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使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进行分型,分析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据CISS对其进行分型,包括对LAA亚型发病机制的分析。观察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并对比分析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9例(47.97%)存在LAA,其中颈内动脉狭窄14例(11.38%),大脑中动脉狭窄29例(23.58%),基底动脉狭窄9例(7.32%);55例(44.72%)出现卒中进展。进展性卒中与非进展性卒中相比,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卒中组人群的分水岭脑梗死、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卒中组人群(P<0.001)。结论大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分水岭脑梗死或许可以成为进展性卒中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卒中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经TCD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头部CT和(或)MRI所示梗死灶进行卒中分型。结果169例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各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LI)最为常见,占38.46%,其次为分水岭梗死(WI)占19.23%。流域性脑梗死、弥散性多发点状脑梗死、半卵园中心梗死与MCA严重狭窄或闭塞程度有关。结论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以腔隙型脑梗死、分水岭梗死为主。卒中类型多种多样,血管检查应该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国外报道缺血性卒中30%是由颈动脉病变引起[1].台湾学者Jeng等[2]指出中国人30%的皮质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50%.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在 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0.5%,在8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而椎动脉狭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常见病因,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分别为7.6%和7.8%[1].对有症状的颈内动脉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使用支架植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对于无症状的颈、椎动脉狭窄使用支架植入术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近年来支架植入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脑卒中在全球全因死亡中占第2 ~ 3 位,是成人首位致残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为主要发病类型,占脑卒中的43.70% ~ 80.50%[1].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5% ~ 20%缺血性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引起[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疗效及具体应用血管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共收集70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病史。32例符合介入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接受了自膨式支架置入手术,介入手术组均采用脑保护装置。另38例未做手术的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波立维等药物干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统计病例的转归情况,评估介入手术组的再狭窄情况。结果 介入手术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后残余狭窄<50%。1年内随访,介入手术组:6例仍有TIA发作,2例新发脑梗死(为中灶梗死,且均有支架内再狭窄),年卒中发生率为6.25%;单纯药物干预组:38例患者中4例有新发脑梗死(2例中灶,2例大灶),18例依然有TIA发作,年卒中发生率为10.5%。两组病例1年内TIA及脑梗死卒中事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脑保护装置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效果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AS)是当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颅内动脉狭窄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缺血性卒中重要的病因.颅内动脉狭窄在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中占8%~10%[1].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每年卒中的复发率为10%~50%[2].尽管进行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每年卒中风险仍为10%~24%[3].当前开展的血管内治疗给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方法 对78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及6 9例对照组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1)青中年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5 3.9%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 .6 % ) ,P<0 .0 5 ;(2 )青中年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37.7% )及溃疡斑(4.3% ) ]检出率高达4 2 % ,而稳定性斑块[扁平斑(4.3% )、硬斑(2 6 .1% ) ]检出率为30 .4 %。健康对照组仅2例发现斑块形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 ;(3)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颈总动脉主干;(4)青中年脑梗死组以轻、中度血管狭窄为主(7.8% ) ,老年脑梗死组以中、重度狭窄为主(36 .9% ) ,健康对照组无明显管腔狭窄。结论 青中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具有不稳定性。斑块的组织学结构是影响其稳定性的内因,切应力作用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外因。在内因及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不稳定斑块成为青中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病因。在西方国家,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 ̄35%[1]。Rothwell等[2]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狭窄继发远端血流量减少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不高,提示动脉狭窄程度不再是单一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指标。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88例轻型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系统分级,将0~1级定义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于出院时行NIHSS评分、发病90 d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首发5 d内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NIHSS评分增加值≥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0 d 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根据TICI分级,本组中66例患者(22.9%)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与不伴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型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比例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7.4,95%CI:3.4~15.9,P0.01)及预后不良(OR=7.8,95%CI:4.0~15.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比例较高,不应被视为"轻型卒中"。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是首位致残因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以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其狭窄程度越重脑梗死发病的风险就越大[1].侧支循环不仅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甚至可以减轻脑梗死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有效防止溶栓并发症的发生[2].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自 196 4年Wylie开始尝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以来 ,较高手术死亡率使其有效性颇受质疑。近年国外大宗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证明 ,对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 ,能够改善预后 ,减少再发 ,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本文回顾近年国外有关文献 ,对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及外科治疗进行较详细的讨论。1 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临床报道不一。以颈动脉多普勒检测为研究手段 ,颈动脉狭窄程度 >5 0 %为统计学指标 ,Bogousslavsky等[1] 检查 891例脑梗死中的 778例 ,其中腔…  相似文献   

13.
