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12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5岁0.6 ml/(kg·d),5岁以上10 ml/d;对照组58例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5~10 mg/kg,两组均静脉滴注,疗程为3~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总有效率84.48%.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热、流涕、咳嗽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9例6个月~10岁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热毒宁注射液)和对照组(病毒唑)。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3、5天发热、流涕、咳嗽评分及综合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流涕、咳嗽的有效率及缩短上述表现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5天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于改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热、流涕、咳嗽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在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 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两个组别的发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疗效,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周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12-811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l/(k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皮疹消退,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d静脉滴注,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有效率、热退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79-3079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d),1次/d,疗程为3 d;对照组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0.5~0.8 ml/(kg·d),1次/d,疗程为3 d;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23%、61.11%和94.52%、8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门诊诊断的2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3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巴韦林注射液的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较短,总有效率较高(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均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洪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13-3613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82例,好转14例,无效12例.对照组有效38例,好转7例,无效63例.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给药,热毒宁组和对照组均在急性期发病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ml 0.9%生理盐水10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4万U α-糜蛋白酶4000U 0.9%生理盐水10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2组患者均采用吸嘴式氧气雾化吸入器。结果止咳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62.1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喘促排痰困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并可浸润呼吸道黏膜,有效的维持了气道生理防御机能,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法给药,热毒宁组和对照组均在急性期发病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0.9%生理盐水10 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0.9%生理盐水10 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2组患者均采用吸嘴式氧气雾化吸入器.结果 止咳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62.1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喘促排痰困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并可浸润呼吸道黏膜,有效的维持了气道生理防御机能,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10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84/90),高于对照组45.4%(3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张寅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04-430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予以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及病毒唑配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6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3 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组(55例)用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1·d-1静脉滴注,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7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并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局部治疗,鼻咽部各1次,4~6 h/次。对照组给予炎琥宁5~10 mg/(kg.d)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罗玉慧 《临床医学》2012,32(12):88-89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手足口病普通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1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9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 15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1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9d.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2%,对照组为4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93.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10.87%)发生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疗,治疗组采用病毒唑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两组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住院d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94例M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蒿芩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M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孙玉辉 《临床医学》2011,31(6):90-9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痰热清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主要观察体温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体温及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