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与弥散成像(DWI)在疑似前列腺癌(PCa)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直肠指检或B超异常的疑似PCa患者,其中69例采用MRS检查,53例采用DW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的(Cho+Cr)/Cit比值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术后病检结果,分析比较MRS组及DWI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于磁共振检查1个月内获得病理结果,其中MRS组PCa病人21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48例。PCa与BPH(Cho+Cr)/Cit比值分别为(1.19±1.08)及(3.23±2.30),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0.78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及75%。DWI组PCa病人15例,BPH病人38例。在取b值1000s/mm。时,PCa与BPH的ADC值分别为(0.783±0.14)×10^-3mm^2/s及(1.39±0.15)×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下面积0.86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8.1%及91.5%。【结论】MRS及DWI均是无创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查,在PCa筛选方面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DWI诊断效能高于MR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类型与早期强化率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分析病变增强后血流动力学特点,包括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及96s、144S早期强化率。结果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762,AUC值(ROC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083;96S早期强化率(%)的灵敏度为0.526,特异度为0.857,舯C值为0.7193;144S早期强化率(%)的灵敏度为0.737,特异度为0.857,AUC值为0.8534。结论在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方面,96S、144s早期强化率与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三者相比:96S、144S早期强化率的特异度较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灵敏度较高;144S早期强化率的AUC最大,即144S早期强化率的诊断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代谢特征,探讨MRS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28例PCa和36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MRS所见。MRI分析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肿瘤侵犯程度等。MRS测量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的峰值、(胆碱+肌酸)/63橼酸盐[(Cho+Cr)/Cit]的比值。结果:PCa中有22例在BWI像上有明显的PCa征象,其中18例侵犯精囊,14例侵犯膀胱,13例侵犯盆腔周围骨组织,5例侵犯直肠,5例盆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并部分相互融合成团;余6例未见明显的PCa征象。MRS上将前列腺分成6个区,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癌点归入相应分区。每例取4个体素(癌点或MRI上疑点),64例中一共取256个体素进行测量,PCaCit峰值均明显下降,Cho峰值均升高,标记出手术或穿刺活检取材癌区的(Cho+Cr)/Cit平均值为2.3612±1.91178,增生的波谱形态和癌相反,(Cho+Cr)/Cit平均值为0.6290±0.590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P=0.000〈0.05)。结论:MRI能对PCa定位,了解侵犯部位及转移情况。MRS能根据MRI提示的病变及可疑部位进行定量分析、显示其代谢情况。MRS在MRI形态的基础上能提高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3T场强下采用体线圈行前列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1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 MRS)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40名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于3T场强下仅用体线圈行前列腺MRS检查。结合穿刺病理及T2WI分区将外周带体素分为正常、癌灶体素,计算各体素(胆碱+肌酸)/枸橼酸[(Cho+Cr)/Cit]。分析比较外周带正常及癌灶体素(Cho+Cr)/Cit,绘制用于诊断外周带癌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经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8例,外周带59分区有癌灶;不典型增生或前列腺上皮内瘤4例;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结核1例。正常外周带体素(Cho+Cr)/Cit比值为0.50±0.12,外周带癌灶体素(Cho+Cr)/Cit比值均数为1.57,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16.58,P〈0.001),确定外周带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的Az为0.968,其切点值为0.67(敏感度90%,特异度89%,P〈0.001)。结论3T场强下仅采用体线圈采集^1H MRS能反映外周带癌灶代谢变化,对外周带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增强后多体素1H—MRS研究肿瘤强化区、强化边缘区的细胞代谢,探讨’H—MRS对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27例颅内肿瘤患者,包括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12例,单发转移瘤15例,行常规MRI和增强后多体素。H-MRS检查。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对比。比较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转移瘤强化区及强化边缘区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对侧正常脑组织肌酸(NAA/Cr—n)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增强后多体素。H—MRS提示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转移瘤强化区均出现NAA/Cho和NAA/Cr—n降低,Cho/Cr升高,两种肿瘤强化区各项比值之间的比较,差异除NAA/Cho(P〈O.05)外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各个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转移瘤强化边缘区之间Cho/Cr比值分别为1.642±0.24和0.862±0.41,NAMCho比值分别为0.462±0.32和2.512±1.58,NAA/Cr-11比值分别为0.436±0.22和0.725±0.27,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增强后多体素1H—MRS结合常规MRI,有助于提高对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病变,其中前列腺癌(Pca)11例,前列腺增生(BPH)19例,对其MRI和MRS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可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 Cre).Cit值。