在老年人群中,颈动脉狭窄发生较高,颈动脉狭窄可引起缺血性卒中,据报道,15%~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所致[1].颈动脉狭窄也可引起认知损害[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手段,这些措施在解除颈动脉狭窄的同时也可能影响认知功能[3].现就解除颈动脉狭窄之后认知功能变化的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在常规治疗后仍渐进性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一般认为在发病后6 h1 w内进展,多数在起病41 w内进展,多数在起病48 h内出现[1]。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占脑梗死的10%8 h内出现[1]。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占脑梗死的10%40%[1]。发生卒中进展可明显增加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远期死亡率[2]。目前其机制依然未能明确,研究认为卒中进展由多种危险因素及机制共同参与形成,血栓扩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机制。对进展性脑梗死尚缺乏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卒中,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阵痛以后,我们《正本清源,回归血管》、《关注卒中,更要关注卒中的血管病变》。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关注卒中的血管病变,我们当然要关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明确以后,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我们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若干经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脑保护装置应用的研究进展》,开展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我们之所以坚决的这样做,是由于我们有2006年的意大利颈动脉下支架置入指南和《2007年美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专家共识》作为指导!除此之外,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不仅能预防卒中,而且《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6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支架成形术还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尽管如此,我们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景光明,慎重开展》!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只是血管神经病学(VascularNeurology)很小的一部分,关注卒中的血管病变,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陈康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狭窄对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早期卒中复发的影响。 方法 纳入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Clopidogrel in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s,CHANCE)研究影像亚组1089例非心源性高危 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MRA序列的检查结果分为无颅内动脉狭窄、单发颅内动 脉狭窄和多发颅内动脉狭窄3组。随访患者90 d卒中复发(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事件。采用Cox回归 分析多发颅内动脉狭窄对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90 d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响。 结果 无颅内动脉狭窄、单发颅内动脉狭窄和多发颅内动脉狭窄组分别有608例、298例和183 例患者;90 d卒中发生风险比例分别为5.43%、9.06%和18.03%。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相比,伴 有颅内动脉狭窄(包含单发和多发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显著高于非颅内动脉狭窄患者 (12.50% vs 5.40%,P<0001)。其中,多发颅内动脉狭窄卒中复发风险最高(18.03%),是无颅内动脉 狭窄患者的3.578倍(HR 3.578,95%CI 2.189~5.850)。 结论 多发颅内动脉狭窄是非心源性TIA和轻型卒中患者早期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比较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初发或复发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81例颅内动脉狭窄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缺血性卒中占41.98%,比较初发组和复发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初发组糖化血红蛋白(5.61±2.02)%,复发组(6.73±1.43)%,P<0.05;初发组糖尿病比例23.40%,复发组50%,P<0.05。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总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病史、心房纤颤、家族史和吸烟史)低度相关,r=0.245,P=0.028。Logistic回归示白细胞计数(大于7.03×109/L)是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OR=0.123,P=0.028,95%可信区间0.019~0.797)。结论颅内动脉狭窄致复发缺血性卒中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比例更高。白细胞计数是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卒中的高危因素。在有症状的卒中患者中8%~10%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年卒中发生率约为10%~24%。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颅外/颅内动脉搭桥及药物治疗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支架置入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法,而且被证明是可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脑梗死的病因中约占60%[1]。颈动脉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具有安全简便、费用低、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其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有限,不能检测颈动脉颅内段病变,不能准确鉴别血管的重度狭窄与闭塞,并存在人为误差。长期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