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复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胆囊复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86.4±11.6)ml]显著高于A组[(44.9±16.1)ml](P<0.05)。B组7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可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组(A组)和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组(B组),各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7.3±12.5)mL,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45.8±15.7)mL,B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中6例中转开腹,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术中无中转开腹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类患者所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部分切除术在不同类型的复杂胆囊病变中均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对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识别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1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87例,采用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43例,采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3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未出现中转开腹情况。A组的手术时间(69.75±25.64)分钟、术中出血量(4.40±4.02)ml、住院时间(4.49±1.01)天、拔管时间(3.15±0.83)天,有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的手术时间(72.33±29.14)分钟、术中出血量(4.19±2.83)ml、住院时间(4.42±0.88)天、拔管时间(3.09±0.72)天,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造影用药过程中无药物过敏现象以及其他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ICG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术者更好地识别胆囊三角,增加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与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急性胆囊炎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其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为慢性组,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50例为急性组。对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或造瘘率、胆囊完整切除率、手术并发症(胆管损伤和术后胆瘘)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慢性组(94.16±31.05)min,急性组(70.06±23.46)min;术中出血量:慢性组(100.00±30.67)m L,急性组(60.00±15.83)m L;术后住院时间:慢性组(6.30±2.78)d,急性组(4.50±1.23)d。慢性组与急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手术:慢性组3例,中转率6%(3/50),急性组0例,中转率为0;中转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慢性组3例,急性组1例。变更手术方式(中转开腹+造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胆管损伤、术后胆瘘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未完整切除,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慢性组10例,急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患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完整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但在中转手术方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意分离结扎胆囊动脉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腹腔镜非特异分离结扎胆囊动脉"(非特异法)60例患者(A组)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物夹使用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中转率等情况。结果:A组无一例中转开腹;B组中转3例,中转率5%,均为胆囊炎症期,三角区水肿、粘连严重,分离寻找胆囊动脉时因渗血多而影响视觉,分离、解剖三角区时分离钳不小心划破、撕断血管大出血被迫中转开腹止血。A组术后无胆漏患者,B组术后2例出现胆漏;两组均无肝外胆道严重损伤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物夹使用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法"相比,"非特异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耗材使用少等优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不必特意分离结扎胆囊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Zeus手术机器人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Zeus手术机器人胆囊切除组(A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B组),每组20例。结果A组擦镜次数(1.1±1.0)次和调整术野时间(2.2±0.7)min显著少于B组(4.5±1.5)次,(7.5±1.2)min。A组解剖动作次数(337±86)次和操作失误率(10%)少于B组(389±94)次,(25%)。A组手术时间(104.9±20.5)min和系统建立时间(29.5±9.8)min显著长于B组(78.6±17.1)min,(12.6±2.5)min。两组术中出血量(35.6±25.2)ml∶(31.8±16.4)ml和术后住院天数(2.8±0.8)d:(2.8±0.7)d相近,均无术后并发症,各有1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手术机器人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手术时间长,但术野控制能力好,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中1例患者因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导致解剖困难,1例因胆囊床出血镜下止血困难,均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为85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n=43)与B组(n=42),A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通气时间、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2天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均是安全、有效的,但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操作更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LC,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12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其中5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观察组),55例无手术史(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住院费用更高(P0.05),但两组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40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按发病到施行手术时间分为4组:72h内为A组(262例),72h ~ 96h为B组(28例),96h ~1周为C组(72例),1周~2周为D组(40例);通过比较4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中转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最佳手术时机.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分析、Pearson Chi-Square检验或连续校正或Fisher确切概率.结果 成功施行LC340例,中转开腹62例;发生并发症20例.A、B、C、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2±10.3)、(44.1 ±11.7)、(75.4±12.4)、(112±11.9) min,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331),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出血量分别为(21.8 ±10.4)、(22.7±10.8)、(55.6±13.2)、(108.9±21.5)ml,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423),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1.3)、(4.4±1.6)、(4.8±2.1)、(4.8±2.3)d,无统计学差异(P=0.873);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1±1.4)、(7.5±1.9)、(11.2±1.9)、(16.7 ±2.1)d,A、B组无统计学差异(P =0.416),与C、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中转率分别为15.3%、17.9%、15.3%、15.0%,无统计学差异(P=0.987);并发症发生率3.1%、7.1%、6.9%、12.5%,无统计学差异(P=0.261).结论 急性胆囊炎发病96h内施行LC为最佳时机,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分为3组,均行EST联合LC,随机并按其EST术后手术时间分为3组。