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注射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门诊注射室自2011年8月~2012年2月184例对疾病及注射穿刺存在焦虑、抑郁及害怕状态的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每组92例。同时对心理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害怕状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离院时情绪稳定型88例(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例(83.69%);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明显降低(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缓解率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门诊注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害怕等情绪的变化,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值与抑郁值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消除膀胱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重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放疗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并且实施多重护理模式(心理护理、放疗前患者饮食指导护理以及放疗中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别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评价SAS和SDS量表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患者多数为无明显焦虑,而对照组的患者多为重度焦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评价SCL-90量表,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偏执、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和恐怖方面的严重程度要比实验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利于减轻癌症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工作,保证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  相似文献   

4.
冯丽 《肿瘤药学》2011,(6):554-556
目的了解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加用心理护理。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00例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手术患者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P均〈0.01)。实验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是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透析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评分分值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分值均有显著降低,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在SF-36量表中评分分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水平;穿刺的平均时间、输液环境评分、患者的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心率水平;穿刺口渗血等门诊输液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刺的平均时间、输液环境评分、患者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状况、心率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状况、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刺口渗血等门诊输液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不良情绪和提高配合度,缩短输液穿刺时间,减轻应激,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和治疗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入院后第1天和第30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入院30 d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方群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94-194,20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汽车安全气囊致眼外伤患者精神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6例汽车安全气囊致眼外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后用焦虑自测量表和抑郁自测量表测量焦虑抑郁评分,并统计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焦虑自测量表、抑郁自测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日数,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汽车安全气囊致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合理情绪疗法对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将121例重度烧伤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不予特殊干预。两组分别于入院48~72h和入院2周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总得分,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142例中、大面积烧伤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调查患者在住院第1、7、14天的心理状况,并将两组患者的心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烧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烧伤患者焦虑、抑郁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1,χ2△=5.57,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或消除中、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否减轻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方法:将80例需行手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按青光眼常规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组织病人参加医院为患者定期举办的"肿瘤康复乐园"项目,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SAS和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在出院前和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与对照组出院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优于普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伴发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及支持疗,实验组在此基础实施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有明显的下降,且干预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度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08月到2017年05月期间行电休克治疗的80例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电休克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电休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休克治疗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重度抑郁患者在电休克治疗后存在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对门诊就诊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0年1~10月门诊就诊并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及对照组60例。输液过程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休克、静脉穿刺失败等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的舒适满意度。结果:61例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穿刺失败3例(4.9%)、疼痛5例(8.2%)、出血2例(3.3%)、液体外渗3例(4.9%);6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穿刺失败7例(11.7%)、疼痛11例(18.3%)、出血8例(13.3%)、液体外渗7例(11.7%)。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到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门诊护理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门诊口碑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护理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收进行输液治疗护理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特征和情绪状态,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心理情绪特点制定相应的输液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500例输液治疗护理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结果 本次临床研究中的500例接受门诊输液治疗护理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下降,500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明显。结论 通过了解接受门诊输液治疗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根据此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患者输液治疗期间的生命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对于提高医院门诊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在门诊注射室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与S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68%),差异明显,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注射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效果突出,可以改善患者消极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此心理护理方法对减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癌症化疗患者(化疗次数进行第二次及以上者)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除一般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持续时间为28d。第28天观察期结束时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之后,焦虑、抑郁评分为:焦虑(27.01±3.78);抑郁(29.32±6.01);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焦虑(33.56±7.35);抑郁(35.27±7.12)。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疲乏、失眠等得到改善。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使患者焦虑、抑郁得到缓解,表明此护理方法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按数字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心绞痛患者,均等分为64例实验组和64例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症状积分、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79.69%(P <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从饮食、心理和生活习惯上进行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