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甲氧明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麻醉诱导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l,B组诱导前静脉注射0.05 mg/kg甲氧明,C组诱导过程中每小时持续泵注甲氧明4μg/kg。比较患者不同时期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C组患者T_1~T_3时期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幅度均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预注小剂量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麻醉患者进行分组,甲氧明组静脉注射甲氧明,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的心率(HR)和血压(BP)变化。结果:两组在诱导后3min和插管后血压即刻均有显著降低,P<0.05;同基础心率相比甲氧明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2min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余各时间点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对照组在诱导后1、2、3min心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min心率有着明显的增高,P<0.05;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9.3%显著高于甲氧明组(0%),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诱导期中可以静脉注射适量的甲氧明来对抗诱导期的低血压反应,而且可以稳定血流动力。但是不能忽略甲氧明对心率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辅助静吸复合全麻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生理盐水,45例)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45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术前1 h(T_0)、气管插管时(T_1)、气管插管后10 min(T_2)、气管插管后(T_3)]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_1、T_2、T_3时心率均较T_0时高,平均动脉压较T_0时低(均P<0.05)。研究组T_1、T_2、T_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T_0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T_2、T_3时,研究组心率均较对照组低,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26.67%(12/45)](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甲氧明辅助静吸复合全麻,能有效减轻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且能有效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盐酸甲氧明恒速泵注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安全性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诱导前后不给予任何血管活性药物,甲氧明组诱导前依照2μg/(kg·h)的剂量恒速泵注盐酸甲氧明;记录基础值、诱导后5min、手术开始30min、拔管后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率、围术期心肌缺血发生率及其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两组老年患者一般状况、基础血压、心率均无差异(P>0.05)。诱导后5min对照组血压显著低于甲氧明组(P<0.05)。术后随访镇痛效果均良好,无麻醉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无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结论:甲氧明恒速泵注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可使循环更平稳,对血压和心率影响更小,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不同速度甲氧明静脉恒速泵注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患者,按不同速度甲氧明静脉恒速泵注[2、3、4μg/(kg·min)]随机分为3组,即M2组、M3组、M4组.2min后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2 ml.在入室(T1)、穿刺前(T2)、穿刺后l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15 min(T7)、20 min(T8)各时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和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变化;记录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患者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情况和单次追加甲氧明和阿托品的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3组患者年龄、体重、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麻醉平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MA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点各组间比较,M4组在T3、T4、T6时刻MAP高于M2组,M3组在T4时刻高于M2组(P<0.05);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点各组间比较,M4组在T5、T7时刻HR显著低于M2组(P<0.05);3组间CO、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SVR比较,M4组在T3、T4、T5时刻高于M2组,在T5、T7时刻高于M3组(P<0.05);3组新生儿1 min、5 ra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氧明追加率、阿托品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速度甲氧明[3μg/(kg·min)]恒速泵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对CO和CI影响小,同时心动过缓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输注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盐酸甲氧明在万汶(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后腰麻药注入后使用与单独万汶预扩容产科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孕38 ~40周单胎择期剖宫产产妇40例,年龄22 ~32周岁,术前检查无心肺疾患,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和血凝报告正常,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记录产妇围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恶心呕吐、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输液量.结果 各项指标除Apgar评分(5min)外,其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盐酸甲氧明与万汶的结合使用,使产科手术麻醉期更平稳,不仅减少了盐酸甲氧明用量,而且减少了整个剖宫产手术中的输液量,减轻了产妇心肺负担,而且观察组产妇围术期心率、血压、恶心、呕吐、Apgar评分(1min)都更接近理想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泵注甲氧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20年4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持续泵注NaCl注射液,观察组手术开始后持续泵注甲氧明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后每30 min(T1、T2、T3、T4、T5)和手术结束(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12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Ⅰ组患者在腰麻药注入的即刻从静脉给予甲氧明2 mg,第Ⅱ组在同样时刻给予甲氧明4 mg,第Ⅲ组同样方法给予麻黄素10 mg,第Ⅳ组不预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素.记录腰麻前、腰麻后1,2,3,5,25 min的血压、心率.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情况,麻黄素的用量.结果 与第Ⅳ组相比,第Ⅰ,Ⅱ,Ⅲ组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第Ⅰ,Ⅱ组腰麻后1,2,3,5,25 min的心率明显降低.与第Ⅰ组相比,第Ⅱ组的心率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黄素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第Ⅰ,Ⅱ比第Ⅲ,Ⅳ组明显减少或降低.结论 甲氧明2~4 mg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但其反射性一过性心动过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病人分为罗哌卡因组(GR,n=20)和对照组(GS,n=20),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硬膜外给药。测定病人感觉阻滞平面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随后用异丙酚TCI输注全麻诱导,记录病人意识消失所需的时间、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及用量。