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联合断流术(改良Sugiura 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经验.结果 近期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 例,肝功能不全3 例,胃功能障碍2 例,胃瘘、胰瘘均为1 例,切口感染1 例,腹腔感染1 例,脾静脉血栓3 例.结论 减少术后并发症应注意:譹訛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譺訛合理地把握手术时机;譻訛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症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急症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全组男25例,女5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病例,全部均有脾功能亢进表现,肝功能Child A级11例,Child B级19例,前20例施行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后10例施行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结果 全组术后均检出白血球升高,25例血小板计数超300×109/L,25例术后平稳恢复,5例肝功能明显减退,大量腹水、少尿,2例轻度黄疸,经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27例(90%)得到1~3年随访,在17例改良Sugiura手术中3例再出血,1例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2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后10例选择性改良Sugiura手术均无再出血表现.结论 改良Sugiura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有效手术,选择性改良Sugiura式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治疗更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联合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策略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为(59.50±22.43)×109/L,术后第2周血小板计数为(136.01±70.41)×109/L(P<0.05).术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32±1.25)×109/L,术后第2周白细胞计数为(9.63±3.36)× 109/L(P<0.05).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以及脾动脉结扎前后门静脉压力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使用肝癌切除联合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可以缓解脾亢情况,有益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改良Sugjura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共对15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改良Sugiura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近期死亡5例,病死率3.29%,主要死亡原因为腹腔出血、严重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近期再出血率1.31%(2/152),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3.8%(21/152),随访121例(82.3%),平均随访时间(48±28)个月.术后5年再出血率为6.61%,肝衰发生率为2.47%,病死率为3.31%.结论 改良Sugiura术式并发症少,远期再出血率低,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 28例患者中,肝功能为Child A级18例,Child B级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增大和脾功能亢进.8例采用选择性血流阻断切除肿瘤,20例采用第一肝门阻断切除肿瘤,其中采用左或右半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0例,左肝和(或)右肝不规则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例.结果: 术后6例于半年内死亡,12例于3年内死亡,8例仍在随访中,1年后失访2例,术后随访病例中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脾功能亢进得到改善.结论: 术前充分改善肝脏功能,肿瘤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204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0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4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发生PVT30例,未发生PVT174例;发生PVT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血液流速及术后并发症与未发生PVT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脏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VT的发生率明显比脾脏切除患者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液流速及术后并发症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脾脏部分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断流术后P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严重门脉高压症的手术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手术(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1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或不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联合手术组为肝癌伴严重门脉高压症行联合手术的患者,对照Ⅰ组为肝癌伴轻度门脉高压症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对照Ⅱ组为肝癌不伴门脉高压症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对比各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结果 .结果 116例患者仅对照Ⅰ组的1例术前肝功能评分为Child C级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死亡;联合手术组术后腹水发生率高于对照Ⅱ组.3年随访中116例患者共死亡63例:联合手术组远期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联合手术组与对照Ⅱ组的远期生存相仿.而无论是联合手术组还是对照Ⅱ组的远期生存率都优于对照Ⅰ组.结论 联合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严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安全有效手段;对伴轻度门脉高压的肝癌患者仅行肝切除术,其术后出血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差,故时此类肝癌患者亦应重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腹部放置3个套管,脾周韧带及脾门用超声刀解剖,脾门血管用Endo GIA夹闭离断.结果: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血小板明显上升,从平均36×109/L[(17~56)×109/L]升至437×109/L[(316~624)×109/L],随访7~24个月血小板均大于100×109/L.结论: 超声刀、Endo GIA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已使腹腔镜脾切除术成为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膜后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例肝功能Child A、B级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自体脾移植组和切脾组。自体脾移植组采用自体带蒂脾组织腹膜后移植联合改良的食管下段横断术,切脾组则采用脾切除联合改良的食管下段横断术。以患者术前的情况为对照,在术后2~6 个月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脾扫描、肝功能、血清促吞噬素(tuftsin)及IgM水平。结果 术后第6天切脾组死亡1例,术后第10天脾移植组出现再出血1 例。自体脾移植组术后血清tuftsin、IgM水平高于切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腹膜后自体脾移植能维持脾脏的基本免疫功能,且能长期存活,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胃脾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脾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GSSP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SSPH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方式. 结果 GSSPH主要病因为胰体尾肿瘤和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后腹膜淋巴瘤.术前明确诊断5例,手术7例. 结论 GSSPH是一种能够治愈的疾病,通常伴有胰腺疾病、脾功能亢进和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但肝功能正常.行病灶切除加脾切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脾功能亢进10例患者采用手助腹腔镜行改良Sugiura联合断流术.结果本组10例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89.5 min,平均出血量141 ml.术后全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0.5 d.结论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降低了手术难度,有效地控制出血,是值得选择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强调合理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总结400余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前的各种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术式选择、手术操作要点以及恰当的术后处理. 结果: 本组病例在合理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后,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 最佳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发生率及血栓发生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28例因门静脉高压症行选择性断流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1)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手术前后均与门静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术前与血小板数目呈负相关,但术后无明显相关性.(2)选择J生断流术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较高,且术后6个月内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有所上升.结论 选择性断流术患者术后较长时间内,尤其是术后6个月内,应积极随访门静脉系统血栓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随访到3个月.对照组累计PVT发生率56.7%置管组为16.7%,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脾静脉置管输入肝素溶液对体循环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影响.结论 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P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获得临床治愈,单纯睥切除术1例,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例,脾切除术加胰体尾切除术3例,脾切除术加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例.3例胰腺肿瘤患者均于出院后5个月到18个月内死亡.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再出现门脉高压症.结论 手术是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首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症是外科领域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Sugiura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最佳的术式.开腹改良Sugiura手术显示了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的报道较少[1-3].我们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完全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的资料,并选取同期进行的15例传统开腹改良Sugiura手术患者资料作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因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合并胆汁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胆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32例患者中,死亡3例,总死亡率9.4%.其中,15例Child A级患者均接受同期手术治疗,术后出血率为0;Child B级患者经保守治疗后9例接受手术治疗,有1例因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中6例为分期手术,术后随访期间无再出血.Child C级患者仅接受简单引流手术和内镜下止血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另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根据患者肝功能分级,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原位脾脏切除在择期脾脏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位脾脏切除在择期脾脏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间实施的原位脾脏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原位脾脏切除采用保持脾原位状态下离断胃短血管和脾门血管.结果: 无术中及术后死亡,仅1例发生脾窝感染和胸腔积液,无胃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原位脾脏切除在择期脾脏手术特别是门静脉高压合并巨脾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胡建平  陈军  林斌  吴松  冯伟  石鑫 《腹部外科》2010,23(6):350-352
目的探讨改良的Sugiura手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运用。方法自2001年7月至2007年12月普外科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120例,58例急诊行改良的Sugiura手术,47例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延期15例行改良的Sugiura手术。结果105例急诊手术者术后均立即获得确切的止血效果;改良的Sugiura手术组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并发症轻微;术后两组病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Sugiura手术并未增加手术风险,近期、远期疗效满意,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用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功能ChildA、B级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脾移植组和切脾组,脾移植组采用自体带蒂脾组织腹膜后移植联合改良的食管下段横断术,切脾组则采用脾切除联合改良的食管下段横断术;以患者术前的情况为对照,在术后2~8个月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脾扫描、肝功能、血清Tuftsin、IgM水平.结果术后第六天切脾组死亡1例,脾移植组出现再出血1例;两组血清Tuftsin、IgM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肝功能的影响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脾自体移植后能够长期存活,并能够维持脾脏的基本免疫功能,是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