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的老年人群,入组时纳入2 381人,随访丢失263人,5年随访结束时共2 118人被纳入基线分析,平均年龄71.7岁,51.1%是男性。根据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进行分组,其中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根据处方记录入组时服用阿司匹林者,非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入组后观察期间未服用阿司匹林者。研究中观察的主要结果为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次要结果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安全性结果包括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和其他部位的出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阿司匹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阿司匹林组共1 015人,非阿司匹林组1 103人。5年随访结束时,阿司匹林组381人、非阿司匹林组491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心绞痛、心肌梗死)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血管死亡与全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胃肠道出血(4.2% VS 2.4%)和胃肠道不良反应(16.1% VS 8.3%)高于非阿司匹林组(P < 0.05)。阿司匹林组与非阿司匹林组比较,服用阿司匹林 < 13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和37~48个月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P < 0.05),而服用阿司匹林49~60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效性逐渐降低,并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降低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各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其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PLT、MPV、PAR、PT、aPTT与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PT与aPTT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AR、MPV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16.2%(P0.05)。结论对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血液抗凝效果,降低疾病复发机率。  相似文献   

3.
高龙  叶日兵  田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892+955-892,955
长期口服抗凝药可以导致致命性脑出血,现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8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53岁-74岁。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脑梗死和(或)冠心病史,并长期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片等扩血管类药物6个月-7年。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广受关注。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仍会发生动脉血栓形成事件,因此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发生机制、检测方法、预防措施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祉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149-149,153
目的 观察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三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独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Mo 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NIHSS、Mo CA评分项目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Mo CA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0 d、6个月和12个月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接受规范阿司匹林应用的患者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此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产生AR的机制亦复杂,可能涉及血小板聚集过程的多个环节。基因多态性影响蛋白的结构或构象,从而影响阿司匹林对不同个体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AR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介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AR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期望未来临床中进行AR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使得临床医师有可能按照基因多态性的特点,以制订个体化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对可能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预测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旸  李存江 《北京医学》2016,(5):421-423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3~10月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并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入组前所有患者查血尿酸作为基础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服药3个月及6个月时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平均(62.3±2.9)岁,体重平均(67.1±3.8)kg;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平均(63.3±2.9)岁,体重平均(66.1±3.7)kg.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增加(P=0.012,0.026);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增加(P=0.029,0.018).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较治疗前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12%,16%;P=0.027,0.006).结论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会造成血尿酸水平的增加,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但是造成这种作用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对于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至少要在服药3个月时复查血尿酸,以便调整治疗.在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的时候,应动态观察,监测血尿酸水平,经过权衡利弊后,根据风险/效益而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证实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观察多个因素和阿司匹林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1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2天内完成首次静脉血采集,之后除接受同等治疗外,所有患者服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0天,服用最后一剂后24 h内完成第2次采集.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AR)存在,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AR发生率为8.73%,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为26.21%,阿司匹林敏感(AS)为64%.在AR或ASR患者中血小板聚集与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等因素无关.结论 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若有AR存在,应及时换用其它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长期服用,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未来抗血小板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刘莎  康蓓  郭荷娜  杨芾  杨谦 《医学综述》2021,(15):2962-2966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及死亡的首要原因.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而阿司匹林抵抗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与阿司匹林本身、血小板以及相关酶类有关,未来针对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usage of aspirin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evaluate the correlated factor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not taking and irregularly taking aspirin. Methods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all stroke survivors who have formerly been diagnosed with a cerebral infarction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in our hospital. We investigated their use of aspirin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follow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spirin usag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and non-treatment groups. In addition, the reasons for not taking or irregularly taking aspirin were analyz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1240 patients were studied, including 367 (29.6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73 (70.40%) cases in the non-treatment group. In addition, 201 (16.2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been regularly taking aspirin (50-325 mg of aspirin daily) for 1 to 3 years or long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not taking aspirin in this study were related to patients' concerns regarding the side effects of taking aspirin (46.45%), as well as the doctors' inadequacy in informing their patients to take aspirin (38.71%). The major reasons for patients to irregularly take aspirin were that the doctors did not notify the length of aspirin usage to their patients (41.57%), and that doctors did not prescribe aspirin upon the patients' follow-up visit (26.51%). Conclusio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patient's compliance for aspirin consumption is to promote the guidelines for stroke treatment and to relay these advances in stroke therapy to the patient. Chin Med J 2009; 122(2): 165-1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入住本院的脑梗死患者253例,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跟踪随访并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血脂及阿司匹林抵抗等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和高血脂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另外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需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每日服用100mg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阿司匹林100mg/d剂量对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脑梗死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的缺血性卒中病例581例,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以出现脑出血、第2次脑梗死、胃肠道出血为研究终点,观察2组脑梗死再发及出血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对2组中首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第2次脑梗死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参加随访患者545例,其中服药组260例,未服药组285例。服药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P=0.002,RR=0.516,95%CI=0.312~0.739);2组脑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23,RR=1.233,95%CI=0.692~2.197);2组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227,RR=3.288,95%CI=0.340~31.814)。服药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P=0.010,RR=0.616,95%CI=0.289~0.893);服药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出血发生率与未服药组腔隙性梗死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269,RR=0.852,95%CI=0.657~3.611)。结论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包括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100 mg/d进行二级预防,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脑梗死的复发,且没有明显增加出血不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对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科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诊断为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确诊狭窄率≤50%,给所有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归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组(双抗组),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患者归为单联抗血小板药物组(单抗组).搜集入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残损量评分(NIHSS评分)及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1年内mRS评分情况、卒中复发及不良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共搜集151例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单抗组及双抗组分别为52、99例,排除10例失访患者,最终分别纳入48、93例患者进入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单抗组与双抗组同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8.3%、2.1%)、非同侧卒中复发率(分别是2.1%、1.1%)、病死率(分别为4.1%、2.1%)无明显差异(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11.8%)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侧卒中复发组与卒中未复发组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46.70±5.16)%、(34.70±9.31)%,斑块面积分别为(86.15±17.15)%、(44.88 ±52.59)%,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不稳定斑块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颈动脉狭窄≤50%的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Systematic 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关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筛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符合标准的RCT,包括脑梗死或TIA患者8619例,治疗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4315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43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OR=0.84,95%CI0.730.97,P=0.02)及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1 0.690.97,P=0.02)及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1 0.690.92,P=0.002),而主要出血发生率(OR=0.91.95%CL 0.730.92,P=0.002),而主要出血发生率(OR=0.91.95%CL 0.731.14.P=0.41)和病死率(OR=0.90,95%CI 0.781.14.P=0.41)和病死率(OR=0.90,95%CI 0.781.04,P=0.16)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进行卒中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现状及分析。方法 对我院252例老年房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高危因素的分布,对比服用华法令和阿斯匹林等抗血栓药物后,患者脑卒中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高龄患者(≥75岁)的患者中,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机率比65~75岁组的患者显著增多;其中,48例接受华法令治疗,185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华法令组脑卒中发病率同阿司匹林组比较显著下降;华法令组并发非致死性出血机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中,年龄本身是个高危因素,随着年龄增大,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几率增多;对于持续性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华法令比阿司匹林效果明显,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华法令的使用率仍较低,且监测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对普外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9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普外老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73例未用抗凝药物的普外老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9.6±4.7)ml,对照组为(11.0±3.3)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长期口服会增加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对普外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29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普外老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73例未用抗凝药物的普外老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9.6±4.7)ml,对照组为(11.0±3.3)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结论 阿司匹林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长期口服会增加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200例缺血性脑卒中门诊患者二级预防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现况.方法 对200名脑卒中门诊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等高危因素的知晓情况、服药情况及控制情况进行询问和检查.着重了解抗血栓药,特别是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和未服原因.结果 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占被调查者的28.5%,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43.3%,有10%的被调查者从未检测过血糖;被调查患者的戒烟率为27.3%;戒酒率为39.7%.结论 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