分别于EST术后3d(A组),7d(B组),30d(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ST术后7d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间(51.00±2.31)min明显较A组(34.70±2.24)min、C组(34.43±2.51)min延长(t=0.002,P〈0.01);中转开腹率10.0%(6/60)较A组1.7%(1/60)、C组1.7%(1/60)明显增高(t=0.028,P〈0.05);术中出血量(50.43±3.90)ml较A组(28.86±3.35)ml、C组(28.57±3.40)ml明显增多(t=0.0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T术后30d组腹腔镜胆囊切除住院总费用(15250.57±1006.67)元较A组(10093.29±496.05)元、B组(10845.86±744.27)元明显增加(t=0.002,P〈0.01)。结论EST术后3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可降低手术难度与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小切口开腹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保胆取石(/息肉)术的82例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41例)及小切口开腹保胆取石(/息肉)术(4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手术。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62.7±15.2)min,小切口组平均(57.5±13.8)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1±1.5)ml、(16.7±4.2)h和(5.5±0.6)d,小切口组分别为(9.8±2.0)ml、(24.5±4.8)h和(8.7±0.8)d,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完全腹腔镜组出现胆囊区积液1例;小切口组出现右侧肝肾隐窝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获随访1年,B超检查示胆囊结构正常,未出现结石(/息肉)复发病例。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2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206例患者完成胃癌D2根治术,4例(1.9%)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208±38)mltL(300±52)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2.9±0.7)d比(3.9±1.8)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2.8±6.2)d比(15.6±6.8)d,P〈0.05],但手术时间长[(258±42)min比(193±30)min,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5±1.9)枚/例和(25.8±1.5)枚/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17/201)比8.5%(15/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6/210)比2.8%(5/180),3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37.8%,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非外伤性脾肿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非外伤性脾肿大而进行脾切除的患者40例,其中2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为腹腔镜(LS)组,18例行传统开腹的脾切除术作为开腹组(OS),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S组中2例(9.1%)患者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6例患者于腔镜下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4例患者于腔镜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OS组中7例患者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3例患者同时行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的脾重量、体积以及长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L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OS组,但LS组术中失血量和术中输血的例数均也少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LS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1.8(d),小于OS组的10.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LS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2%,要低于OS组的38.9%(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非外伤性脾肿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 X-CONE 单孔腹腔镜和传统多孔腹腔镜行脾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分析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9 月经 X-CONE 单孔腹腔镜脾切除 12 例( A 组),应用传统多孔腹腔镜脾切除 19 例( B 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标本取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指数 ( VAPS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美容效果评分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A 组无中转为传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病例,两组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两组病例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指数( VAPS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 组病例手术时间( 168.4 ± 67.7 ) min 明显长于 B 组手术时间( 105.4 ± 21.7 )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57,P < 0.05 ).而两组病例标本取出时间,A组( 4.1 ± 1.1 ) min少于 B 组( 9.9 ± 3.0 )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4.91,P < 0.01 ).术后美容效果评分 A 组( 7.9 ± 1.1 )分优于 B 组( 6.4 ± 1.0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89,P < 0.01 ).结论经 X-CONE 单孔腹腔镜行脾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相当,美容效果突出,为患者提供了另一个微创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其中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桑宏阳  李宏 《消化外科》2014,(5):341-344
目的探讨经耻骨联合上入路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7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54例,胆囊息肉18例。30例经耻骨联合上人路行LC(新方法组);42例行单孔LC(单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切口满意程度和美容效果。采用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新方法组2例患者改行传统Lc,单孔组1例患者改行传统Lc,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新方法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满意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为(28±3)min、(23±10)mL、(2.0±0.5)d、(4.3±0.5)分、(5.8±0.8)分;单孔组分别为(39±4)min、(24±10)mL、(2.0±0.6)d、(3.9±0.5)分、(5.9±0.9)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2,2.423,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1,0.000,1.760,P〉0.05)。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后无出血、胆汁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使用镇痛药物。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患者对术后切口满意程度较高,切口无炎症反应、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耻骨联合上入路LC安全、可行,术后瘢痕隐蔽、不明显,与单孔Lc比较,手术时间短、操作容易、患者对术后切口满意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间3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组),与同期32例直肠癌行开腹直肠前切除术(开腹组)作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151.8±19.2)ml,明显少于开腹组(236.5±43.9) ml,P=0.000;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236.7±16.2)min,长于开腹组的(195.9±10.9)min,P=0.000;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为(2.4±0.6)d,早于开腹组的(2.9±0.5)d,P=0.001;且住院时间短(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7%(2/30)、31.3%(10/32),P=0.014,腹腔镜组吻合口漏1例、肠梗阻1例,开腹组吻合口漏2例、肠梗阻3例,开腹组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和切口疝各1例,术后发生肺不张1例;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1.95±1.73)枚,开腹组为(11.65±1.40)枚(P=0.465);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腹腔镜组为(4.46±1.19) cm,开腹组为(4.58±0.68) cm(P=0.647);下切缘阴性率均为100%,术后病理分期及生存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仍较高(P<0.01).结论 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根治效果与开腹术一样彻底,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在学习曲线内长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