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该指南进行更新。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临床、预防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以下简称2015年版指南),并在多种肝病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1]。2015年版指南结合我国"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参考国际权威指南,主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提出了一些抗病毒治疗新理念,如临床治愈、三级治疗终点、一线用药、疗程及特殊人群治疗新策略等,并形成了推荐意见。本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1](以下简称欧洲指南)。该版指南是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指南部分的内容涉及治疗前的病情评估、治疗目标、治疗终点、治疗应答的定义、治疗的适应证、目前治疗的结果、治疗应答的预测、治疗策略:如何治疗、治疗失败、如何监测治疗和停药、严重肝脏疾病患者的治疗、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预防、特殊人群的治疗等13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联合举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2010版指南是在卫生  相似文献   

6.
玻璃酸钠在骨科中的应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背景美国疼痛学会2004年3月15日颁布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慢性关节炎疼痛治疗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1]中均指出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1]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可延缓HCC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肝癌抗病毒治疗的具体实施和评价尚无统一认识。有鉴于此,中华医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组成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编写及审定专家委员会。两个学会的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马方教授任共同主编,同时邀请美国营养专家李兆平教授、澳大利亚营养专家李铎教授作为国际编委进行审稿。2010版指南的制定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编写指南》和AGREE协作网发布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主编霍勇教授主编的《国际高血压防治指南及解读》(第2版)日前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自2012年7月《国际高血压防治指南及解读》(第1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近一年来,国内外又出台了多部高血压指南,如201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新版,该版指南历经6年重磅更新,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对我国高血压指南及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为及时分享国际高血压指南新进展的成果,《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再度携手策划了《国际高血压防治指南及解读》(第2版),本书收录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自2010年以来刊登的17篇高血压相关的指南或共识文件,并邀请了多位国内高血压权威专家深入解读,对于指导高血压医师的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希望本书能成为受广大高血压及相关学科医务工作者欢迎的口袋书。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创伤网络学院、骨科在线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承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八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3月1~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2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定稿会"在北京人卫酒店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组长杨杰孚教授,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2月,新加坡卫生部联合新加坡医学院、新加坡家庭医生学院、新加坡医学会与新加坡消化学会共同发布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管理指南》[1](以下简称新加坡指南)。该指南是在2003年版指南基础上的更新。该指南的编写就将国际乙型肝炎诊疗的最新成果与新加坡国内的具体情况结合作出了尝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将该指南的部分精华内容介绍给国内读者。新加坡指南采用的循证医学评价系统包括两部分,即证据类型与推荐等级,与美国肝病学会与欧洲肝病学会指南的证据评价均不相同,其中在证据类型评价中更为细致,当然这也需要指南编写者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研读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创伤网络学院、骨科在线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承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家委员会协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AASLD在线发表了《HCC临床指南更新》[2](简称:更新版指南),根据5年来HCC临床实践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5年指南进行更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脏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肝性脑病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对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直至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于2002年在美国肝病学会的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至此,肝性脑病的定义才逐步标准化并被应用。实际上,有关诊断和治疗的一些循证医学依据的积累,促进了对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共识的诞生。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肝性脑病和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部分专家,根据国际上有关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联合制订了《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本共识的发布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肝性脑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帮助临床医师在肝性脑病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充分了解肝性脑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国际前沿的观点,利用合理的医疗资源,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当然,在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本共识中也加以陈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曾联合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这次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第2次合作,对肝性脑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制订共识,由于两个学会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紧密相关,因此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合作,以推动行业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1966年,Haemmerli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例特征,首先以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命名该病,但迄今也有文献称该病为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OC);1976年,Reid全面报道ICP对母胎的危害。此后,诸多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对ICP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临床诊疗逐步规范。继2004年南澳大利亚SAPPWG(South Australian Perinatal Practice Workgroup,SAPPWG)、2006年皇家妇产科学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发布产科胆汁淤积症指南,西澳大利亚(2008)、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等也发布了相应临床指南[1-4]。2009年,我国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制定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5]。2011年5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正式发布中国《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版)》[6](以下简称“本指南”),从ICP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产科处理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并提出了规范化处理意见,王晓东、刘兴会等同时分别发表了《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规范化诊治》述评[7,8],促进对本指南的理解和临床推进。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1](以下简称新版规范)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赫捷院士担任顾问,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兼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新版规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将其中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虽然糖尿病管理方面有许多指南出台,但对于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既往没有共识或指南全面提及.2021年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31名医护专家,共同发表了《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  相似文献   

1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20.
现任“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北京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肝病研究学会执行委员。参与编写《亚太地区丙型肝炎专家共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丙型肝炎指南》、美国《慢性肾脏疾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处理和治疗指南》。任《中华肝脏病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参加并完成了1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丙型肝炎项目负责人,现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新方案研究》课题联合负责人。已完成肝炎病毒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平台的建设,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抗病毒以及免疫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