浆总SOD和LPO不因性别或伴发高血压引起显著变化。提示自由基在CHD病理过程中可能是通过脂质过氧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OD及LPO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OD,LPO含量,并与30例健康老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痴呆组血清和脑脊液SOD含量低于正常组,而LPO含量则高于正常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老年性痴呆与自由基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测定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且病程在一月以上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活性.结果发现:血清SOD在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1、7、14天明显降低,而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 1、7、14天及脑梗塞患者第 1、7天血清LP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尤以病情严重者为著.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血浆,组织LPO,SOD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了胃癌、胃溃疡及正常对照共58例作为观测对象,测定其血液和胃粘膜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和组织LPO值胃溃疡>胃癌>正常;血浆SOD值胃溃疡<胃癌<正常;组织SOD值则胃癌>正常>胃溃疡。同一病例LPO值癌组织<癌旁组织,溃疡区>溃疡旁组织;SOD癌组织>癌旁组织,溃疡区则<溃疡旁组织.结果提示,胃癌病人血浆及组织LPO增高,但没有胃溃疡明显,而SOD值血浆值低于正常组而高于胃溃疡组,组织值甚至高于正常组,反映了癌症病人体内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失去平衡,尤其是癌组织SOD增高可能是癌细胞产生大量免疫学性质改变了的SOD.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2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OD、LPO含量,并与30例健康老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痴呆组血清和脑脊液SOD含量低于正常组,而LPO含量则高于正常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老年性痴呆与自由基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肺炎患儿血浆LPO含量、红细胞内SOD活性测定及甲襞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50例小儿肺炎发病期、恢复期血浆LPO水平,红细胞内SOD活性,同时观察甲襞微循环,并与正常儿组对照,结果显示:(1)肺炎发病期血浆L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内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至恢复期LPO水平及SOD活性基本接近正常(P>0.05);(2)小儿肺炎发病期示有微循环障碍,甲襞微循环积分值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恢复期各项积分值恢复正常;(3)相关分析发现,血浆LPO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正相关(r=-0.524,P<0.01)。红细胞内SOD活性和总积分值呈显负相关(r=-0.524,P<0.05)。提示自由基不仅参与了肺炎的病理过程,也是导致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黄芪合剂对被动吸烟引起的SOD和LPO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芪合剂对被动吸烟引起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为指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荧光法测定SOD的活性和LPO的含量。站果:黄芪合剂可使被动吸烟降低的SOD活性升高,可使被动吸烟升高的LPO降低。结论:黄芪合荆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被动吸烟引起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改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P选择素(GMP-140)2项血凝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期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135例受试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和P选择素。受试者分为2组:正常非孕妇女50例;正常孕妇85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孕妇早期AT-Ⅲ较正常非孕妇女明显升高(P<0.001),到妊娠中后期AT-Ⅲ水平显著下降,但与非孕期比较无明显改变;正常妊娠期GMP-140较非孕期明显下降至孕中期(P<0.05),孕中期后开始升高,孕晚期升高显著(P<0.01)。结论正常妊娠期血液呈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凝血、抗凝功能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作为血清标记物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9周~20周孕妇血清中PAPP-A浓度,检测结果低于正常下限值的孕妇视为不良妊娠的高危人群,并对其进一步行羊水染色体检查及B超检查,每例受检的孕妇随访追踪到胎儿出生。结果:流产、死胎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染色体异常、白化病等的孕妇血清PAPP-A浓度降低。孕期PAPP-A浓度异常的孕妇易发生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早破、妊高症等并发症。结论:孕妇血清PAPP-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有重要意义,对于PAPP-A低值的孕妇提示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21例,高血压病34例,稳定型心绞痛46例及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分别对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浆和ET水平的测定。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且急性心肌梗死。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及高血压病不同分期之间,随着病情加重,血浆ET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血浆ET浓度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神经肽Y(NPY)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非孕妇女 (正常组 ,2 3例 )、正常妊娠妇女 (妊娠组 ,6 0例 )及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6 7例 )血浆CGRP和NPY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 (5 7.31ng/L± 14 .6 2ng/L)相比 ,妊娠组孕妇CGRP含量 (95 .92ng/L± 34.4 6ng/L)明显上升 (P <0 .0 5 ) ,并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 ,到孕晚期升至高峰 (12 1.77ng/L± 4 6 .89ng/L) ;NPY的含量虽然有升高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妊娠组晚孕妇女 (12 1.77ng/L± 4 6 .89ng/L)相比 ,妊高征组患者CGRP的含量 (77.5 6ng/L±2 3.96ng/L)显著下降 (P <0 .0 5 ) ,并随妊高征病情的加重而逐渐下降 (P <0 .0 5 ) ,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 (r =- 0 .6 14 7,P <0 .0 5 ) ;NPY的含量 (15 2 .6 0ng/L± 4 7.6 8ng/L)则明显上升 (P <0 .0 1) ,并且随妊高征病情加重而上升 ,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r =0 .3891,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浆CGRP含量下降 ,NPY含量上升 ,提示神经体液因素在妊高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及瘦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非孕妇女(正常组,23例)、正常妊娠妇女(妊娠组,60例)及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66例)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显著(P<0.01)。而妊高征组神经肽Y的水平较高于正常妊娠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瘦素的水平在妊高征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含量上升,提示神经体液因素在妊高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瘦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密切关系。是引起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浓度检测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265-26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尿酸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住院的156例妊高征及156例正常孕妇采用尿酸酶法检测血尿酸(UA)浓度,同时观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球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t)。结果:妊高征组血U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孕妇[(347.2±107.6)μmol/L vs(235.5±43.2)μmol/L,P<0.01],血UA浓度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39,r(2)=0.48,r(3)=0.59,P<0.015]。妊高征患者血UA升高时BUN、Cr、Hct趋于增高,Pt趋于降低,血UA>350μmol/L]时围产儿死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UA水平反应了妊高征疾病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胎儿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h尿蛋白质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12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水平,并对全部患者Lp(a)与尿UAER呈直线相关分析。结果: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及CDN组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Lp(a)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r=0.8515,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用特异性放免测定法研究了正常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胰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胰升糖素水平明显升高,各时相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A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32例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分为妊娠期组128例和非妊娠期组104例。妊娠组按妊娠年龄分为〈30岁组、≥30岁组,按孕期分类标准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妊娠组。比较其D-二聚体水平的差别。结果妊娠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妊娠组(P〈0.05);中期妊娠组和晚期妊娠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早期妊娠组(P〈O.05),晚期妊娠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期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期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明显,随着孕周增加,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孕妇年龄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蕲蛇酶水解Fbg,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S)、最大吸光度(Amax)、凝固性维维蛋白原含量(Fc)、反应迟滞时间(DT)。结果Fbg的各项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最大吸光度、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反应迟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系列检测,能有效反映肝脏的损害程度,对临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