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来8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统计、分析,为今后的儿科护理工作找出依据,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80例儿科护理差错及其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护理工作、一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没有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及现阶段我院护理人员的缺乏等多种原因导致在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结论我院应扩充护理人员的数量,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教育、培训,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其种类,并提出有效对策,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发生于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相关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制定保证护理安全的对策。结果: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8%(32/486),主要类型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检查延误和错误给药等,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欠缺沟通技巧和配合意识等。结论:为保证儿科护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保证患儿安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盛素巧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86-1987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完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9~2011年度护理系统上报的157例不良事件,对其类别、发生原因、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①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输液有关事件、沟通不良事件、跌倒/坠床;②主要原因是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沟通不良、评估不足及宣教不全面;③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结论重抓核心制度落实和流程管理,完善不良事件防控机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护士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强化一级质控组织督导职能、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是降低不良事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齐雯俊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9-1400,1402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高传染病患者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某二级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呈报的79起护理不良事件,从分类、发生原因、与护士资历、发生时间、科室、病种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①护理不良事件前5位分别是给药错误、压疮、标本错误、输液相关事件、管路滑脱。②主要原因分别是不遵守操作规程,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③护士资历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④对新发传染病人、重病人在评估和沟通及自身知识方面存在显著不足。⑤不良事件发生在交接班时,尤其是在8:00和12:00左右。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对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按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加强护理人员对新发传染病及重病人的防治知识培训,强化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考核,增强沟通意识提升评估沟通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儿科病房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对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人员进行分类,总结出现的原因。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9例,主要的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健康宣教缺乏等。同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防止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管理和护理人员培训,加强对患儿的健康宣教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成因分析,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报护理部的134起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就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最高率为给药错误,占51.49%;工作2年内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3.29%;发生时段最高为8:00~ 12:00.发生原因为落实制度不严格、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评估沟通不足和护士自身因素等.结论 建立组织安全文化,优化人力资源组合,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和能力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匡莉萍 《中外医疗》2012,31(33):160-161,163
目的通过不良事件原因及特点分析,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二甲医院发生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前3位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管路滑脱、跌倒、压疮。②主要原因分别是宣教不足、评估不足及未认真查对。③护理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及15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④白班出错率高。结论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是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的前提条件。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宣教,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工具,强化护士宣教及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整体风险意识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从系统中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徐玉霞 《重庆医学》2018,(1):111-113
目的 探讨手术科室发生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住院、手术环境,保证手术患者顺利康复.方法 回顾该院2015年手术病区护理系统上报的7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分级、发生原因、时间特点及护理人员职称特点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锐器伤、非计划拔管、跌倒.主要原因是岗位职责未落实、培训不够、沟通不良、评估不足.年资较低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 医院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进行弹性排班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儿科专科医院上报的91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订防范措施,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6月某院护理不良事件,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发生的时间、事件分级、事件责任人、护士的工作年限、发生不良事件的患儿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坠床、给药错误、其他(病历记录错误、体重测量错误、忘松止血带等)、压伤、管路滑脱、医嘱相关、跌倒为不良事件的主要类型,04:00~07:59、08:00~11:59、16:00~19:59为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段,不良事件级别以玉级为主,不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为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护士工作年限以1~5年、10年以上护士为主,发生不良事件的患儿年龄以>1~6岁、6岁以上患儿为主。结论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制订防范措施,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护理系统上报的35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①护理不良事件前二位是护士行为问题、患者人身安全问题.②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③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9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①护理不良事件前二位是护士行为问题、患者人身安全问题.②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③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对我科发生的留置针拔针后出现皮下淤青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以小见大,目前护患沟通、护士的危险预判能力和输液相关事件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占有重要比例,成为护理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隐患,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及危险预判意识和技巧,严格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根因分析能有效的找出问题,并对先前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127起护理不良事件。结果排在前三位的不良事件依次是给药错误、遗忘治疗、沟通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知识经验缺乏,沟通表达能力欠缺;不良事件中,护士发现79起,医生发现28起,患者或家属发现20起。结论制定预防措施,提倡人人参与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氛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对我科发生的留置针拔针后出现皮下淤青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以小见大,目前护患沟通、护士的危险预判能力和输液相关事件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占有重要比例,成为护理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隐患,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及危险预判意识和技巧,严格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根因分析能有效的找出问题,并对先前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 2013年10月发生的21例护理不良事件,找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相关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告知、宣教、沟通不到位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等有关。为避免小儿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伦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做好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改变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小儿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针对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重点环节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对笔者所在科2007-2011年发生56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发生率、原因等分析。结果:妇产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易发因素主要存在于违规操作占33.93%、评估不足占17.86%、能力不足占14.29%、沟通不良占10.71%等方面。结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多,护理人员涉及面广,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护理系统上报的54例管道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管道固定不牢;同时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是中午和夜间。结论为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87例,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给药相关、跌倒、液体外渗、管道相关、血标本采集相关、专科知识缺乏、护理文书书写等事件。主要原因为:巡视观察不到位、查对不认真、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沟通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操作未按流程执行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为:1年内占34.48%,2∽5年占57.47%,5∽20年占6.90%,21∽30年占1.15%。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A班占50.58%,P班占24.14%,N班占17.24%。结论:应关注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陈玉萍 《当代医学》2016,(28):118-119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妇产科2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分析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后进行改进和纠正,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评估不足,1例为违规操作,不良事件发生率1.82%;对照组有21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6例为沟通不良,4例为评估不足,7例为违规操作,4例为能力不足,不良事件发生率19.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不良、评估不足、违规操作和能力不足是造成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观察组有1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66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总满意率达99.09%;对照组有19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5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32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总满意率82.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进行护理,进而降低了提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的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