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蠕形螨调查实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以及蠕形螨校内感染情况.方法 设计蠕形螨调查实验,对658名在校学生进行蠕形螨调查研究,统计蠕形螨感染率.结果 检出蠕形螨感染者75例,蠕形螨总感染率为11.40 %,男女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异.鼻部检出率最高达92%,皮肤毛囊蠕形螨感染者68例.感染度:Ⅰ度48例、Ⅱ度19例、Ⅲ度8例.以皮肤潮红、痤疮状丘疹症状为主要症状.结论 根据蠕形螨检出特点应加强大学生的个人卫生方面的宣传,以降低医学生中蠕形螨感染率."蠕形螨调查实验" 的设计合理,效果好,值得其他院校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高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大学生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20例学生,感染率20.95%(88/420),其中男生感染率18.62%(35/188),女生感染率22.84%(53/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痤疮者感染率最高为33.77%,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的感染率16.99%。每月护肤品费用在20元以下者感染率最高为23.94%,50元以上的学生感染率最低为14.15%。结论该校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率比较低,大多数为毛囊蠕形螨。男女生蠕形螨感染率无差异,其感染率与面邵皮肤状况及使用护肤品优劣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眼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分析眼部蠕形螨感染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内外科诊治的存在继发性免疫缺陷的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病患者;另从来我院就诊的无全身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中随机选取246例作为对照者。本研究采用拔取眼部睫毛,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蠕形螨及虫卵,确定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结果:192例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中有眼部蠕形螨感染者为162例,阳性率为84.4%;246例对照者中有眼部蠕形螨感染者为150例,阳性率为61.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部蠕形螨感染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呈正相关(r=0.256,P0.001)。其中,糖尿病患者的眼部蠕形螨感染率最高,为89.7%。变量相关性分析提示,眼部蠕形螨感染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呈正相关(r=0.25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有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感染眼部蠕形螨的风险是未患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的2.09倍(OR=2.09,95%CI为1.25~3.47,P=0.005)。结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是眼部蠕形螨感染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眼部蠕形螨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蠕形螨人群感染情况的纵向观察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曾少华,江向东,康林人体蠕形螨的人群感染较常见,基于水平断面研究结果的人群感染率报道各地不尽一致 ̄[1]。为摸索人群蠕形螨感染的规律,1991年9月至1994年5月我们在长沙市区以同一社团人群为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5.
部分居民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琳 《检验医学》2006,21(1):44-45
蠕形螨是人群感染中较为普遍的寄生虫,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主要寄生于面部,可引起痤疮、皮疹、毛囊炎、酒糟鼻等多种皮肤病。严重影响人类皮肤和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医学和科技界重视,为了解本院附近社区居民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对2个不同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人体蠕形螨调查。  相似文献   

6.
蠕形螨是人群感染中较为普遍的寄生虫,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主要寄生于面部,可引起痤疮、皮疹、毛囊炎、酒糟鼻等多种皮肤病。严重影响人类皮肤和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医学和科技界重视,为了解本院附近社区居民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对2个不同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人体蠕形螨调查。一、材料和方法1.受检对象按不同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特征抽取开发区63个小区(市区)和49个小区(郊区)的居民,共446名。2.检查方法(1)采用挤压刮试法:用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挤压受检者的鼻尖、两侧鼻沟部,皮肤以挤出白色线头状皮脂为准。用一次性采血针(钢笔尖…  相似文献   

7.
皮肤蠕形螨寄生在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在毛囊内的称毛囊蠕形螨,寄生在皮脂腺内的称皮脂蠕形螨,在寄生过程中可引起多种皮肤病,如酒渣鼻、红斑丘疹状皮炎、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等,危害着人类健康。我们于2002年9月-2002年12月对山东淄博万杰医学院的1502名医学生进行了皮肤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病原学检查方法对蠕形螨的检出效果及相关因素对检出率的影响,寻求既操作简便、质量可靠、检出率高,又能适用于蠕形螨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查方法。方法在同一人群中,采用挤压刮取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刮脂法、眼睫毛检查法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等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挤压刮取涂片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1,P0.01);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10.36、4.79和11.00,P0.01或P0.05);感染部位以鼻唇沟感染率最高,其次为鼻尖。结论挤压刮取涂片法检出率高于透明胶纸粘贴法、刮脂法及眼睫毛检查法;不同检查部位、检查次数和检查时间均可影响蠕形螨的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9.
某医校学生螨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医校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652名学生进行螨虫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学生螨虫感染率为21.93%.其中男生阳性率22.45%(64/285),女生阳性率21.52%(79/367),男女生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螨虫感染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螨虫感染率与学生的居住环境、皮肤疾患有关.  相似文献   

