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不规则乳头(合并憩室50例、手术后43例、无明确病因的肠腔走行异常10例)的胆总管结石(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103例不规则乳头的C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间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34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3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BD组);35例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 E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网篮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网篮碎石后取石,少数巨大结石无法一次性取石仅放置塑料支架.结果 96例ERCP成功;EST小切开联合EBD与单纯EST比较,虽然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出血发生率(P<0.05);较单纯EBD,则显著提高了一次性取石成功率(P<0.05),减少了碎石网篮使用率,且明显降低了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不规则乳头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成功率仍较高;EST小切开联合EBD对不规则乳头CDS患者维持了较高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 balloon dilatation,EPBD)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LEST+EPBD)三种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3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EST组,n=228例)、乳头气囊扩张术组(EPBD组,n=36例)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乳头气囊扩张术组(LEST+EPBD组,n=134例),比较分析三组的取石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单枚结石平均最大直径、术后短期(24 h内)血淀粉酶的改变,以及近期(术后1周内)并发症如胰腺炎、出血、穿孔、胆道感染和远期(术后2年内)并发症如反流性胆管炎、结石复发等情况。结果三组性别组成、年龄、住院天数,取石成功率和一次取石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ST组比,EPBD组和LEST+EPBD组住院费用较高,且LEST+EPBD组费用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ST组及EPBD组比,LEST+EPBD组的结石直径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近期并发症比较,EPBD组胰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LEST+EPBD组与ES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近期并发症如高淀粉酶血症、出血、穿孔、胆道感染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中,反流性胆管炎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EST+EPBD组结石复发率较ES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疗效及对病人血清胆红素水平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病人8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行sEST联合EPBD治疗;对照组45例,行sEST治疗。比较两组取石情况和术后一般指标,术前及术后1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实验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2.86%,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碎石器使用率和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4.76%和2.38%,对照组分别为20.00%和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7.85±2.17)天,对照组为(9.72±2.8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血清TBil及DBil水平分别为(156.06±51.27)μmol/L和(92.85±29.7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71.72±56.48)μmol/L和(105.42±34.81)μmol/L,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T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病人可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碎石器使用率和结石复发率,病人术后恢复较快,且能有效改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以来采用EST、sEST+EPBD两种方法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全组共计272例,151(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21(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sEST+ EPBD),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对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主动取石,均全部一次性取尽结石,无自然排石.两种方法取石效果相同,sEST+ 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ST组7.94%(12/151),sEST+EPBD组2.47%(3/121),EST组明显高于sEST+ EPB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4,P<0.05).结论 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2例,EST组采用单纯乳头大切开;ESBD组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用直径15 mm的柱状气囊扩张,2组再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观察2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取石时间、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病例的胆管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相似;EST组和ESBD组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4.2%和96.2%(P=1.000),取石时间分别为(30.38±10.51)min和(26.31±8.59)min(P=0.033),碎石器的使用率分别为28.8%和11.5%(P=0.028),取石次数分别为19和10(P=0.049)。EST组发生并发症5例(轻度胰腺炎3例、中度出血2例),ESBD组发生轻度胰腺炎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SEST+EPL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结石大小、数量、机械碎石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乳头小切开(SEST),再行大球囊扩张术(EPLBD),然后行胆总管取石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5例一次取石成功,8例经两次ERCP操作后取石成功,3例取石失败;术后无穿孔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术后4例出现胆道感染,3例出现轻型胰腺炎,2例死亡。结果 发现:结石大小及数量与操作次数及并发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机械碎石在结石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中使用率明显增高(P<0.05);采用机械碎石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头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患,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31例患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患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中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将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和EST+EPBD组,每组9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与EST组比,EST+EPB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总取石成功率,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少于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0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PBD(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组、ESBD组,再行取石治疗。观察3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清除时间、多次取石数、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T、EPBD和ESBD组I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和100%(30/30)(P=0.160),结石清除时间分别为(21.50±6.69)min、(22.97±6.62)min和(17.77±4.37)min(P=0.004),碎石器使用率分别为36.7%、30.0%和10.0%(P=0.048),多次取石数分别为23、25和16例(P=0.027)。