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吸食新型毒品问题的相关态度,并就相关管理和矫治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情况》、《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应不应该戒毒》、《戒毒信心》问卷,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53%。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中认识到毒品对躯体有害者占18%,对精神有害者占8%,认为必须戒断者占8%;在自信心方面,认为能够戒断和一定能够戒断者占73%。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者在人口学特征、吸毒史、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和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数比例很高;与吸食传统毒品者比,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年龄较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建议对吸食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集中管理,矫治教育方式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传统毒品与合成毒品滥用的结构模式及发展趋势。方法:设计问卷,经培训和预实验,对兰州户籍的1355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和社区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阿片类吸毒史10年以上占69.2%;苯丙胺类吸毒史10年以下占82.8%。40岁以上阿片类吸毒者占86.5%;40岁以下苯丙胺类吸毒者占82.4%。从首次滥用毒品到被查获的潜伏期1年以上者占43.4%,最高达28年。阿片类吸毒者同时混用其他毒品占53%。合成毒品滥用率45.5%,18.6%的吸毒者正在使用苯丙胺类毒品,其中14.8%同时混用其他毒品。女性单独滥用冰毒构成为15.6%,是同年龄段男性的4倍。93%的苯丙胺类滥用表现为有间断使用。结论:在吸毒成瘾者年老瘾深、习惯性、贫困化、潜伏期、新生吸毒人员增幅较小等因素作用下,兰州正处在由传统毒品向合成毒品的缓慢转化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在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情感体验与毒品渴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节模型,考察学历水平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问卷法于2019年7月对江西省两所强戒所221名强戒人员进行调查,首先对其学历水平进行调查,再使用《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和比较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人员戒毒动机影响路径,为针对性提升和维持戒毒动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在贵州某强戒所现场调查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自编问卷、戒毒动机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社会支持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渴求度量表和事件影响量表。利用t检验比较上述各变量在两类戒毒者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探讨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结果:海洛因强戒者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强戒者(t=5.49,P=0.000),其余变量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类戒毒者共情能力对其戒毒动机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共情能力均受到创伤性经验的正向影响。同时,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在两类戒毒者间存在差异,其中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对其戒毒动机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新型毒品强戒者的渴求度对其戒毒动机存在负向影响(β=-0.324,P=0.000),且受到非理性信念的正向影响(β=0.657,P=0.000);社会支持对海洛因戒强戒者的创伤性体验存在负向影响(β=-0.197,P=0.02),但对新型毒品的戒毒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影响(β=0.09,P=0.211)。结论:两类女性强戒者的戒毒动机均受到共情能力、创伤性体验的影响;但非理性信念、渴求度、社会支持对两类戒毒者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比较,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的"新型毒品"滥用者和"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防御机制、个人评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并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在人口学特征方面,除文化程度外,两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在吸毒时间和戒毒次数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人评价总分,EPQ 4个因子,防御机制问卷中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因子以及16PF测评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等因子上,"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相比,"新型毒品"滥用者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经济收入工作者为主,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呈现出易激惹、焦虑、空虚无聊、敏感、烦躁、幻想性等显著性特点,提示:一方面,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对"新型毒品"滥用者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矫治工作应根据该人群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另一方面应把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作为"新型毒品"滥用高危人群,并作为开展"新型毒品"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合成毒品滥用者毒品滥用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探索合成毒品滥用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是在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某市级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对313例在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与"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物质滥用"相关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3例调查对象中男性286人,女性27人;苯丙胺类滥用者占到68.4%,海洛因和苯丙胺类混合滥用者占到17.9%;66.6%的调查对象吸毒后发生过性行为,74.1%的调查对象吸毒后发生性行为从未使用安全套或有时使用安全套,吸毒后发生同性性行为和群体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0%和6.1%,34.5%的人承认吸毒后会增加性交频次。