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本院妇产科患者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了解专科医院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对630例妇产科患者输血前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实验。结果检出HBSAg阳性6例(0.95%)、抗HCV阳性1例(0.16%)、梅毒阳性2例(0.32%)、抗HIV初筛阳性后按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确认无1例阳性。结论本院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病指标阳性率较低,明显低于综合医院,通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为新生儿提早做好预防保健,有利于患者治疗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对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责任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清新蝶呤与ALT检测在无偿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蝶呤(Np)与ALT在无偿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3800名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测定血清Np浓度和血液筛查标志物(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和ALT),血清Np浓度、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ELISA方法,ALT检测采用速率法,对Np和(或)ALT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检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EB病毒抗体和结核抗体。结果剔除4项传染性指标(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抗体)阳性的标本,并剔除Np和ALT交叉阳性标本后,对Np和ALT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两组阳性率比较P<0.05;对于Np和(或)ALT阳性标本分别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EB病毒抗体和结核抗体,两组3项检测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新蝶呤比AL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较低的阳性率,对于其他未知病原体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价值;新嘌呤作为传染性标志物比ALT更特异,可作为献血者筛查的附加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献血人群4项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我们对开封市2008年1月-6月无偿献血人群血液4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做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2008年1月至6月到本站献血的9542名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岁。献血主体为军人、农民、工人、大中专院校学生、机关干部和个体经营者。1.2方法1.2.1检测仪器Microlab STAR全自动样品处理器;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瑞士)。1.2.2检测试剂HBsAg、抗-HCV、抗-HIV、梅毒初检、复检。均采用ELIEA法,献血前进行HBsAg快速检测。初检试剂HBsAg、抗-HCV、抗-HIV、梅毒,复检试剂HBsAg、抗-HCV、梅毒,抗-HIV,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初复检试剂同时检测为反应性者才判断为阳性。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确认试验由开封市疾控中心完成。2结果见表1。表1开封市无偿献血人群4项血液标志物检测结果例数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阳性(%)梅毒阳性(%)合计(%)008年1月16126(0.37)10(0.62)04(0.25)20(1.24)008年2月1165...  相似文献   

4.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99-100
目的探讨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在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5000份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选标本均采用ELISA法对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试剂盒列出的操作方法进行。结果本文所选5000份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总的阳性例数为315例,总的阳性率为6.3%(315/5000)。HBsAg阳性例数为196例,阳性率为3.92%;抗-HCV阳性例数为92例,阳性率为1.84%;抗-HIV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0.5%。结论患者在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术中医务人员感染,并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本地术前、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类(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标志物.结果 10 035例患者中HBsAg 24.6%、抗-HCV 2.96%、抗-HIV 0.58%、梅毒0.01%.结论 将HBsAg、抗-Hcv、抗-HIV、梅毒作为术前、输血前必检项目,有利于避免医源性传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闵宗素  唐斌  周里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34-1435
目的 探讨对妊娠妇女进行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848例妊娠期妇女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848例妊娠期妇女中HBsAg阳性37例,抗-TP阳性46例,抗-HIV阳性1例.结论 在妊娠期检测HBsAg、抗-TP,抗-HIV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最大程度地减少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幼儿感染,进一步改善妇女、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用血者在受血前进行经血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024例用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共检出HBs Ag阳性62例,抗-HCV阳性15例,梅毒螺旋体阳性6例,ALT不正常31例,其中14例ALT不正常受血者同时为HBs Ag阳性。结论对输血者在用血前进行经血传染性标志物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对住院患者行乙肝表面抗原f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5100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9.06%、0.78%、0.02%、1.20%,总阳性率为11.06%,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三项(P〈0.05);不同年度感染性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相关传染病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普通科室住院患者共2994例,其中抗-HCV、抗-HIV、HBsAg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检测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结果在普通科室的住院患者2994例的相关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抗-HCV 4例(0.13%),抗-HIV 1例(0.03%),HBsAg 334例(11.16%),梅毒11例(0.37%)。结论医院对普通科室住院患者进行此4项检测十分必要,检测结果可及时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增强自身保护,尤其在各种手术、治疗与有创检查时十分重要,是防止职业感染患者的必要手段,是协助诊断的重要指标,对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及患者间的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昂  苏湘晖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17-1818,1820
目的 通过对岳阳市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病检验结果的分析,探求无偿献血管理的有效方法,从根本上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岳阳市无偿献血者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病检验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85%上升到2010年的2.65%.抗-TP、抗-HIV、抗-HCV不舍格率呈上升趋势,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检测项目不舍格主要集中在抗-HCV、抗-TP、HBsAg.结论 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HBsAg的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75例输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21%,抗-HCV阳性率为2.36%,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1%。结论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16-3717
目的:分析输血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检测结果.方法:对我院640例受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ASA)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r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75例(11.7%(,抗-HCV阳性10例(占1.56%);抗-HIV1+2型阳性1例(0.15%);抗-TP阳性3例(占0.47%);输血前四项总阳性89例(13.9%).结论:对输血前进行感染疾病的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陈锦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56-257
通过对廉江市人民医院输血前患者进行的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等传染性疾病进行检测,了解当地的输血前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概况,以避免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被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的983例输血前胡怎会进行抗-HIV、抗-HBV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通过使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进行初选,再通过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对初筛结果的确认。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为15.3%,共150例;梅毒抗体经TRUST检测为阳性率为2.05%,共为20例,在经过TPPA确诊阳性率为1.80%,共18例,抗-HCV阳性率为0.38%,共4例;抗-HIV阳性率为0.07%,共1例。输血前常规的血清检查,通过四项感染指标可以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了输血的安全,可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预防职业暴露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拟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本地区患者中输血前四项传染指标阳性所占比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使患者对自己输血前的检测有明确的认识,这样能帮助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感染血液性疾病。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以来共19366例拟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结果:HBsAg阳性1014例,阳性率为5.23%;抗-HCV阳性192例,阳性率0.99%、抗-HIV阳性258例,阳性率1.33%;TRUST阳性85例,阳性率0.44%;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RUST)法。结论: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通过比较分析,本地区艾滋病毒感染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统计数字[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下半年5600例患者进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总阳性率为12.17%,其中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48%、抗-HCV0.34%、抗-TP 1.07%、抗-HIV0.017%、抗-HAV 0.26%。结论对输血和手术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控制感染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输血人员输血前感染标志物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的2400例输血人员,输血前检测他们的4项感染标志物参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7.4%,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0.3%,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1.8%,抗-TP(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率为0.04%。有12种模式检测乙型肝炎二对半。结论输血前检测输血人员的感染标志物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并促进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的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指标的感染情况,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感染。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683例输血前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率为11.5%,其中HBsAg阳性率为9.84%,抗-HCV阳性率为1.57%m,抗-HIV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1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并可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沈旭 《哈尔滨医药》2011,31(2):110-111
目的 探讨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的现患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法检测2893例术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所有检测项目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同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br〉 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别、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7628例患者中,总阳性6316例,总阳性率13.26%。其中HBsAg阳性4308例,阳性率为9.04%;抗-HCV阳性772例,阳性率为1.62%;梅毒-TP阳性1212例,阳性率为2.54%;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TP男性略高于女性;抗-HCV、梅毒阳性率TP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可发现隐性感染者,为临床治疗、经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