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 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首次报道在人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 ,提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 ,从而引起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我国于 1984年报道分离Hp成功。 1990年 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 9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 ,专家认为Hp是 80 %慢性胃炎的病因 ,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Hp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胃癌和胃溃疡的关系难肯定。1 Hp的感染率全球有 5 0 %的人口感染Hp。我国是Hp高感染率的国家[1 ] 。Hp在我国普遍人群的感染率 5 0 %~ 80 % ,可经口传播。2 Hp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因果关系2 .1 Hp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Tovey认为Hp感染可能不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发病因 ,排酸增加和十二指肠黏膜抵抗力降低而不能应付存在的酸负荷 ,两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发病因 ;Hp感染可造成溃疡的长期性 ,Hp仅仅是十二指肠溃疡继发性因素 ,即环境致病因素之一。2 .2 Hp与胃食管反流病 (GERD) 英国学者Heltmann报道 97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 ,Hp感染率 ...  相似文献   

2.
吴春城  杜志毅  谢会忠 《中国医药》2011,6(11):1363-1365
目的 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均行内镜确诊(除外复合溃疡),并行病理学检查排除胃癌.依据溃疡病因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HP感染组、单纯服用NSAIDs组、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结果 入选患者152例,男106例,女46例,年龄13~88(51±18)岁.其中单纯Hp感染组93例、单纯服用NSAIDs组41例、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18例,单纯Hp感染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00).服用NSAIDs所治疗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偏头痛等,共33例,占55.9%;骨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共13例,占22.0%;其他,如发热、牙痛、痛经等共13例,占22.0%.单纯服用NSMDs组对溃疡并发出血危险性比其他2组高( OR =5.623,95% CI2.446~12.924,P=0.000),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OR=0.223,95% CI0.110~0.451:OR=1.327,95% CI0.493~3.569).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1.7±2.6)个月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4.5±5.3)个月早(P=0.010).结论 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早,表明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上它们之间存在协同性.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其中胃小弯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故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致病因素主要有H.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消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以及遗传、精神、饮食等其他因素。因此,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可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现将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其中胃小弯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故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致病因素主要有H.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消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以及遗传、精神、饮食等其他因素.因此,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可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现将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据统计约10%的人群在一生中曾患过此病,各因素如幽门螺杆菌(Hp)感染、药物、遗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均可诱发或促进本病的发生,其中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胃酸过高,粘膜保护减弱与Hp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75%以上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较常见的感染之-.大量资料提示Hp感染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因素,清除Hp可明显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复发率.Hp感染与胃癌特别是与胃粘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之间关系越来越引起关注.近年有人提出Hp感染对消化系统外疾病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该假说的依据为:局部炎症可引起全身反应;Hp在胃感染是一个慢性持续过程;持续感染引起慢性炎症及免疫反应可导致原发灶外的损害[1].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这三种疾病普遍存在于人群中。Hp感染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已达成共识,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错综复杂。笔者将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89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整理,分析Hp感染与否者的胃食管反流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对胃H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胃Hp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07%;实验组患者胃Hp清除率88.89%,对照组患者胃Hp清除率为62.96%,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胃Hp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控制胃酸分泌,改善溃疡导致的出血现象,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感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引起感染穿孔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感染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并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引起感染穿孔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情况、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十二指肠溃疡感染穿孔影响因素有吸烟饮酒、病程、溃疡数目、溃疡活动期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感染穿孔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但在临床上要避开各种引起感染穿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长期服用NSAIDs的风湿患者中,Hp感染是否提高该类患者引起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性。方法对收治的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组50例;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52例,连续服用非选择性NSAIDS药物12周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3例、1例,胃溃疡3例、2例,糜烂性胃炎分别为2例、1例。结论是否伴有Hp感染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风湿患者引起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确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Hp中具有产细胞毒素能力者,其相关基因蛋白CagA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有关[1]。我国是Hp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且Hp菌株CagA的阳性率高达90%[2],因此了解Hp-CagA的致病机制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胶囊联合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醋氨己酸锌胶囊,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周。所有患者在停药2周后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Hp清除情况,并评价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为87.50%(42/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4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醋氨己酸锌胶囊联合三联治疗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有利于Hp的清除,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胃镜检查,并行活体组织、快速尿素酶及Hp感染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48例,复合性溃疡7例;34例Hp呈阳性,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4例;46例Hp呈阴性,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3例。结论 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应尽早进行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4.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378例患者,分为服用NASIDs组(观察组)和未服用NSAIDs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病变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378例患者中,服用NASIDs67例,占17.7%,未服药组311例,占82.3%;观察组老年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胃渍疡和复合渍疡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阳性患者胃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糜烂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P感染者,结论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常见于老年人,内镜下胃渍疡和复合溃疡多见,HP感染增加发生胃黏膜糜烂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根据生长部位可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造成持续高胃酸进入胃及十二指肠,发生局部炎症、糜烂,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溃疡.绝大多数非药物诱导的十二指肠溃疡与Hp有关,根除Hp可使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炎症改变、消退,可几乎永久性地治愈溃疡;而胃溃疡则较为复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之间有转变和引发的可能,真正与Hp相关的胃溃疡正在变得少见.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记  程华敏 《中国医药》2007,2(7):447-447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98%,据报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c,HP)感染的关系十分密切。127例溃疡患者经活检病理或尿素酶检查,Hp感染95例,占75%,因此,根治Hp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复发的最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非留体抗炎药(NSAIDs)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的前列腺素的影响。研究前未用过NSAIDs,胃镜检查胃正常。初步研究发现,每天服萘普生1000mg,4周后胃及十二指肠的前列腺素E_2都受抑制。 NSAIDS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损伤,在出现可危及生命的出血和穿孔以前,病变通常是隐匿的。由于NSAIDs的应用逐渐增加,特别在老年人,溃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与溃疡有关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目前,多通过并用抗溃疡药来预防NSAIDs引起的胃损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十二指肠及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将64例Hp阳性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方案,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6.9%,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9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p根除率为96.9%,对照组Hp根除率为84.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三联疗法能够提高Hp阳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9.
<正>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Mel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深入研究表明,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在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20.
杨宗澄  李思捷 《安徽医药》2014,(8):1584-1585
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医学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是导致慢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临床上证实其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确定Hp为I类致癌因子。Hp之所以对人体消化道造成重大危害,是因为它可以产生很多附带的毒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