结论:合成毒品滥用人群仍然以青少年为主。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是主要滥用精神活性物质。合成毒品滥用后增加了使用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机率,艾滋病传播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合成毒品滥用者是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存在的行为特征问题,为下一步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样本,采用《戒毒人员入所信息调查表》对所内785名强戒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采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目前我所强戒人员人口学特征、毒品滥用情况及行为特征。结果:共调查785名戒毒人员,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7.63±9.14)岁。将调查对象按主要使用毒品种类分为三组:单用合成毒品者有351(44.71%)人,单用海洛因者有189(24.08%)人,混合使用者有245(31.21%)人。通过对三组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单用合成毒品者更倾向于伤害他人并且表现出更多的外向行为,单用传统毒品者更倾向于伤害自己,而多药滥用者出现暴力方式伤人和自杀行为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单用合成毒品组和单用海洛因组,且出现过以上行为问题的成瘾者所占比例要超过一半。结论:强戒所戒毒人员主要使用毒品种类不同其行为特征不同,在所内应当针对不同行为特征分组管理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新型毒品戒断者复吸风险与其个体人格特质的内在联系,借此提取与复吸者相关的人格特质,进而提出预防复吸的有效措施。方法:抽取吸食新型毒品且有戒断后复吸经历的200名戒毒人员进行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的问卷调查,与标准分比较分析。结果:毒品戒断复吸人员与未接触毒品的普通人群人格特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人格因子聪慧性(t=-21.56,P<0.01),恃强性(t=9.63,P<0.01),有恒性(t=8.79,P<0.05),忧虑性(t=13.72,P<0.01)、独立性(t=-8.62,P<0.05)、紧张性(t=8.45,P<0.05)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结论:新型毒品戒断者与常模相比较,往往表现为低聪慧性、有恒性、独立性;高恃强性、忧虑性、紧张性的特点,更倾向于产生复吸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特征及毒品危害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制合成毒品滥用调查表,对武汉市7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的486名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相关特征。结果:(1)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男性比例占89.71%,21-30岁年龄段占43.83%,无业人员占70.16%,未婚占48.77%;(2)仅有36.62%的患者对于合成毒品有正确认知;(3)患者第一次使用毒品前三位原因为:"好奇"、"朋友影响或刺激"、"空虚无聊"。结论:(1)21-30岁青年、无业、未婚者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高危人群,合成毒品预防工作应予以重点关注;(2)苯丙胺类兴奋剂与氯胺酮滥用患者对于毒品危害的认知存在不足。今后应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毒品危害认知,减少毒品好奇,提高毒品抵御技能,有效预防合成毒品滥用。  相似文献   

10.
胶体金免疫层析毒品五联卡在吸毒人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积极探讨对吸毒人群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为今后的医疗及缉毒侦毒工作更好地服务。方法采取胶体金免疫层析毒品五联卡检测方法,对337例吸毒人员(其中黑龙江省公安厅戒毒中心新入所的戒毒学员195例,哈尔滨市公安医院公安人员抓捕送检吸毒人员142例)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吸食检测卡中5种毒品人数320例,检出率为94.96%,5种毒品检出率以冰毒为首位,未检出占5.04%。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方便、便于携带、准确率高,大大提高了样品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毒品形势与禁毒斗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历史上 ,曾经发生过若干次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毒品的流行性滥用。例如 ,美国南北战争后(1861年 -)阿片的流行 ,二战后(1946年 -1956年)甲基苯丙胺在日本的流行 ,以及旧中国 (19世纪初-1949年 )鸦片的流行。尽管毒品的流行性滥用给这些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但都未形成国际化泛滥 ,并在采取有效禁毒措施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近30年来 ,毒品滥用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流行趋势 ,目前已成为一大全球性公害。应该说 ,导致全球毒品滥用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背景 ,但直接原因是60年代后美国和西欧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人员社会化基本状况,并对其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及对在册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诱发女性吸毒的因素众多,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2 0以上,并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好奇、同伴影响、感情受挫、寻求刺激和减肥。结论:社会化不足是导致女性吸毒、影响其戒毒和保持戒毒后操守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女性吸毒人员实施有效的社会化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是我国第一部由卫生部颁发的蒙药标准。