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庆利  孟祥裕  邵毅 《医学与社会》2011,24(11):91-92,98
目的:了解接种乙肝疫苗后儿童乙肝发病特征及其变化,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2-2008年普兰店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2-2008年合计报告15岁以下乙肝病人546例,年均发病率为14.40/10万。其中,1993年最高(30.56/10万),2007年最低(0.00/10万);男性(3.24/10万),高于女性(1.72/10万)(P〈0.01);0-4岁为8.15/10万,5-9岁为18.16/10万,10-14岁为16.68/10万(P〈0.01)。15岁以下儿童乙肝年发病率与该人群乙肝疫苗年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78,P〈0.01)。结论: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乙肝发病率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下一步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肝发病资料,用动态数列分析其发病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并描述乙肝的流行特征.结果2004-2011年聊城市共报告乙肝发病19189例,年均发病率42.06/10万,男性发病率(51.15/10万)高于女性(31.81/10万);总体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峰聚集在20~24岁年龄段,但10~25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40-65岁年龄组发病则逐年上升;农民、学生、工人占总发病人数的83.8%,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发病构成顺位上升明显.结论男性青壮年、农民、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乙肝发病重点人群,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2004-2008年监测医院报告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概况。方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汇总、分类、统计。结果:5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5848例,年均报告发病数为1169.6例。2004-2008年乙肝报告发病数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占报告传染病的百分比也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以20~65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0.46%。10~19岁乙肝报告发病数逐年显著下降。结论:西安市城区2004-2008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呈下降趋势,学生报告发病数显著下降,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需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显著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04年的80.89/10万增至2009年的127.2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65/10万;2004-2008年未见明显的季节性高峰,2009年1月份报告病例数突然增多,并呈逐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沿海区县高于山区县;发病以20~岁组至45~岁组的青壮年为主,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低;男女比例为2.77∶1;发病以农民、工人、学生等为主;2006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HBsAg阳性率为12.78%,5~岁组以下儿童阳性率最低(1.30%),25~岁组阳性率最高(19.6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32,P=0.00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效,但发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采取以阻断母婴传播为主,并加强对20~岁组至45~岁组农民、工人、学生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方法:对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的乙型肝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差异和季节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以25岁~45岁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但儿童发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朔州市乙肝报告发病呈逐年上升,提示朔州市乙肝的防治应以加强全人群乙肝的预防接种为重点,并实施安全注射,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安康市2005-2016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订预防控制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s Registry System,NNDRS)资料中安康市急性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6年共报告乙肝病例29 808例,年均发病率为92.66/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地区以旬阳县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3.77%。结论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活动,同时加强乙肝诊断报告管理,可有效降低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7.
了解甘肃省乙肝流行特征,为防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2001~2003年乙肝发病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3年,甘肃省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发病均高于100/10万,目前乙肝发病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人群集中在10~44岁,<5岁儿童乙肝发病构成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8:1。今后工作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基层计划免疫人员培训,提高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以进一步保证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加强登记管理,保证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2009~2013年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乙肝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略有下降。报告慢性乙肝占总病例数的58.37%,急性乙肝仅占22.85%。急性乙肝病例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21.72/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6.51/10万。15岁病例构成比由2009年的2.93%下降到2013年的1.51%,15岁人群急性乙肝发病率从2009年的3.55/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40/10万。结论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急性乙肝病例发病率有所下降,另外15岁病例发病水平下降明显。应规范开展乙肝病例的诊断及报告,进一步提高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及其与接种乙肝疫苗的关系,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2015年乙肝病例以及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其发病趋势。结果南昌市2015年共报告乙肝病例4 331例,发病率83.49/10万,其中急性乙肝病例141例,占病例总数的3.26%。男性发病率(114.30/10万)高于女性(48.9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2,P<0.01);各区县均有报告病例,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西湖区、湾里区发病率居前5位;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农民(37.96%)和家务及待业(15.82%)为主;15岁以下病例仅占0.83%,20~54岁组病例占76.19%,其中25~29岁组发病率最高(184.36/10万);2001-2015年南昌市报告接种乙肝疫苗共计2 713 783剂,报告接种率从2001年的95.59%上升到99%以上,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报告接种率从2004年的93.61%上升到98%以上。结论南昌市自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而乙肝发病率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农民及成年人,需加强乙肝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5—2021年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不同人群乙肝发病趋势,基于流行特征及预测结果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及多项式模型研究海南不同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规律,采用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小原则选择最佳模型,并预测未来发病率。结果 海南省2015—2019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起出现了下降趋势,2017—2021年报告发病率在0~<15岁和15~<30岁年龄组均呈现下降趋势,60~<75岁和≥75岁年龄组发病率基本趋于平稳。30~<45岁和45~<60岁人群年均发病数、每年发病率均较高。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男女性别比约为2∶1。各职业中乙肝发病数以农民为主且年均占比为43.06%。乙肝报告年发病数存在地区差异性分布,其中5个市县逐年下降、1个市县先上升后下降,2个市县保持稳定,其他市县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2024年的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127.43/10万、116.05/10万和102.09/10万。结论 近年来,海南省3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