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中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组),37例患者行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采取药物止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单一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缩短胰头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胃排空延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感染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替吉奥与吉西他滨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对照组24例予以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研究组24例予以替吉奥单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髓抑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保障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其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与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5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研究组采用替吉奥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38.5%与对照组34.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低于对照组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与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替吉奥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梧州市工人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FAC方案(氟尿嘧啶+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行TAC方案新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化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新辅助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和CYFRA21-1水平及新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新辅助化疗后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血清CA125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新辅助化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血清CA125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CA153和CYFRA21-1水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联合辅助化疗用药的合理方案选择。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晚期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化疗方案)和对照组(接受伊立替康、L-OHP和替吉奥方案)。对比两组晚期胃癌化疗疗效;两组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情况;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分别为54.29%、34.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化疗方案临床有效率高,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晚期胃癌一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服替吉奥,对照组30例患者用化疗加安慰剂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6例,总有效率76.7%;对照组CR 3例,PR 9例,总有效率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CEA、CA199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构成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服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2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5.7%,疾病控制率71.4%;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6.3%,疾病控制率为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2和9.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术中出血量、转移情况、肿瘤分化、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化疗等信息。根据对患者2年的随访结果,筛选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复发患者和非复发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年的随访中出现复发的有32例,非复发20例。其中复发患者的白蛋白、CA125、脉管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以及术后化疗与非复发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125浓度≥35 U/m L、脉管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中、高分化"及术后化疗均是胰头癌行PD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125浓度≥35 U/ml、脉管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中、高分化"以及术后化疗均是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和加强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变化、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缓解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观察组患者口服酮替芬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为(4.35±1.57)天,对照组为(6.18±2.95)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2.38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 E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临床效果显著,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路易体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神经系统变性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具有相似的神经病理学基础及临床表现。本文综合了最近的临床研究成果,从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的关系、临床诊断标准、认知功能评价、精神症状评价、神经病学评价、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的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RA合并O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者3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情绪状况;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imple McGill pain scale,SF-MPQ)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和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pain?intensity,PPI);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 scale,GAF)评价患者社会功能;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伴或不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SAS和SDS评分、PRI和PPI评分、GAF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SAS、SDS、PRI和PPI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者(均P<0.05);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GAF量表和SF-36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均P<0.05)。结论 RA合并OP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患者疼痛明显,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行常规检查的患有高血压的男飞行员584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300例于本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普通人纳入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状况、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情况、训练量等相关资料,分析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0.45%和19.69%,对照组分别为32.67%和11.3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113.45、18.32,P<0.05)。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况、血压控制情况、体能训练、血糖和血脂水平是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离异、血压控制差及偶尔进行体能训练是引发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注意及时识别并给予相应抗焦虑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和临床研究均一致性证明,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青年急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800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123例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患者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压、血糖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1.43±19.96)μmol/L、(15.12±9.53)μ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男性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比较高Hcy组和正常Hcy组的血糖、血脂及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患者中高Hcy组的颈动脉血管内皮增厚或斑块形成比例明显高于无Hcy升高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及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尤其对男性青年脑梗死患者要注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期发现及治疗对预防、治疗青年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止喘、抗感染及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2次/天,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χ2=10.243,P<0.01)。观察组患儿喘憋、气促、咳嗽、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儿声嘶1例,未给予处理,后自行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用于含顺铂方案肺癌患者的止吐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患者接受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将其纳入试验组;44例患者接受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089,P=0.780),但试验组患者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67,P=0.044)。试验组患者口干和头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便秘、失眠、头痛及疲劳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止吐方案和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止吐方案对于急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有效率基本一致,但三药联合止吐方案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用药安全性好,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各项指标水平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0例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08例)和H型高血压组(52例),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60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将H型高血压组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级分组,比较A、B、C、D级患者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患者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BNP及ABPM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中,心功能D级患者的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A、B、C级患者,心功能C级患者的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A、B级患者,心功能B级患者的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A级患者,上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均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即心功能等级越高,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越高(P<0.05)。结论 BNP及ABPM各项指标水平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可用于H型高血压的诊断和心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24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观察组(108例)与对照组(138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尿病病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采用超声进行肝脏检查,分析肝脏超声评分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FBG、FINS、HD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MI、WHR、糖尿病病程、ALT、AST、TC、TG、LDL、Hb Alc、HOMA-IR比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G、LDL、Hb Alc以及HOMA-IR均为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HOMA-IR与NAFLD的超声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HOMA-IR能够反映T2MD患者合并NAFLD的风险,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及正常孕妇外周血中抵抗素与瘦素的含量及相关性,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病例组,另选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外周血中抵抗素及瘦素水平,ROC曲线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孕妇血清瘦素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血清瘦素、抵抗素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密切相关。结论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抵抗素>22.25μg/L时,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5%;瘦素>17.05μg/L时,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0%;二者联合监测能更好地预测子痫前期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