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证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是创建证素辨证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它反映了中医疾病的病理本质。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证素进行探讨,认为由于痰浊、血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与现代医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的高凝倾向及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本质具有一致性,故血瘀、痰浊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中医证素,痰瘀互阻为其主要中医病理本质,而临床上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演变规律始则阴虚热盛,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则血液不畅而成瘀;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缓慢涩滞,亦可成瘀;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滞气机,使津液失于敷布,以致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多种晚期并发症。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又提出气虚阴亏血瘀学说、瘀血学说、脾虚学说、肝郁学说等。笔者认为,其中气虚阴亏血瘀学说更切合临床,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异常可能是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瘀证的形成也可能与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下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纤溶功能障碍有关。总之,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瘀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血瘀证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角膜瘢痕,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述,属目疾之“外障”“翳”“矇”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研究活血化瘀治则过程中,除认为循环障碍(尤其是微循环障碍)为血瘀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以外,发现并提出结缔组织增生和变性亦是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之一。因角膜瘢痕亦属于血瘀证之列,以活血化瘀药治之,收到理想效果。瘀血,中医指体内血液瘀滞。多因跌扑损伤,寒凝气滞,瘀热内结而成瘀。或经络失于通利,血液运行受阻所致。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高血压病从瘀论治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病多有瘀血阻络之病机特点,并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等原因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而且通过临床报道中活血化瘀法的运用及疗效,说明了老年人高血压病从瘀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12 8例长期、慢性病患者按病程分别分组做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性能力观察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微循环障碍积分增高 ,血液流变性异常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亦随病程延长而呈递减变化。结论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形成“久病入络为瘀”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关系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秉豫 《中医药学刊》2002,20(5):688-688,690
目的: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128例长期、慢性病患者按病程分别分组微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性能力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微循环障碍积分增高,血液流变性异常,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亦随病程延长而呈递减变化。结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能可能是形成“久病入络为瘀”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瘀血是指人体内血液流行不畅而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形成病理产物,以及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脏腑经络之中的病理变化。血瘀证是指由于瘀血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称。血瘀证理论发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代医家发展日臻完善。又经现代医家陈可冀等人的研究,血瘀证理论更加客观化,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血瘀证本质1.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临床常用的指标有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8.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以疼痛、肿块、出血、舌质瘀斑、脉涩等为主要特点.现代医学认为,血瘀证是一种高聚、高黏、高凝的病理状态,其物质基础是血液中微栓子的形成,即中医学中所讲的瘀血.本质是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从血瘀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及心脑血管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与静息血小板相比,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存在于α-颗粒膜上的糖蛋白则发生明显变化,与血小板功能活化密切相关.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则是反映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的表达.PAC-1只与活化血小板上的GPIIb/IIa结合.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及PAC-1表达.分析CD62P、PCA-1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从而为血瘀证的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再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验证血海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以血瘀证患者及血瘀证家兔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血海穴对舌象、血流变学、凝血全项、内皮素、一氧化氮、球结膜微循环、血细胞凝聚现象、脑细胞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针刺血海可改善血瘀证患者舌象、血流变、凝血全项指标,调节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使血瘀证家兔模型的微循环加快,脑组织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结论:针刺血海穴可改善血液的"高凝聚"状态,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血瘀证的证候实质 ,首先要辨识血瘀证的内涵。血瘀证通常是指因气虚、气滞、寒凝、血热等原因 ,导致血瘀而血行不畅 ,或外伤或各种急、慢性病导致出血未能及时消散而引起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 ,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和黏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症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都可以概括在血瘀证的病理实质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把血瘀归纳为现代病理学中的血液循环障碍及结缔组织的增生和变性 ,即局部缺血、局部瘀血、体内…  相似文献   

11.
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制备了比较符合临床特点的外伤、热毒、寒凝、气滞、血虚五种不同证型血瘀模型。通过多种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些模型具有显著的或非常显著的血浆粘度增高、纤维蛋白元增加、血沉加快、肢体血流量下降和微循环异常等改变。病理改变表现为肺出血,瘀血,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瘀血,脾窦瘀血,脑实质毛细血管瘀血等。可以认为所制备的五种模型是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血瘀模型还表现出各自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从瘀论治刍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认为血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并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为治疗高血压病血管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改善微循环和血流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理论在现代医学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实质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认为血瘀是血液及其循环系统形态与功能异常的综合表现,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①血液性的,以血液流变性异常为主;②血管性的,如血管硬化、内腔狭窄、粗糙、破裂,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扩张等;③心源性的,即心脏泵作用力的下降。不论什么原因的血瘀,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常在所难免。因此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就构成了活血化瘀治则的重要内容。本文特综述近14年有关实验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以病理性肿块、面黯消瘦、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涩或结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伴发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本文从血液高凝状态的角度探讨了肿瘤血瘀证与血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凝状态、肿瘤的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了益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及防治对策,以期有效改善肿瘤血瘀证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瘀证是由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停滞脉内或脉外导致的病变,为诸多疾病的主要证候。诸多学者对血瘀证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发现血瘀证与血脂代谢有密切关系,即血脂代谢在血瘀证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现代医学对血瘀证与血脂代谢关系的研究,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和纤维-凝血系统等角度总结血脂代谢对血瘀证形成的影响,以期对从血瘀证角度研究血脂代谢紊乱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久病入络患者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宗佩  郭伟 《陕西中医》1997,18(9):423-425
“久病入络”患者存在血瘀证,且随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加重,血瘀证积分值逐渐增高。“久病入络”患者存在球结膜微循环障碍,随病程延长,微循环障碍逐渐加重,微循环积分值逐渐增高。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有相关关系,随病程延长,相关系数依次递增。提示:“久病入络”的病理基础可能是血瘀证,病理实质可能是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及临床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宏 《国医论坛》2001,16(5):53-54
1 糖尿病血瘀证的研究血瘀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 ,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都可导致血瘀证 [1]。鉴于外周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凝固异常与血瘀形成的关系[2 ] ,以及在糖尿病中的改变 ,有关糖尿病瘀证的研究多从这些方面展开。1 .1 糖尿病与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并发微血管病患者均可出现外周循环障碍 ,其发生机理多与其糖代谢和脂代谢障碍有关[3] 。陈氏对 2 0 0例糖尿病病人的甲皱微循环 1 6项指标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通过观察其形态、流态、袢积分、总积分值 ,发现有 90 %左右的患者管袢模糊与渗出 ,个别…  相似文献   

18.
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血瘀本质的探讨目前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血瘀可能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表现在:(一)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紊乱的共同特点是:1.血流缓慢与瘀滞: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可见血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胞流动速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的临床证候,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微循环障碍为病理基础,笔者从理论上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以期为开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临床治疗范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皆为瘀血[1].既往血瘀模型分两类,一类是模拟中医学的病因血瘀模型,一类是模拟西医学的病理或病理生理血瘀模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