3组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分别为8、4和1例(P=0.036)。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 31例患者 ,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 ,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 3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EPBD ,共排除结石37颗 ,4例行 2次扩张术 ,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 ,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安全、无创、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内镜下球囊扩张(EPBD)不同扩张时间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胆总管结石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2例)、B组(21例)、C组(18例),球囊扩张时间分别为30 s、60 s、180 s,所有患者术后观察48 h以上,根据各组残石率比较不同球囊扩张时间取石的有效性,通过各组术后并发症(胰腺炎、出血、穿孔、高淀粉酶血症等)的发生率比较不同球囊扩张时间的安全性。结果 三组除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随球囊扩张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外,三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残石、胰腺炎、出血、穿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ST联合EPBD短时间扩张和长时间扩张具有相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操作过程中适当缩短球囊扩张时间。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经EPBD探查取石治疗的10例拟诊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结果: 10例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胆总管结石,在按常规行ERCP时,发现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并经EPBD后取出结石,结石大小均在0.5cm左右.3例病人行ERCP时未能肯定胆总管内有否结石,经EPBD后用网篮及气囊探查未取出结石.全组病人行EPBD均获成功,无因内镜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EPBD保留了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会引起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的出血、穿孔以及日后的胆肠返流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有望替代部分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以14 mm 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TPBD)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直径14 mm ALATS球囊PTPBD治疗的CBDS患者,其中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CBDS最大径8~29 mm,19例最大径<14 mm (小结石组),21例≥14 mm (大结石组)。记录技术成功率、推石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38例(38/40,95.00%)技术成功、2例技术失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推石时间16~62 min,平均(31.83±10.84) min。38例技术成功者中,术后6 h 30例诉轻度疼痛,6例感中度、2例诉重度疼痛,经对症治疗后均于48 h内缓解。围手术期未见胆管或肠管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直径14 mm ALATS球囊用于PTPBD治疗CBDS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e reviewed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CBD) stones in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treated laparoscopicaly
during the past 9 years (1990–1998)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reatment, to elucidate
reasonabl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harboring CBD stones. We conclude that the most rational management of CBD
stones is that which is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CBD, which, in turn, depends on the siz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stones. The cystic duct in patients with a non-dilated CBD is narrow, because the size of the CBD depends on the size and
number of stones that have migrated through the narrow cystic duct, and the stones in the non-dilated CBD are therefore usually
small in size and number. Patients with a dilated CBD, however, are good candidates to undergo single-stage laparoscopic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therefore, even if complete removal of stones has failed in patients with non-dilated CBD, further choledochotomy
is not carried out, and a C-tube is placed through the cystic duct for a subsequent postoperative transduodenal approach,
because 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BD exploration and choledochotomy may not be always feasible in those patients with non-dilated
CBD, and spontaneous migration of small stones into the duodenum is frequently noted. In fact, some stones demonstrated on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ms were not revealed by post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In contrast, retained stones detected postoperatively
were successfully removed by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 the 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technique
(EPBDT), or postoperative cholangioscopy (POCS) without any injury to the sphinter of Oddi. With this approach, we believe
that the causes of stone recurrence can be avoided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Aug. 21, 1999; accepted on Sept. 2, 19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结合乳头气囊 扩张(EPBD)对胆汁中胰淀粉酶、脂肪酶含量的影响,以验证SEST+EPBD后可能存在的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并研究不同直径球囊扩张与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胆石症入院的患者,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SEST+球囊扩张组(n=90)和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n=48)。前者根据球囊直径大小 再分为SEST+小球囊扩张(直径< 12 mm)和 SEST+大球囊扩张(直径 ≥12 mm)两个亚组。分别在SEST前 或胆总管切开前抽取胆汁5 mL,术后第5天经T管或鼻胆管(ENBD)抽取胆汁,检验胰淀粉酶、脂肪酶含 量。结果 与同组内术中胰淀粉酶、脂肪酶比较,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术后第5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 SEST+EPBD组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 SEST+EPBD组术后第5天胰淀粉酶、脂肪酶较胆 道探查+T管引流组上升(P<0.01), SEST+EPBD组胆肠反流阳性率明显高于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P< 0.01)。而 SEST+大球囊扩张组和SEST+小球囊扩张组之间胆肠反流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EST+EPBD术后早期由于Oddi括约肌损伤,可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但球囊扩张的大小与十二指肠液反 流情况无明显的关系。故用ERCP处理困难的大结石时,行SEST结合大球囊扩张是可行的,并不会引起术 后早期更为严重的胆肠反流。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病人,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人肠道。结果 31例病人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