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月龄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比较,优选合适骨质疏松模型的大鼠月龄。方法将3、6月龄大鼠分别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大鼠只行腹部切口,不切除卵巢。造模后20周,对所有大鼠的腰椎和股骨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并取血清进行E2和T含量测定。结果3月龄、6月龄模型组腰椎和股骨BMD分别与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3月龄组造模后腰椎和股骨BMD下降率〈25%,6月龄组造模后腰椎和股骨BMD下降率〉25%;6月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BMD均显著高于3月龄相应组别的BMD(P〈0.01);3月龄、6月龄模型组大鼠B含量与同月龄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T含量均有上升,但3月龄组T含量上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组T含量上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模型组大鼠E2/T比值与3月龄模型组大鼠相比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考虑,选择6月龄的雌性大鼠作为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动物优于3月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不同部位骨的骨密度(BMD)的影响,并探讨中药复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全程给予中药复方(含刺五加、熟地黄、牛膝、牡蛎等)水煎剂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则仅给予与中药组等量、等形式的牡蛎(均以等量醋酸水解);自第2周始,模型纽和中药组均以尾部悬吊模拟失重3周。第4周末大鼠被处死后,分别测量其7个不同部位骨的BMD,其中头盖骨和第二胸椎用浮力法测量,第四腰椎、肱骨、股骨、桡尺骨和胫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头盖骨BMD显著增加(P〈0.05),胸椎、桡尺骨、肱骨无变化(P〉0.05),腰椎、股骨、胫骨BMD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腰椎、股骨、肱骨BMD显著提高(P〈0.05,P〈0.01),同时胫骨BMD有提高趋势,而头盖骨、桡尺骨、胸椎无变化(P〉0.05)。结论3周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全身BMD变化呈现特定趋势,头部BMD提高,上肢及第二胸椎BMD保持不变,第四腰椎及后肢BMD下降;中药复方对缓解失重骨质疏松、纠正失重性骨钙再分布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L-6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地塞米松肌注15月龄雌雄性大鼠诱发骨质疏松。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健脾活血组。用排开丙酮法测各组BMD,用放免法测各组血清IL-6。结果:模型组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政党对照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组BMD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IL-6水平明显代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可减少IL-6分泌,降低血清IL-6水平,从而发挥抗骨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蛇床子总香豆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影响以及与血钙、磷、维生素D代谢和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 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OVX)。实验动物分为模型对照组(OVX组,摘除卵巢、不作大鼠处理)、蛇床子总香豆素治疗组(治疗组,摘除卵巢后用蛇床子总香豆素治疗)、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对照组,摘除卵巢后用雷洛昔芬治疗)、假手术组(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检测大鼠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值(BMD)、股骨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血清IGF-1和25-OH维生素D以及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含量。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均较OVX组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治疗组较对照组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治疗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值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显著。各组血淋巴细胞VDR含量无明显变化,与OVX组相近(P〉0.05)。结论 蛇床子总香豆素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且血清IGF-1及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值升高,但对VDR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仙灵骨松胶囊防治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阿仑膦酸钠)防治糖皮质激素(GC)诱发的骨质疏松症(0P)的作用,并对其临床疗效、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需长期服用G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和预防组(预防1组及预防2组),分别给予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副作用等。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骨钙素(BGP)、尿吡啶啉(U—PYD)/Cr、尿脱氧吡啶啉(U—DPD)/C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血钙、血磷的变化不明显(P〉0.05);预防1组、预防2组患者用药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血BGP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U—PYD/Cr、U—DPD/Cr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钙、血磷的变化亦不明显(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防治GC所致OP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仙灵骨松胶囊疗效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补肾益精方延缓老年雄性大鼠骨与脑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补肾益精方延缓老年雄性大鼠骨衰老与脑衰老的作用,探讨此方延缓整个机制衰老的机制。方法 40只2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4月龄本底对照组、30月龄增龄对照组、补肾益精方低剂量组、补肾益精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自24月龄给药至30月龄。各组相应处理以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骨参数(左侧股骨近段、中段、远段的骨密度和右侧股骨的弯曲断裂载荷)以及脑参数(脑组织M受体结合容  相似文献   

7.
补肾健脾活血方药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中药分别用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观察比较疗效。方法:使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方法制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同时分别给予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观察模型动物血钙、血磷、血AKP等理化指标,全身、椎及股骨臂密度(BMD),并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补肾中药干预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钙、血磷、血AKP等均高于模型组(P<0.05),腰椎及股骨BMD以及三点弯曲试验值也高于模型组(P<0.05),但整体BMD和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健脾中药干预的模型大鼠血钙等高于模型组(P<0.05),腰椎、股骨BMD以及部分三点弯曲试验值也高于模型组(P<0.05),但全身与股骨BMD和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活血中药治疗组大鼠血钙高于模型组(P<0.05),全身各部位BMD以及至点弯曲试验和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诸健脾和活血中药,补肾中药能更明显地缓解由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强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法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悬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实验周期21d。实验结束后,取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腰椎BMD;三点弯曲实验法及腰椎压缩实验法分别测定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指标;取第3腰椎,制作不脱钙切片测量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腰椎BMD明显降低(P〈0.05),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挠度明显降低(P〈0.05);腰椎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明显降低(P〈0.05);腰椎骨小梁体积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模拟失重大鼠股骨BMD和腰椎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和腰椎骨小梁体积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P〈0.05)。结论中药复方能促进骨的形成和矿化过程,增加BMD以及增强骨力学强度,从而达到防治骨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肌注地塞米松复制GIOP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灌胃给药9周。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复方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补肾益髓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GIOP。  相似文献   

10.
