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银杏叶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用银杏叶片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78例患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口服银杏叶片8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并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各血管流平均速度(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P〈0.05);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成瑜 《临床荟萃》2009,24(9):752-75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探讨老年脑梗死与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与33例无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内膜回声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测量中-内膜厚度(IMT)、斑块的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膝以上的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78.9%vs47.0%,65.8%vs45.0%,均P〈0.01);股总动脉、股浅动脉Ⅰ级狭窄发生率增高(60.5%vs33.3%,P〈0.01;47.4%vs30.3%,P〈0.05);股总动脉、股浅动脉IMT增厚(1I51±0.53)mm vs(1.27±0.53)mm,P〈0.01;(1.37±0.50)mmvs(1.20±0.45)mm,P〈0.05,粥样硬化情况更为严重。结论老年无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膝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增加,脑梗死与膝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间接反映脑动脉硬化的情况,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改良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按照2007年韩国改良TOAST病因分型分为5种不同的亚型,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AT)48例(40.0%)、小动脉疾病型(SAD)36例(30.0%)、心源性栓塞型(CE)14例(11.7%)、其他原因卒中型(SOD)2例(1.6%)、不明原因卒中型(SUD)20例(16.7%)。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浆Hcy水平,分析改良TOAST各亚型与Hcy水平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改良TOAST各亚型中SOD因例数少未作分析,其他各型中AT、SAD、CE、SUD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T组Hcy水平与S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组高于SUD组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高Hcy血症有关,各亚型的血浆Hcy水平均增高并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AT、SAD亚型水平最高,提示高Hcy血症可能通过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李靖宇 《临床医学》2009,29(11):23-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136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探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并记录颈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部位。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3.2%,单纯脑梗死组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75.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其次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右侧多于左侧,两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CCA内径明显小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总数及重度狭窄数较单纯脑梗死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共有90例(66.2%),单纯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74例(5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严重,容易导致严重颈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使用灵蒲合剂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予62例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灵蒲合剂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各血管Vm均明显降低(P〈O.05或P%0.01),且多数血管PI明显升高(P均〈O.05)。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管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或P〈0.01);且P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灵蒲合剂可改善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供血,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6.
韩书明  刘海涛  路俊英  赵宝宏  任进军  郭志军 《临床荟萃》2013,(12):1337-1339,F0002
目的分析和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颅内动脉扩张程度,并观察脑干受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VB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CT血管造影(cTA)图像,观察脑干受压情况,并利用MRA图像对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直径测量分析。结果26例VBD患者中,8例可见脑干不同程度受压,其中桥脑受压5例,延髓受压3例,但临床均未发现相应症状及体征。利用MRA图像对VBD组和正常对照组颅内大动脉进行测量,两组间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大脑中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VBD患者,脑干可见明显受压,但临床症状不明显。VBD患者椎-基底动脉扩张以外,颅内其他动脉也同时存在不同程度扩张,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早期诊断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方法:对三组(正常组、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共120例患者行超声检查颈动脉,观察动脉硬化情况,记录血流值。对三组同侧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ICA/CCA)进行统计学F检验。结果:正常组、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IcA/CCA比值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与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ICA/CCA比值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侧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ICA/CCA)有助于早期诊断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女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6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E2和T水平。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斑块组和非宛块组。结果 与非斑块组比较,斑块组患者血清E2水平和E2/T显著降低(P〈0.05),T水平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轻度斑块组比较,中、重度斑块组患者血清E2水平和E2/T显著降低(P〈0.05和P〈0.01)。结论 E2水平下降及性激素内环境紊乱与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D40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以及反应性充血后和舍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率。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IMT和颈总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增加率(Dh)、舍服硝酸甘油后内径增加率(Dn)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Dh和Dn(P〈0.05);按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级,病变越严重者血清sCD40L水平越高。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sCD40L水平有关,提示sCD40L是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帆  徐冰馨  郭平  陆怡德 《检验医学》2013,(12):1069-1072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资料,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iGFR)判断是否存在靶器官损伤(若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靶器官损伤,则归人各组分别统计),将106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4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18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46例)及高血压伴iGFR下降组(27例)。同时检测血浆Hcy、血糖(FPG)、血脂、血肌酐(Cr)等,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cy与各靶器官损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收缩压(SBP)、FPG、Cr]明显相关(P〈0.05)。单纯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12.184-3.30)p~mol/L]明显低于高血压伴iGFR下降组[(19.05±8.58)~mol/L]、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18.63±7.99)Ixmol/L]、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16.80±6.34)~mol/L](P均〈0.05)。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年龄、Hcy、血糖、iGFR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年龄、血糖、iGFR和Hcy为自变量,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年龄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Hcy异常临界值标准(〉15μmol/L)将Hcy区分为正常和升高,高血压伴Hcy升高者罹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Hcy正常者高出2.74倍。结论年龄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升高与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且罹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两组的血浆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血浆中Hcy浓度(25.1±4.9)μmol/L明显高于而对照组(14.8±4.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6.1%,高于对照组的26.1%(P<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为(31.3±4.8)μmol/L,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Hcy浓度(18.2±5.9)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4例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组中56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5.0%(6/40)(P<0.01),其中脑梗死组中软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龄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涛  王一萍  王应良  杨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68-3169,317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SYSMEX CA-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中等面积及小面积梗死组(P〈0.05)。结论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随访3年,其中45例脑梗死复发患者为观察组和45例无复发的脑梗死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各组中Hhcy患者发生率,分析H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复发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复发发病率及病死率,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为脑梗死及脑梗死复发的高危因素,血浆Hcy可作为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人群常规检查指标,对预防复发、对指导治疗脑血管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98例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q-LLVD组)和r12DM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48例作为正常对照(NC)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了Hcy与Hs—CRP和血小板参数及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T2DM组和T2DM+LLV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NC组(17.3±4.1μmol/Lvs.13.7±2.6)μmol/Lvs.8.9±1.5μmol/L,P〈0.05);T2DM+LIⅣ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17.3±4.1μmol/Lvs.13.7±2.6μmol/L,P〈0.05)。T2DM-I-LLV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Hs—CRP、ABI、空腹血糖(FBG)、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HOMA一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Hs—CRP、ABI和MPV是影响T2DM+LLV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与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AS)密切相关,可能与r1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王琪 《检验医学》2014,(10):1028-103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cy、NO、ET-1及VEGF水平,计算异常检出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Hcy、ET-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NO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组血清Hcy、NO、ET-1及VEGF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cy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脑梗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探讨Hcy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91例,设为脑血管病组,其中6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31例脑出血患者设为脑出血组,另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及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患者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及时检测Hcy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脑出血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浆Hcy浓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水平(19.2±8.8)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与预后关系:血浆Hcy浓度升高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血浆Hcy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关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者血浆Hcy水平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者比较,血浆Hcy水平高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脑出血的发病,高Hcy血症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血浆Hcy可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和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HD组),其中老年冠心病组又分为26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AMI)、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型冠心病(UAP)及20例稳定性心绞痛型冠心病(SAP),分别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同时测定其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CH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间Hcy水平比较AMI>UAP>SAP(P<0.05),同时CHD组中对血浆Hcy与TG、TC、LDL-C、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与其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