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化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n=39)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n=39)行硬化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中治疗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CEAP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硬化疗法可减少创伤和并发症,预后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 of lower extremities,VV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纯性VV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穿压力弹力袜治疗并普及VVLE的相关健康知识及调护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行针刺和火针治疗,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对患者进行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和生活质量调查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并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较同组治疗前比较,VCSS评分均下降,CIVIQ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观察组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91%优于对照组的8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单纯性VVLE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安全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腔内激光闭合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及地奥司明术后巩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对大隐静脉行高位结扎术以及剥脱术,术后进行加压巩固治疗。观察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及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注射,术后加压并予口服地奥司明辅助巩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采用静脉疾病临床分类系统(CEAP)、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CEAP临床分级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CEAP临床分级较术后上升发生率为26.67%(8/30),明显多于观察组6.6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VCSS评分为(1.89±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0.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TNF-α、IL-6浓度差值较术前明显减少[TNF-α(16.86±3.91) pg/mL vs (7.34±4.99) pg/mL;IL-6(31.96±9.78) pg/mL vs (5.81±4.11) 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及地奥司明术后巩固治疗能够明显减少CEAP临床分级与VCSS评分,短期疗效与常规手术治疗相当。同时,其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复发率,远期疗效显著,可能与抑制TNF-α、减少IL-6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鹏 《黑龙江医学》2021,45(8):791-793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7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36).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行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CIVIQ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用时、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神经损伤、皮下血肿、患肢疼痛、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CIVIQ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CIVIQ评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痔高频干结术后引发肛周肿痛的有效性.方法 接受痔高频电干结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在肛门肿痛部位直接照射,同时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 对照组仅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肛门水肿平均积分与疼痛平均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口服草木犀流浸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痔术后创面水肿与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分段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32.7±4.5)min与(54.9±5.7)min]、术中出血量[(37±13)ml与(91±27)ml]、术后疼痛VAS评分[(1.4±0.3)分与(3.1±0.5)分]、术后住院天数[(7.2±1.4)d与(13.9±2.0)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P<0.05),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P<0.05);术后第2周末的V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第4周末(P<0.05),CIVIQ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第4周末(P<0.05)。术后第2周末、术后第4周末,观察组VC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CIVI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6%、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48-50
目的探讨硬化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30例采用硬化疗法治疗为研究组。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切口数目等。术后3个月随访CEAP分级,观察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数目均≤4个,对照组有6例切口数目≤4个,13例5~10个,6例11~15个,5例≥16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随访CEA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化疗法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与传统手术疗法相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草木犀流浸液片剂在痔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1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术前1天开始服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剂,3片/次,3次/日,连续应用6天;对照组手术方式与治疗组相同,但不服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剂。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疼痛、肿胀、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肛门区疼痛、肿胀、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P〈0.05)。结论:痔术后应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剂,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有效,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膝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膝下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取43例行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的膝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43例同期行改良膝位结扎分段抽剥术的膝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berdeen varicose vein questionnaire, AVVQ)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enous clinical severity, VCS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AVVQ评分、V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VVQ评分、V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4.441,P<0.05)。 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改良膝位结扎分段抽剥术可有效减少膝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髂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55例下肢DVT患者经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后,髂静脉远端主干静脉完全通畅,髂静脉残留狭窄>50%者74例患者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45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对照组29例髂静脉未植入支架。观察指标为深静脉通畅率,CEAP分类法中临床分级(C)变化,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计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变化及生活质量调查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6月-24月,行静脉造影或彩超检查,实验组40例,对照组27例,实验组终点通畅率为87.5%(35/40),1年累积通畅率为86.0%,对照组终点为29.6%(8/27) ,1年累积通畅率为54.8%。CEAP分类法中临床分级(C)术前术后差值,实验组为1.61±0.21,对照组为0.69±0.23。随访终点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术后两组差值,实验组为7.57±0.27,对照组为0.69±0.23。