结果11例PCa在T2 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7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 19例BPH在T2 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3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6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 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 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以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方法诊断前列腺癌,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1.5T磁共振设备,对48例患者分别测血清PSA含量、进行三维多体素MRS扫描获取各体素( Cho+ Cr)/Cit值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增生或前列腺癌.对前列腺癌患者,参考病理结果,将各体素分类为阳性体素与阴性体素;对良性增生患者,所有体素均归为阴性体素.对各患者PSA及各体素(Cho+ Cr)/Cit值进行方差分析;以病理结果及体素性质为金标准分别描画PSA及MRS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Youden指数最大为标准求得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两组血清PSA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PSA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最佳诊断阈值7.44,相应敏感度为1,特异度0.571;除外个体间差异,中央叶、外周带的阳、阴性体素( Cho+ Cr)/Ci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MRS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中央叶为0.652,外周带为0.821;最佳诊断阈值,中央叶为(Cho+ Cr)/Cit =0.64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12、0.71;外周带为(Cho+ Cr)/Cit值0.81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2、0.84.结论 血清PSA含量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无法判断肿瘤的位置;MRS对前列腺癌的定性价值不如PSA,但可提供肿瘤定位信息.特别是对于发生于外周带的前列腺癌,MRS具有较高的定性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直肠肿瘤患者行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及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比较DCEUS和DCE.MRI对直肠癌的检出率、定位准确性、对直肠癌术前超声T分期、N分期符合率以及肿瘤的增强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比较。结果35例患者,术前DCEUS和DCE-MRI的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均100%,DCEUS和DCE.MRI的T分期符合率分别为85.7%和82.9%,Kappa值分别为0.782(P〈0.001)和0.739(P〈0.001)。术前DCEUS和DCE-MRI的N分期符合率分别为77.1%和80.0%,kappa值分别为0.624(P〈0.001)和0.668(P〈0.001)。结论DCEUS和DCE-MRI均是术前诊断和评价直肠癌的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的MRI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的常规MRI表现、MR波谱(MRS)代谢特征及其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表现。方法对9例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患者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常规MR表现及其在MRS和DWI上的表现,测量中央腺体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CC/C]比值、中央腺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最小ADC值。结果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的CC/C值平均为1.04±0.28,范围为0.65~1.45;中央腺体ADC值平均为(1.48±0.18)×10-3mm2/s,范围为(1.16~1.67)×10-3mm2/s;最小ADC值平均为(1.15±0.10)×10-3mm2/s,范围为(0.99~1.25)×10-3mm2/s。结论 MRS和DWI对于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查找MRI与金标准(CT肺血管造影)比较诊断肺栓塞的诊断『生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应用QUADAS条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以评价MR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结果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595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7[95%CI(0.80,0.91)]和0.98[95%CI(O.96,0.99)],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7。结论MRI是一种比较好的评价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的MRI诊断:T2WI、DWI、MRS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探讨T2WI、DWI及MRS三种成像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在1.5T磁共振仪上采用体部矩阵线圈结合脊柱矩阵线圈行T2WI、DWI及3DCSI1H-MRS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直肠穿刺活检证实。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所得图像数据分区评估测量,采用5分制针对各分区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对三种扫描方法各自所得数据以及三种方法综合评分分别做ROC曲线分析比较,计算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结果 42例病例中15例经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27例为前列腺良性病变。252个分区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201个为良性,51个为恶性。各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z)如下:T2WI:88.2%、67.2%和0.848±0.030,最佳诊断界值为3;DWI:82.4%、81.6%和0.860±0.033,最佳诊断界值为4;MRS:84.3%、98.0%和0.961±0.016,最佳诊断界值为5;三者综合:96.1%、96.5%和0.978±0.009,最佳诊断界值为4。结论 T2WI、DWI及MRS三种方法均可以独立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三种成像方法结合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显著高于三种成像技术独立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一致性较好。在三种成像技术中,MRS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张娜 《磁共振成像》2010,1(4):313-316
