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缝合(PS)+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因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三种微创治疗方式的术前、术中、术后及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的差异评价三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ALT、术前TBil、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个数和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TBIL、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较LCBDE+PS组和LCBDE+T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但中转率高、术后禁食时间长、ALT恢复慢;LCBDE+PS组较ERCP+LC组和LCBDE+TD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三组间的住院费用ERCP+LC组>LCBDE+TD组>LCBDE+PS组。结论 ERCP+LC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和使用抗生素时间短的优点,也存在手术中转率较高、术后禁食时间长的缺点。LCBDE+PS组较LCBDE+TD组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上疗效的对比.方法 对本院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的6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LC+EST者有33例,LC+LCBDE者有3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费用、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EST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 copic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LC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1例行LC+LCBDE,156例行LC+EST;对比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残石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LC+LCBDE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但住院时间稍长,两组中转开腹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联合LCBDE及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病情允许时LC联合LCBDE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LC两种联合术式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分析术式优越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114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LCBDE组以及ERCP/EST+LC组。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患者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早期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比较,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 vs 92.9%,P>0.05);并发症方面,LC+LCBDE组残石率,胰腺炎、胆管炎、腹胀发生率均低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C+LCBDE组在住院费用、耗材费用、术后GIQLI生存质量和患者手术耐受性方面均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住院时间、胆漏发生率方面,ERCP/EST+LC组优于LC+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术式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与ERCP/EST+LC术式手术成功率相近,但LC+LCBDE术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费用少、患者耐受性好、术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行LCBDE治疗的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以同期行EST治疗的7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大于90%,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与EST组相比,LCBDE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0%时9.86%.结石残留率3.13%对15.49%,结石复发率1.56%对12.6%,均低于EST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与EST相比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上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低的优势,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LC+ 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LC+ LCBDE术和EST+ 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C+ LCBDE术者127例,行EST+ LC术者105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 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 LCBDE组(P<0.01).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对于胆总管直径<1.0 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病人宜采用EST+ LC术式;对于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病人应首选LC+ 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剖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OC+ECBD)3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89例分别采用OC+ECBD(O组)、LC+LCBDE(L组)和EST+LC(E组)治疗,其中O组132例、L组36例、E组121例,比较3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 3种术式的结石残留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E组(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无明显胆管感染或急性胰腺炎者适合选择LC+LCBDE.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剖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OC+ECBD)3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89例分别采用OC+ECBD(O组)、LC+LCBDE(L组)和EST+LC(E组)治疗,其中O组132例、L组36例、E组121例,比较3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 3种术式的结石残留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E组(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无明显胆管感染或急性胰腺炎者适合选择LC+LCBDE.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剖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OC+ECBD)3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89例分别采用OC+ECBD(O组)、LC+LCBDE(L组)和EST+LC(E组)治疗,其中O组132例、L组36例、E组121例,比较3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 3种术式的结石残留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E组(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无明显胆管感染或急性胰腺炎者适合选择LC+LCBD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剖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OC+ECBD)3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89例分别采用OC+ECBD(O组)、LC+LCBDE(L组)和EST+LC(E组)治疗,其中O组132例、L组36例、E组121例,比较3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 3种术式的结石残留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E组(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无明显胆管感染或急性胰腺炎者适合选择LC+LCBD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不同特征,选择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OC+OCBDE)、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ERCP+LC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三种术式,评价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5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石的特征如数量、大小、位置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OC+OCBDE组43例,ERCP+LC组43例,LC+LCBDE组39例。比较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成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结石残留率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术后胆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残留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OCBDE、ERCP+LC、LC+LCBDE三种术式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式,OC+OCBDE组是经典的传统术式,虽创伤大但可以作为后两种术式失败的有效补救方式;ERCP+LC组保持了胆管的完整性,LC+LCBDE组保护了Oiddis括约肌的功能;因此术者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自身技术和医院设备条件作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LC组62例和LC+LCBDE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RCP+LC组与LCBDE组在手术成功率(83.87%vs 90.00%)、术后住院天数[(7.86±3.41)d vs(6.31±2.95)d]、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8.3%vs 97.8%)、30 d内再入院率(3.4%vs 2.2%)相关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RCP+LC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LC+LCBDE组高(25.4%vs 11.1%,P=0.042);ERCP+LC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及感染,后者并发症则为胆漏、胃肠功能恢复欠佳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这两种微创术式均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院自身技术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ST+LC组(54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和开腹+引流组(54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治疗),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EST+LC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引流组(均P<0.05);EST+L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引流组,远期疗效优于开腹+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C组,n=46)与SILC(SILC组,n=38)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置管率及留置时间、术后6 h疼痛指数、术后体温变化、术后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率、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SILC组中32例成功完成手术,LC组中44例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两组均发生1例胆漏。两组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率及置管时间、术后体温大于37.5℃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手术时间优于SILC组(P0.05),SILC组术后疼痛评分、肠道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率、术后住院时间优于LC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间小于72 h者可作为SILC的手术适应证。与LC相比,SILC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康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两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费用。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2002年至2009年符合入选条件(年龄在20~75岁之间,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纯胆总管结石,既往无胆道手术及EST病史,无严重全身合并症)的胆总管结石病例共177例,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和EST组。其中开腹手术组62例,EST组11 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ASA分级、术前有无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术前有无合并症,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取出结石的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残余结石发生率,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为50~300 min(M=110)、出血量10~300 ml(M=60)、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4~96 h(M=48)、腹痛持续时间0~96 h(M=48)、住院时间8~70 d(M=21)、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8.1%、手术费546~2498元(M=1503.2);EST组手术时间为10~120 min(M=25)、出血量2~40 ml(M=10)、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48 h(M=3)、腹痛持续时间0~144 h(M=0)、住院时间5~56 d(M=17)、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40%、手术费2028~5728元(M=20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T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腹痛持续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但围手术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手术费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和胃镜三镜联合在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道镜、胃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BD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的治疗方式;对照1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方式;对照2组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道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三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引管拔管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单次结石取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腔感染、出血、胆漏、窦道断裂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胆道镜、胃镜三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取石+BD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痛苦小,术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近期随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224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ERCP/EST联合LC,84例)、B组(LC联合LCBDE,76例)、C组(开腹术,64例)。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完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采用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采用F检验,数据用( ±s)来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组及B组上述指标均优于C组(均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1.3%、12.5%(χ2=7.1110, 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ERCP/EST联合LC、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后禁食天数、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二者均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而LC联合LCBDE的疗效相对更为显著,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 complicat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CCW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CCWC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C+LCBDE组51例、LC+ERCP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LC+LCBDE组患者给予LC+LCBDE治疗、LC+ERCP组患者给予LC+ERCP治疗,记录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以及住院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LC+LCBDE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LC+ERCP组、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LC+ERCP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依次为3.364、3.732、3.401、2.704、2.945、2.524,均P0.05);LC+LCBDE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胆管积气发生率、胆管炎发生率分别显著低于LC+ERCP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值依次为4.113、3.479、3.206、2.767,均P0.05)。结论 LC+LCBDE治疗CCWC疗效可靠,与LC+ERCP以及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相比较,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胆管积气发生率、胆管炎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