CIVIQ调查表终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髂静脉支架对下肢DVT导管溶栓术后治疗髂静脉病变能够提高深静脉的通畅率,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316例(411腿)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扎联合硬化组(n=114,150腿)、硬化剂组(n=89,116腿)、结扎组(n=113,145腿).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硬化剂组给予局部硬化剂注射,结扎组患者单纯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由患者填写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berdeen varicose vein questionnaire,AVVQ)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由上级医师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VCSS)对患者静脉曲张及溃疡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溃疡术后所需愈合时间,测量溃疡面积,统计治疗1、3个月及6个月后溃疡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3组AVVQ及VC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术后两项评分较另两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联合硬化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26.87 ±12.60)d,低于硬化剂组的(32.75±14.84)d及结扎组的(30.36 ±13.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45).3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溃疡与术前相比逐渐缩小(P<0.05),且结扎联合硬化组溃疡相比另两组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多卡醇硬化治疗能够有效治愈大隐静脉曲张所致下肢静脉性溃疡;联合治疗在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愈合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纯硬化剂注射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腔内射频消融术(RFA)和高位结扎抽剥术(HL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房于2018 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住入院的56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病人,观察组共纳入280例(330条腿)行腔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同期280例(335条腿)接受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均联合点式抽剥和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比较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结束后住院的时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比率(大腿血肿、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隐神经损伤),并比较两组术后1周、1月、1年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期、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评分(AVVSS)及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总量、手术结束后总的住院时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的比率(大腿血肿、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隐神经损伤)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CEAP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VCSS评分及AVVS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对照组在术后1年再通率方面高于观察组,两组在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内射频消融术与高位结扎抽剥术相比,已经成为一种同样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可降低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符合条件的100例在腰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腹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曲马多注射液组)。在患者要求镇痛治疗时,试验组予以腹针疗法镇痛治疗(取穴水分、关元、气海、气海下三星针、下风湿点、天枢,留针15~30 min),对照组予以曲马多注射液0.1 g肌注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0.5 h、1 h、2 h、3 h分别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肢体活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各时点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治疗后0.5 h试验组对VAS评分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其他时点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时点2组患者的肢体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镇痛药物人均用量为(0.013±0.034 1)g,对照组为(0.103±0.017 7)g,试验组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具有与曲马多注射液相似的镇痛效果,而起效比曲马多注射液要快,且具有副反应小、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易于实施、无痛等优点,是混合痔术后镇痛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肠内免疫营养(EIN)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生存质量(QOL)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分为EIN组(n=56)和肠外营养组(PN组,n=54).EIN组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经中心静脉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生存质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等.结果 (1)术后EIN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PN组(P<0.05),症状项目得分显著低于PN组(P<0.05).(2)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肺炎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时间等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1,P=0.431).(3)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以总体健康状况为代表)与临床各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呈负相关(P=0.000),其中EIN组相关系数绝对值高于PN组.结论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EIN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8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试验组关节疼痛的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活动受限VAS评分和晨僵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WOMAC评分和JOA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芪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三芪组、氯沙坦组、中西结合组,每组各20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三芪组给予三芪颗粒治疗,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中西结合组给予三芪颗粒和氯沙坦钾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各组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2周及24周后,3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的改善作用优于氯沙坦组(P0.05)。(2)治疗24周后,氯沙坦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2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SCr、eGFR等肾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三芪组eGFR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的肾功能损害有加重趋势;组间比较,三芪组及中西结合组在改善SCr、eGFR等肾功能指标方面优于氯沙坦组(P0.05)。(4)治疗24周后,氯沙坦组、三芪组、中西结合组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90.00%、84.21%,西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5.00%、63.16%。组间比较,三芪组和中西结合组的中医疗效优于氯沙坦组(P0.05),而3组的西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期间,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三芪颗粒对慢性肾炎在改善证候积分、保护肾功能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三芪颗粒未见明显降尿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1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2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疗程5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结果】(1)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0.0%和55.0%。治疗组及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并可降低血清总IgE水平,起到稳定疗效,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均显著下降(P0.05),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