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和Fas蛋白在汉族与哈萨克族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10例非腰椎源性死亡的新鲜尸体的腰椎间盘组织,术前患者临床症状均予JOA评定,术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6、IL-10和Fas蛋白的含量,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IL-6、IL-10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而Fas蛋白的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萨克族患者IL-6的表达水平及JOA评分与汉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30例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IL-6表达阳性有28例,IL-10表达阳性有27例,Fas蛋白表达阳性有25例,其中24例为三种细胞因子均表达阳性。对照组10例中椎间盘组织3例有Fas蛋白表达阳性。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的表达增高为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年龄因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Fas蛋白可引起细胞凋亡,加重退变;椎间盘退变可能有种族及遗传这方面差异,但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天柱、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IL-1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免疫酶标技术观察电针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椎间盘组织IL-1α、IL-6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模型组。结果:IL-1α、IL-6在模型组中有大量表达,与假手术组、电针组、芬必得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和芬必得均能降低IL-1α、IL-6表达,且电针降低IL-1α表达的疗效较芬必得显著(P〈0.01)。结论:电针可以通过降低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6的表达达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退变椎间盘组织中TNF-α及IL-1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TNF-α、IL-18在突出与正常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类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3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8进行检测,并取15例健康成人正常椎间盘用于阴性对照.结果:Elisa法证实突出椎间盘组织中TNF-α含量为82.18±21.91 pg/ml、IL-18含量为45.39±21.23 pg/ml;正常椎间盘组织中TNF-α含量为8.68±0.78 pg/ml、IL-18含量为3.58±2.84 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NF-α及IL-18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在临床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和转归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淑岷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95-95,10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缓解期40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并作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结论:IL-6、IL-8、TNF—α共同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血清及胎盘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31(IL-3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22例作为ICP组,健康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8、IL-3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组织中IL-8、IL-31的表达。结果:ICP组血清中IL-8和IL-31水平分别为1 404.81±278.53 pg/mL和619.75±20.13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8±91.44 pg/mL和515.21±10.6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盘组织中IL-8、IL-31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组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8和IL-31表达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参与ICP的发生,IL-31可能与ICP瘙痒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正常人表皮成纤维细胞(NHDF)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IL-13(0.1、1、10ng/ml)刺激体外培养的NHDF,应用ELISA方法检测IL-13刺激NHDF24h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1ng/mlIL-13刺激下,IL-6、MCP-1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27.33±39.88)pg/ml、(414.67±13.01)pg/ml、(124.67±8.67)pg/ml;1ng/mlIL-13刺激下,分别为(1222.50±49.95)pg/ml、(705.33±25.15)pg/ml、(205.33±16.59)pg/ml;10ng/mlIL-13刺激下,分别为(1502.83±5.31)pg/ml、(1329.17±56.08)pg/ml、(457.50±15.3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3.50±15.86)pg/ml、(205.17±3.76)pg/ml、(13.50±5.01)pg/ml,P〈0.05或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IL-8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3可刺激NHDF产生IL-6、MCP-1和Eotaxin,这些炎症因子的大量表达可能参与了IL-13在皮肤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病理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IL-8及TNF在突出椎间盘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退变椎间盘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量正常组、退变组椎间盘组织中IL-8及TNF的含量,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组IL-8及TNF浓度极低或不存在,而退变各组均能观察到这两种炎性因子的存在,并且其产生随突出程度的不同而各异:在退变早期阶段(膨出型组)IL-8及TNF的含量较低,而随突出程度的加重(突出型组、游离型组),这两种炎性介质的含量明显增加,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结论退变椎间盘能自发产生IL-8及TNF,可导致MMP3的大量合成,过量的MMP3引起大量的巨噬细胞聚集在突出椎间盘的周围,从而加重了间盘周围的炎性反应,加速了突出椎间盘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补肝健腰方防治腰椎间盘退变的疗效机制.方法 40只1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假手术组10只;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肝健腰方组、布洛芬组,每组各8只.造模成功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髓核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NF-α、IL-1β表达较假手术组增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肝健腰方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布洛芬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IL-1β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肝健腰方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致炎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来减轻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崔海平 《医学动物防制》2014,(10):1095-109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6,IL-10)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roup,GDM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normal group,NG组)。两组患者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IL-6和IL-10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结果 GDM组FBG、IL-6浓度和HOMA-IR高于NG组(P〈0.01),FINS浓度也高于NG组(P〈0.05),而IL-10浓度低于NG组(P〈0.01)。IL-6与HOMA-IR呈正相关(r=0.707,P〈0.01),而IL-10与HOMA-IR呈负相关(r=-0.645,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IL-6浓度的升高及IL-10浓度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固定剂量的利培酮进行10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治疗前后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进行了检测。以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患者组血浆IL-2、IL-6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而IL-8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6、IL-8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利培酮可能通过抑制IL-2、IL-6的生成而对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紊乱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NO、IL-6与腰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整复手法A组(恢复期采用整复手法)、整复手法B组(缓解期采用整复手法)、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100例。3个月后,分别检测不同方法不同时期血NO、IL-6含量,并分析与ODI分值、RMDQ分值的相关性。结果:NO与ODI分值、RMDQ分值相关性分析显示,整复手法A组、整复手法B组、推拿组、西药组急性期血NO含量与ODI分值、RMDQ分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含量与ODI分值、RMDQ分值相关性分析显示,整复手法A组、整复手法B组、推拿组、西药组急性期血IL-6含量与ODI分值、RMDQ分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期NO、IL-6与腰椎活动功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与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PI,DD术联合恩再适组(治疗组)和PLDD术联合甲钴胺组(对照组),每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点,记录VAS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级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6个月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麻木、冷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联合恩再适与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但联合恩再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三小定点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症状的缓解以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改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小定点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腰背伸肌群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小定点整脊手法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腰背伸肌群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椎间孔神经阻滞并椎间孔外口针刀松解,对照组行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两组并进行比较。结果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5/10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4%,79/97例)(P〈0.05);3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优良率(92.2%,94/102例;90.2%,92/102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4%,76/97例;76.3%,74/ 97例)(P〈0.01)。结论腰椎间孔神经阻滞配合椎间孔外口松解,较单纯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疗效,其远期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0年1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3d、3、6个月,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5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6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和评价椎旁神经阻滞(PVB)与硬膜外阻滞(ED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采用PVB治疗,B组30例采用EDB治疗,两组均用得宝松(或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生理盐水混合药液,每周1次,3次为1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A组与B组分别为96.7%(29/30例)和100%(30/30例),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EDB组治疗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与2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B与EDB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PVB操作简便且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C型臂X线机引导下侧隐窝阻滞与骶管阻滞治疗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单侧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C型臂X线机引导下患侧腰椎旁侧隐窝阻滞治疗组(C组)与骶管阻滞治疗组(D组).用药均为0.66%利多卡因加复方倍他米松,7 d注药1次,最多3次.记录注射次数及治疗前、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与术后3个月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个月时的VAS评分下降(P〈0.05);与D组相比,C组治疗后3个月时疗效评定更好(P〈0.05),且注射次数少(P〈0.05),两组均未见并发症.结论 与骶管入路阻滞法相比,C型臂X线机引导下侧隐窝阻滞治疗可更好更快地缓解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在CT引导下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于术前、术后1、3、6、12个月时用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JOA腰腿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优良率为86.6%(97/112例),总有效率为92.9%(104/112例)。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性碳素纤维腰围配合魏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魏氏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性碳素纤维腰围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症状,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性碳素纤维腰围配合魏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