该标准是我国从事蒙药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的法定依据。这次蒙药由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对发展民族医药工业,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蒙古国用药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蒙药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与世界制药工业和药品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戒毒人员的戒毒和操守状况。方法:自行设计“戒毒情况调查表”,对997例在所劳教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既往经过反复自愿、强制、劳教戒毒的分别为566例(56·77%),941例,(94·38%)和708例(71·01%),其中504例曾戒毒3次以上。戒毒后操守时间最长不足0·3a者278例(27·88%),不足1a者469例(47·04%),2a以上只有48例(4·81%)。戒毒后复吸的主要原因有“无聊无事”,“想再尝试一口”,“毒友诱惑”,“感受到歧视、自卑”,“稽延性戒断症状”等。有844例认为,出所后有50%以上复吸的可能性。戒毒出所后最需要的是“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544例,占54·56%)。结论:大部分患者经历多次反复戒毒,未能彻底戒除毒瘾。影响操守的原因很多。提示单纯戒毒不能降低复吸率,应该把心理辅导、社会和家庭支持有机纳入整个戒毒过程中,才能延长操守,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上海市杨浦区开展禁毒社会工作后,禁毒社会工作者配合禁毒办、公安局开展认定工作,在认定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模式、专业方法,整合社会资源,使服务对象摆脱对毒品的依赖,提高戒断率,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指出:要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应运用个案、小组、家庭等专业方法;从建立和完善就业、就医机制等进行系统性整合,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载药对pH 敏感凝胶溶胀和释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俊  徐国刚  徐荣南 《药学学报》1999,34(11):868-872
目的:研究载药对苯乙烯(St) —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 共聚物凝胶的溶胀和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弱碱性的9-氨基吖啶(9AA)或弱酸性的荧光黄(FL) 为模型药物,用显微镜观察法测定载药和未载药凝胶的溶胀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凝胶的药物释放量。结果:即使9AA 和FL 的水溶性很小,载有9AA的凝胶在溶胀介质的pH 接近凝胶的相转变pH 时,溶胀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对凝胶的释药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载有FL的凝胶溶胀速度大大降低,释药行为变得更为复杂。结论:水溶性很小的可离子化药物载入疏水性pH 敏感凝胶后,同样对凝胶的溶胀和释药行为有重要影响,凝胶的释药行为受载药后凝胶的溶胀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冯亦璞 《药学学报》1999,34(1):72-78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3大病死原因之一[1]。对脑卒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加深了对其预防和治疗的认识,并推动和加速对新型抗脑缺血药物的研制开发。脑卒中大体可分成两大类:(1)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80)%;(2)出血性脑卒中,约占(20~30)%。...  相似文献   

18.
580例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南京市药物滥用情况,本文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了近年来在我所自愿区和强制区治疗的南京地区药物依赖者580例,结果发现滥用者多为青年(21-30a,占73.10%);男性多于女性(1.87:1);未婚者多(占68.79%);职业以无业闲散人员居多(占63.27%),其次是个体商贩和工人(分别占19.30%和16.89%);文化程度低(初中和初中以下占67.76%);药物滥用史在1a内占53.10%;1-2a占26.72%,以后每年成倍递减;滥用方式以烫吸为主(占61.20%),其次为烫吸与注射混用(占34.65%),单独注射者较少(占4.14%);滥用品种主要为海洛因(占99.48%);药物滥用程度以轻度为主(占72.26%)。本文对南京地区药物滥用的特点和有关预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毒品制造和加工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武汉市历年制造和加工毒品案件,了解武汉市毒品加工特点,以更好地揭露和打击毒品犯罪。方法:对武汉市公安局毒品检测中心2005年-2009年10月勘查和鉴定的相关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武汉市破获的制造和加工毒品案件为2起,2006年以后每年均在10起以上;涉及的毒品主要是麻谷和氯胺酮;收缴的数量逐年上升,其中收缴的氯胺酮数量在2007年达到高峰;毒品加工场所多为出租屋和化工场所。结论:武汉市毒品加工的品种主要是麻谷和氯胺酮;加工场所隐蔽多变。建议加大对新型毒品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出租屋和化工场所的管理,遏制毒品加工制造,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戒毒者吸毒行为和性行为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吸毒者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意识。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6月采用单独个人深入访谈方式对西安市长安区和碑林区戒毒所的46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73.9%的调查对象采取烫吸、口服或口含方式吸毒;主要原因是认为注射方式吸毒对健康危害比较大,容易感染疾病、害怕过量致死、害怕感染艾滋病。在静脉注射毒品者中,33.3%的人在不方便携带、晚上不方便购买或犯毒瘾时来不及购买注射器的情况下,共用或重复使用注射器。大多数吸毒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戒毒,复吸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脱离原来的环境,其次是不能控制心瘾;社会和家人的歧视,生活压力等也是导致高复吸率的常见原因。戒毒人员发生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1.7%(33人)和28.3%(13人);71.7%(33人)的人有2个以上性伙伴,有性行为的戒毒者中,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到15%。结论:尽管西安市吸毒者主要以烫吸为主要吸毒方式,但仍存在注射毒品高危行为和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