近年来,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就这三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方法及其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能否在术前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比较常规T2WI与DCE—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术前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其中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22例,未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18例。所有患者均在GE1.5T Twinspeed HD MR扫描仪行盆腔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压脂、T1WI、DWI,快速三维容积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增强扫描(3DLAVA)。分析动态增强瞌线的各项参数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癌灶曲线上升速率。结果①对未进行术前治疗的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DCE—MRI与常规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66.7%,对环周切缘阴性判断准确性为88-2%和70.6%。T2WI及DCE—MRI均能发现直径≥2mm的淋巴结。②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再分期的准确性:DCE—MRI对T、N再分期的准确性可达86.4%:和81.8%,对环周切缘情况判断准确性为100%。而T2WI进行T、N再分期较困难。③治疗前癌灶的曲线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正常肠管;治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组原癌灶部略低于下段正常肠管,但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组癌灶部仍高于下段正常肠管。结论DCE—MRI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高,并能够准确判断新辅助治疗后痛周切缘情况。癌灶与参照肠管的上升速率比较有助于在术前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3.0T MRI检查,且获得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共234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7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1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报告及数据系统标准评估其MRI表现,记录病灶形态(非肿块/肿块)。若为肿块,则继续从肿块形状(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边缘(光滑/不规则/毛刺)、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记录病灶数目(单灶/多灶)。若为非肿块,则分析病灶分布形式(段样/区域样/弥漫)、内部强化特征(不均匀/点簇状/网状)。在T2WI上记录病灶信号特点(低或等/高/高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结果 78例三阴性乳腺癌中,69例为肿块样强化、9例为非肿块样强化。15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120例为肿块样强化、36例为非肿块样强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灶形态(P=0.035)、肿块边缘(P<0.001)、内部强化特点(P<0.001)及T2WI信号(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性乳腺癌更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边缘光滑、环形强化及T2WI上高亮信号。其中边缘、内部强化特点进入回归模型,比值比(OR)分别为3.279和4.57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证实,病灶表现为边缘光滑及环形强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结论边缘光滑及呈环形强化的肿块样强化为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较为特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常规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比较,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是否能进一步提高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 24例良性乳腺病变(22例女性)和31例恶性乳腺病变(27例女性)均进行DCE-MRI和IVIM检查。在常规DCE-MRI中计算初始强化率(IER)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IVIM中计算组织弥散系数(D)。结果恶性病变IER的平均值均高于良性病变(P<0.001),但D平均值均低于良性病变(P<0.001)。恶性病变中Ⅲ型TIC更为常见而Ⅰ型TIC更为少见。在鉴别诊断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D的曲线下面积(AUC)(0.98)、敏感性(93.55%)、特异性(100.00%)和诊断准确率(96.36%)最高。D和TIC联合使用的AUC高达0.99。结论在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IVIM较常规DCE-MRI更具优势。而IVIM和DCE-MRI结合使用将进一步提高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 MRI LAVA动态增强检查在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进程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RA患者35例,其中关节炎活动期20例,缓解期15例,进行碗关节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并将采集的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后处理,每位患者选取碗关节周围滑膜异常强化6个感兴趣区,获得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分别计算每个感兴趣区的滑膜强化率并取平均值,同时测量6个感兴趣区的滑膜厚度并取平均值.将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的滑膜强化率、滑膜厚度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将所有患者的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活动期的时间信号曲线为快速上升平台型,缓解期的时间信号曲线为缓慢上升型.活动期患者的平均滑膜强化率(2.27±0.56)与缓解期患者的平均滑膜强化率(1.04 ±0.4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平均滑膜厚度((5.9±0.4)mm)与缓解期滑膜平均厚度((2.9±0.6)mm)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滑膜强化率分别与ESR及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78和0.816,P值分别为0.02和0.01),滑膜厚度与ESR及CRP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06和0.402,P值均为0.05).结论: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形状、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对判断RA的活动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