10.
蠕形螨是一类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永久性寄生螨虫,已知有140余种和亚种.可致炎症反应,严重是可发生痤疮、疥肿.因此,定期检测螨虫的感染率有利于我们及时准确的了解螨虫的感染情况,有利于我们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蠕形螨多数寄生在哺乳动物身上,寄生于人体毛囊及皮脂腺的有毛囊和皮脂蠕形螨两种[1]。近年,对寄生人体蠕形螨的研究和调查日益增多,检查人体蠕形螨的方法也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们于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用统一方法、部位对三中学生的蠕形螨进行调查,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院2008年1~12月神经外科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2月出院的1098例神经外科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为5.1%;感染部位以颅内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次之,泌尿系居第3位;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为主(占3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第三为真菌(占13%);感染患者接受介入性诊疗操作以手术为主(占47%),其次为留置尿管(占21%),第三为气管切开(占7%).结论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慢性的弥漫性睑板腺功能疾病,主要表现为腺体终端导管阻塞或是腺体分泌物、量的改变。蠕形螨感染是诱发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蠕形螨是人体毛囊和皮脂腺中的一种小型寄生螨,其具有致病性,其中毛囊蠕形螨寄生在睑缘睫毛毛囊,皮脂蠕形螨寄生在眼部皮脂腺和睑板腺,而毛囊蠕形螨感染易引起睑缘炎、眼表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1]。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三年间348例DN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和易感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同期466例糖尿病(DM)患者同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48例DN患者中有6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7.82%,显著高于同期DM患者的感染率(11.80%,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占37.10%,其次为泌尿道(24.19%)和消化道(19.35%);主要易感因素为血糖控制差,肾功能不全,高龄和住院时间长.[结论]DN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有效控制血糖,加强饮食护理和消毒隔离,是防治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眼表改变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140只眼)蠕形螨睑缘炎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入院进行眼科检查的70名(140只眼)健康人群,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眼表疾病指标问卷(OSDI)调查、蠕形螨镜检,记录其OSDI得分和蠕形螨感染数量;同时接受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检查,通过PAS加苏木素-伊红染色与结膜印迹细胞学对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予以联合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OSDI评分、SIT、BUT、鳞状化生级别。根据不同蠕形螨感染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感染组23例(46只眼),中度感染组28例(56只眼),重度感染组19例(38只眼)。同时比较不同蠕形螨感染程度患者OSDI评分、圆柱状鳞屑分级、SIT、BUT、鳞状化生级别。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OSDI得分为(45.58±7.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7±3.39)分],SIT平均值和BUT平均值为(8.05±2.34) mm、(6.61±2.29) s,均明显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精准化护理对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7月31日在门诊行蠕形螨睑缘炎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精准化睫毛取样及护理措施;将2017年6月1日~12月31日的6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肉眼取样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蠕形螨阳性检出率,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拔取睫毛蠕形螨数目为38个、阳性检出率7.9%,观察组拔取数目为471个、阳性检出率为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睑缘炎患者提供精准化护理服务,不仅是护理人员夯实优质护理的本质需求,也是对患者关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提高蠕形螨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蠕形螨睑缘炎的临床确诊,对患者实际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09年8 175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有235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3.0%;感染部位主要有泌尿道121例,占48.6%;下呼吸道39例,占15.7%;上呼吸道34例,占15.7%;皮肤软组织17例,占6.8%;血液10例,占4.0%。科室感染率神经外科最高,达8.7%。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8%。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内科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常青  邱艳群 《临床医学》2005,25(10):57-58
目的对内科老年病房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情况进行调查,为有效地防治院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所有60岁以上住院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57%,以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感染的概率较大。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占45.22%,其次为泌尿道。结论老年病人院内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各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外科全年共有住院患者614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55例次,医院感染率8.14%、例次感染率8.9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0.91%,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4.54%和7.27%。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70%。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99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医院感染率为17.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60.67%;泌尿道感染占23.60%。病原菌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占68.08%,革兰阳性球菌占12.76%,真菌占19.14%。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高龄者感染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住院时间长和侵袭性操作及高龄为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