TCCM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TCCM)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维甲酸90mg/kg,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检测模型组和TCCM防治组大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股骨生物力学参数,比较其差异。结果:维甲酸模型组大鼠的血清Ca、P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骨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下降:TCCM降低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骨生物力学参数。结论:TCCM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强骨宝2号对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BGP CT T和PTH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骨钙互(BGP)、降钙素(CT)、睾酮(T)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探讨强骨宝2号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调节的影响。方法:对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预防组,每组14只。模型组和预防组灌服醋酸泼尼松,导骨质疏松模型;预防组在灌服激素同时每日灌以强骨宝2号浓缩液。于第8周和第13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BGP、CT、T和PTH。结果:模型组BGP和T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TH高于正常组(P<0.05);预防组BGP和T高于模型组(P<0.05),而PTH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强骨宝2号可能通过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增加性激素及降低甲状旁腺素的途径拮抗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对模拟失重大鼠骨骼-肌肉系统干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3周模拟失重大鼠一般状况及骨骼-肌肉系统改变的干预作用,初步观察在模拟失重情况下,复方对钙剂(牡蛎醋酸水解物)的协同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3组皆于悬吊笼单独饲养,空白组始终自由活动,模型组、中药组适应饲养1周后,尾部悬吊3周模拟失重。中药组每日灌胃给予中药复方水煎剂,空白组、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牡蛎醋酸水解物水溶液。观察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大鼠体重、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重量和指数,以及股骨重量、长度、密度、力学强度、无机质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在3周模拟失重的中后期,模型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模拟失重3周后,后肢肌肉重量与指数显著下降(P〈0.01),股骨湿重、干重、有机质重、无机质重、骨密度、力学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体重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腓肠肌、比目鱼肌重量显著提高(P〈0.01或0.05),骨密度及成分含量显著提高(P〈0.01或0.05),骨力学强度有改善趋势。结论中药复方可显著改善3周模拟失重所造成的大鼠一般状况和骨骼-肌肉系统改变;单纯补充钙剂不足以对抗模拟失重所致骨丢失,中药其它药味可能对钙剂牡蛎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M颗粒对去卵巢大鼠结合低钙饲料喂养造成的骨质疏松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结合低钙喂养3个月,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1周后模型大鼠随机分组给药。给药3个月后,大鼠取血后处死,分别测定骨密度,观察骨病理切片,测定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GM颗粒中剂量组(9.70g生药/kg),大剂量组(19.40g生药/kg),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GM颗粒各剂量组均能增加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明显改善造模大鼠松质骨的微结构;GM颗粒大剂量组能降低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GM颗粒能够增加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改善松质骨的微结构,因而能够增加骨强度,同时能降低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减少骨吸收,说明其对低钙饲养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米钙补肾中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及骨形态的影响。方法:氢化可的松15mg·kg^-1肌注,隔日1次连续8周,诱导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纳米钙补肾中药每日上午灌胃1次,连续8周后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纳米钙补肾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股骨的最大载荷,抗压强度,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均明显增高(P〈0.01);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显著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降低(P〈0.01)。结论:纳米钙补肾中药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大鼠骨强度的降低和结构的改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诃甘露药源颗粒皮下注射给药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棉球肉芽肿以及小鼠巴豆油性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药浴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药浴颗粒500mg/kg-125mg/kg的剂量范围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抑制作用(P<0.01);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可显著地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P<0.01),对小鼠耳部巴豆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金诃甘露药源颗粒皮下注射给药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灿泽 《新中医》2011,(9):56-57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结合益元坚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元坚骨汤。疗程均为3月。观察腰椎(k~L4)、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钙(S—Ca)、血清磷(S—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4h尿钙(U—Ca)。结果:2组治疗后BMD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股骨粗隆BM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L2~L4及股骨颈BM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Ca、ALP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P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护〈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分别为31.7%和8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结合益元坚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利于类骨质骨化,从而有效增加骨密度,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接计算器随机数字发生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盖天力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95%CI=4.05~4.31分;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使原发性骨斌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2~L4 BMD95%CI=0.029-0.073g/cm^2,股骨颈BMD95%CI=0.013-0.047g/cm^2。结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骨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固邦10mg/天,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观测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53.3%(P〈0.01),BMD、BGP、E,明显增加(P〈0.05),IL-6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骨方能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对PMOP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震止痛胶囊对帕金森病(PD)大鼠作用机理。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微量注射损伤毁左侧黑质致密区复制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抗震止痉胶囊(中药组)、左旋多巴(西药组)和生理盐水(模型组)治疗30天,并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行为,处死后测定各组左侧纹状体、黑质相关指标。结果:中药组大鼠旋转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DA/高香草酸(HVA)比值均增高(P<0.01),黑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均显著升高(P<0.01),黑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均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降低(P<0.01)。西药组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P<0.01)。结论:抗震止痛胶囊能部分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提高纹状体DA含量及DA/HVA比例,其机制可能在于减轻自由基损害,减少DA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20.
何小琦 《新中医》2006,38(4):42-43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后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同时服用钙尔奇-D片,治疗组加服补肾养血汤(处方: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枸杞子、当归、白芍、何首乌、大枣)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血汤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且对骨密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