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死亡1例。出院后随访8个月~3 a,2例肢体瘫痪者一般情况良好,余均恢复正常,均未再次发生脑静脉系统血栓。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多样,头痛为常见或唯一症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为较少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 ,常易误诊。我院 1990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CVST 6例 ,均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年龄 2 2~ 38岁 ,平均 2 8 3岁 ;发病时间 :妊娠 32 + 5周、妊娠 36 + 4 周、产后 2天、5天、6天、9天各 1例。原发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例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1例。既往分娩情况 :最少 0次 ,最多 4次 ,平均 2 2次。1 2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 6例 ,呕吐、视盘水肿各 5例 ,发作性四肢抽搐 4例 ,发热 3例 ,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30岁。因发热伴头痛、肌肉酸痛、呕吐 7天入院。患者于 7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体温 39 3℃ ,在卫生所行抗感染、退热等治疗 4天后 ,体温降至 37℃ ,但头痛逐渐加重 ,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行颅脑CT、X线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压力 330mmH2 O ,无色清亮 ,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压腹、压颈试验通畅。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 ,给予降颅压、抗病毒等药物治疗 ,头痛呈进行性加重 ,转我院。查体 :体温 36 5℃ ,意识清 ,精神不振 ,言语流利 ,颈部抵抗感明显 ,病理征未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影像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VST患者的综合影像资料,18例均行常规CT和MRI平扫,6例行减影法多层螺旋CT脑静脉成像(MSCTV),13例行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脑静脉减影法成像(3D CE-MRV),12例行DSA检查。结果 18例CVST患者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上矢状窦CVST 8例,横窦2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均受累2例。6例(33.3%)CT平扫可提供重要的影像表现,尤其是MSCTV更为直观。18例CVST患者MRI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血栓的不同信号,13例可见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间接征象。15例3D CE-MRV检查均发现CVST的血栓征象(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12例行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影像综合检查对CVST的早期发现、确诊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例均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发热8例,呕吐7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肢体偏瘫5例.6例行头颅CT检查,均发现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影,但均未能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空三角征.13例行MRI,能明确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影6例,此6例中增强扫描后呈空三角征5例(此5例可确诊CVST);13例均可见较有诊断价值的静脉性脑梗死征象.13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均能显示CVST病灶的静脉窦狭窄、闭塞或者充盈缺损.所有病例均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对于围生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或不伴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患者首先应想到CVST,及时行MRI及MRV以作出诊断,给予低分子量肝素等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栓塞的CT、MRI、DSA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栓塞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1例经临床确诊的静脉窦栓塞患者,全部行DSA检查,10例行CT扫描,MRI检查9例,MRA检查7例。结果:CT平扫诊断不明确,4例增强后,2例可见Delta征。MR检查可见静脉窦血管流空消失,其内可见高信号的血栓形成。11例DSA均提示窦未显影或显影不良。结论:MRI、MRA、DSA联合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12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头颅MRI和MRV是诊断CVT的主要依据。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脯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其具有发病快、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临床上CVST的死亡率较高,达20%~78%[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以寻求早期识别的征象及影像策略。方法:对62例经MR或/和DSA确诊为CVT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予抗凝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有60例有非特异性头痛,其中56例行MRI+MRV检查确诊为CVT的有54例,32例经DSA检查均确诊为DVT。结论:CV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MRV检查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DSA是诊断CV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血管内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经验.方法:分析我科20例行静脉窦置管溶栓治疗的CVST患者的术前、术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变化.结果:16例静脉窦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1例无明显变化.1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遗留轻微症状,6例症状部分改善,3例撤管时症状无变化,1例症状加重,CT示颅内点状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诊治方法,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等。结果:20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大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颅压综合征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头痛17例、视力障碍8例、肢体乏力麻木10例、癫痫发作6例。CVST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根据19例患者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renography,MRV)或数字成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去除1例无效数据)发行,血栓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15例(78.9%),累及上矢状窦9例、橫窦15例、乙状窦14例;脑实质损伤8例(40%)。经抗凝、降颅压和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症状完全消失/缓解)17例(85%),无效3例(15%),病死2例。结论:CVST发病率低,容易漏诊和误诊,头痛、视力障碍、癫痫和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孤立性头痛和孤立性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黑朦)患者需警惕CVST;D-二聚体检查阴性不足以排除CVST诊断;CT和MRI检查对CVST有重要提示作用,经静脉造影检查(MRV或DSA)发现血管腔内血栓是CVST确诊的关键;早期诊断,规范的抗凝治疗和积极的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成像(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11例患者中,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是诊断CVST的良好方法,可以旱期准确无创的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5.
16.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及CT在诊断脑硬膜静脉窦血栓中的价值。方法:20例经MRI及MRV(其中15例曾行CT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的病人,着重观察静脉窦内异常信号、脑肿胀、脑实质内异常信号及有无乳突炎等。结果:15例行CT扫描病人中,7例可见脑内异常密度影,1例可见上矢状窦增宽,有高密度影充填,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11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直窦或乙状窦血栓7例,左横窦及乙状窦血栓1例,右侧乙状窦血栓1例。SE序列显示脑实质内异常信号8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高信号影14例。结论:硬膜窦内高信号影可提示本病,而MRV与原始图像结合在诊断静脉窦血栓及随访观察中有极大的价值,T1WI在显示脑肿胀、出血等方面优于T2WI,但T2WI对于乳突炎的显示又明显优于其他序列。磁共振检查的优越性是CT及血管造影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CVST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多表现为头痛,可伴有癫疒间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头颅CT示静脉窦高密度改变及脑实质异常信号,MRI示静脉窦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DSA示静脉窦狭窄、血流中断或不显影。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1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于高颅压伴或不伴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RV或DSA检查,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2月收治7例误诊的C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因意识障碍、癫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3例;因头痛、呕吐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因胸闷、呕吐误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时间1~30 d。均经CT静脉造影(CTV)检查确诊,予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CVST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及时行头颅CT及CTV等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远期预后,并探索与不良结局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登记的方法,对纳入的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连续性随访。研究的初级终点指标是发病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改良Rakin评分〉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与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52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6个月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5%和7.7%,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率为29.9%。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颅内实质病灶[OR=14.62.,95%CI(2.36,90.36)],确诊延迟〉16天[OR=13.14,95%CI(1.90,90.84)]与CVST患者6个月的结局独立相关。结论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在我国仍是一种致死致残性疾病,远期预后较国外报道差,原因可能与本组患者确诊时间晚,延误了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20.
Two cases of headache during pregnancy were associated with MRI findings suggestive of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The findings, however, were atypical, and of un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typically does not occur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trimesters (less than 10 percent of reported cases). Thus, these two cases are doubly unusual. The correct significance of these equivocal MRI findings of possible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must be understood so that unnecessary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therapies are not employed, and so that 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what may otherwise be a typical vascular headache syndrome may be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