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敏  许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18-219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和保水作用丧失,从而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人工气道湿化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文中从常规湿化液及特殊湿化液两方面阐述了湿化液的选择,并介绍了常规湿化方法和改进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人工气道就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内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内而建立的用于呼吸的气体通道,它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非常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氧需求,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内所产生分泌物,它是重危患者的生命通道[1,2]。人工气道建立后,外界气体不再经鼻腔过滤和湿润,而是直接进入了气道,这种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气流绕过大部分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其湿化、温化作用丧失或部分丧失,呼吸道的水分蒸发较正常平均状态下显著增加,当湿度低于75%,温度32℃以下时,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停止。主动排除肺内的分泌物和异物能力下降,痰液易粘稠,不易排出。同时对空气的过滤功能丧失,增加了肺部的感染机会,随着气管湿化的降低和湿度的降低,通气性的相关肺炎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刘晓红  屈莫 《贵州医药》2021,(4):658-659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及气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于我院建立人工气道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精细化护理管理);另选55例手术室中未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55例人工气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痰液粘稠度、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湿化标准判定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工气道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探讨人工气道护理中气道湿化的标准,确保使用人工气道患者气道通畅,以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鹤煤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护理中气道湿化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的温湿度、湿化的标准,判断痰液黏稠的方法等。结果人工气道患者为湿化气道所滴入湿化液的量应根据气道湿化标准来调整,重要指标为痰液黏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结论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人工气道的湿化处理关系到通气质量与治疗效果,其中对湿化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是关系到湿化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湿化方法、湿化液种类、温度、量及速度方面的最新护理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和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也称人工气道。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削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开放气道者吸入气体进行人工湿化、温化是非常必要的。现将对外二科一位车祸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的优质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萍 《青岛医药卫生》2012,44(2):159-160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道或经口、鼻插入气道所建立的通道,是抢救、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分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两者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也往往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过滤、加温、咳嗽等防御功能减弱。如果气道湿化不够,一些分泌物就会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气道护理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临床实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结果加强气道护理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改善,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疗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确保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侯玉华  赵云 《河北医药》2003,25(9):704-704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病人多病情危重 ,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排痰功能障碍 ,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我科于 2 0 0 2年 1~ 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病人 10 2例 ,其中气管插管或切开者 48例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 1例 ,女 17例 ,年龄 17~ 86岁 ,平均 45 .3岁。其中气管插管 2 9例 ,气管切开 19例。重型颅脑外伤 2 4例 ,高血压脑出血 5例 ,脑干出血 3例 ,大面积脑梗死 4例 ,脑桥梗死 2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3例。气管插管时间最长15d…  相似文献   

11.
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气道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在自然呼吸中。吸入的气体在经过上呼吸道时被加温加湿。建立人工气道时,病人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作用被破坏,干燥的气体便可损伤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即气道湿化。气道的湿化管理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现将近年来有关湿化的方法、湿化剂、湿化温度、湿化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成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77-2177
通过2003年9月~2003年12月所接触的19例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余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305-30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最佳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对2002年至2009年实施机械通气的132例患者采取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创新相结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在132例患者中,没有因为护理不当而引起窒息的,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都大大提高。结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有机磷中毒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而死亡的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对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常用阿托品等治疗,采用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直至自主呼吸稳定。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往往是疾病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最佳时机。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每次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立即向气道滴入湿化液1~2ml,然后每隔1~2h向气道滴入湿化液1~2ml;对照组:每隔1~2h向气道滴入湿化液1~2ml。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气道湿化总有效率39.29%。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每次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立即向气道滴入湿化液1~2ml,然后每隔1~2h向气道滴入湿化液1~2ml的方法 ,能使痰液充分湿化,痰液容易吸出,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90例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平均分成三组,分别采取三种不同气道湿化方式,通过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呼吸机加温湿化管道系统进行气道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气道湿化方式。结论通过呼吸机加温湿化管道系统进行气道湿化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80-1782
目的:探讨有效人工气道的湿化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黏液一纤毛系统正常运动的效果。方法:分别选用人工鼻湿化法、加热型湿化器湿化法、间断滴注湿化法、雾化湿化法等4种方法对58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结果:本组58例人工气道患者均无气道痰栓堵塞、气道黏膜溃疡、小气道塌陷等人工气道并发症.湿化护理效果较好。结论:有效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止气道阻塞维持气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高位截瘫可造成呼吸肌麻痹,影响呼吸,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人工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抢救了许多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是此类患者并发症多,在使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中,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减少并发症,尽早脱离呼吸机、拔管、恢复自主呼吸。1心理护理机械通气的患者,经气管切开处连接呼吸机,全身又有各种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通过对2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7d出现肺部感染,2例,11d出现肺部感染4例。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2例患者伴全身功能衰竭死亡,其余经呼吸机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逐渐脱机。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能减少相关性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