结果:意识消失所需时间GR组比GS组快约20%(P<0.05);GR组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用量均比GS组显著为低(P<0.05);两组病人的基础BIS值,硬膜外用药15min后、意识消失时、插管时及插管后BI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意识消失时BIS值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GR组MAP在硬膜外用药15min、意识消失时、插管后1min,与G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BIS监测下异丙酚TCI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缩短意识消失所需时间,减轻插管反应,降低全麻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为主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全麻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拔管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肌僵现象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切皮时的血压、心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也短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适合用于老年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3.
双管型喉罩通气对老年全麻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双管型喉罩通气对老年全麻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麻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每组30例,观察气管插管或放置喉罩后1min(T1)、5min(T2)、10min(T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4)的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气道峰压(Peak)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和喉罩时间,及有无呛咳、恶心、高血压、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L组在放置喉罩后与E组气管插管后1min(T1)、5min(T2)、10min(T3)时点EtCO2、Peak、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在拔除喉罩时(T4)的Peak低于E组,L组拔除喉罩时呛咳、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L组拔除喉罩时间短于E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论: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双管型喉罩通气,减少了气管插管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提高了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孙卫 《中国现代医生》2011,(25):15-16,24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抑郁状态的情况。方法对ASAI一Ⅱ级、无心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药物的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与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调查。结果老年全麻术后624例,抑郁发生121例,发生率为19.39%。患者单因素分析性别、体重以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中知晓率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抑郁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医护人员要重视术前术后对患者的疾病宣教,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高原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期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插管高原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靶控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按靶浓度诱导给药,普通组人工推注丙泊酚.观察有创血压,计算血压变异性.结果靶控组血压变异性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丙泊酚TCI对高原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期血压变异性影响小,诱导过程血压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徐建健  沈学庆  舒平  赵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32-1133,1151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有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n=30)与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n=30),监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时SBP/DBP、HR、SpO2、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清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组在麻醉后和气腹后SBP/DBP及HR均增高,并持续至气腹后30min(P<0.05),A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7.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超 《医学综述》2013,(19):3645-364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汉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 ~60、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 ~100 mm Hg实施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T5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麻醉药用量,拔管和苏醒室留观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缩短了苏醒室留观和拔管的时间(P<0.05).结论 依据脑电双频指数实施全身麻醉能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准确评估麻醉深度,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24h、72h和5d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24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和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全身麻醉轻,POCD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A组)与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15例。GE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根据需要给予少量肌松剂,术后行PCEA。GA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同GEA组),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术后行PCA。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并行VAS评分。结果GE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5),GE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提前且麻醉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在诱导期实施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及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采用4-2-1法则补充基础生理需要量.于麻醉诱导前、血液稀释后即刻测定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 min(T3)10 min(T4)、20 min(T5)、切皮前即刻(Th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于AHH前即刻、AHH后4 h和24 h取中心静脉血,测定心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 2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体质量和基础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各时点的MAP、H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CVP升高.C组T1~T6的MAP均低于T0(P<0.05),HR组T1~T6时的HR均高于T0(P<0.05),CV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可预防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波动,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